王思聰是看褔柯的,11年的時候他曬過床頭書,有梁鴻的《中國在梁莊》、福柯的《規訓與懲罰》、南懷瑾的《莊子諵譁》。除了讀書,在溫徹斯特公學和 UCL 的歲月里,王思聰也早就掌握了議會制辯論的精髓,“我的收獲是我會說英語,我學習且了解了西方的文化。”
王健林是軍人出身,15歲開始當兵,當了七年偵察兵,英語水平可想而知。所以王健林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我說什么話他不聽,不服我,覺得我沒什么了不起,英語也不會講,啥啥也不懂。”
王健林曾經通過美國夢工廠的創始人卡森伯格牽線,想約妮可·基德曼和湯姆·克魯斯見面。萬達買了美國第二大院線AMC,兩位明星很給面子答應出席。當天王健林遲到了一個小時,卡森伯格問王健林原因,王健林回答,我的私人飛機停太遠了。卡森伯格懟了回去,是么,我的私人飛機們也沒有停得很近。
這事兒成了段子在財經界流傳,王健林成為炫富失敗的土豪代表。
王健林書看不過王思聰,但是走的路比兒子多,他跟王思聰說我的朋友你別罵。王思聰說,你朋友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王健林后來又說了一句“實在要罵人就別指名道姓了”。在王健林看來,王思聰低估了互聯網的負面影響,要三四年才能適應國內的環境。
15年BBC采訪王思聰,問了不少問題,“那幫人給我挖坑兒,發了我 100 個問題,我只回答了 15 個,其他問題根本回答不了,什么你對現在領導人和毛時代風格的對比,往左還是往右的,這怎么回答?”雖然王思聰在微博上懟雷軍懟京東,但是人民內部矛盾跟敵我矛盾,王思聰還是分得清的。
王健林說過,95年到2004年的時候,萬達在大連過得很難受,當時大連某個喜歡足球的領導不喜歡萬達,萬達拿不到地,很多地,他都是從別人手里加一層價格盤過來的。
所以04年之后又過了十年,當時有傳言說王健林和大連老市長有瓜葛,被限制出境,他安然度過去了。造謠的人不懂,但是王健林懂。
只是沒想到,15年王健林在哈佛大學演講,現場有人提問,萬達海外并購的競爭力是什么?王健林回答:首先,有錢。”那時候王健林是中國首富,萬達在海外瘋狂收購,一出手就是10個億。王健林的名言是,我們辛苦自己賺的錢,愛往哪兒投就往哪兒投。”
后來的事情證明,他產生了一種錯覺,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
王思聰是學哲學的。他在很多次采訪以及分答的回答上流露出非常強烈的思辨特征。其中的宿命論和禁欲主義傾向讓人想到斯多葛學派。當然,這個禁欲對王思聰來說不是禁止享樂的欲望,而是刻意禁欲,刻意改變自己首富之子身份的欲望,“有才的就應該寫書,有錢就應該投資,天經地義……我就生在這樣的家庭……當然沒有我爸媽就沒有我”。
斯多葛學派的代表人物愛比克泰德曾舉過一個例子,“當你去澡堂的時候,你首先要想到,有些人會推搡,有些人會罵人,有些人會偷東西。所以在去澡堂前,你要對自己說,我要去洗澡了,我已經了解這些事情的發生是自然的。這樣,當你真正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你就不會受到這些事情的打擾。”
很多古羅馬貴族都是斯多葛學派學者,他們手握財富,堅信財富是無法控制的,所以要做好最壞打算。首富之子王思聰,有著跟古羅馬貴族一樣的擔憂。15年時他說,在中國,邊界在哪里是值得懷疑的,我們并不知道邊界在哪里,法律是不那么明確的。
兩年后,王思聰一語成讖,法律確實是不那么明確。
8月14日,《人民日報》點名批評了萬達,莫把工具當目的。
伏筆在六月份就埋下了。那時候銀監會對萬達下了禁貸令,要求銀行對萬達的境外投資進行風險排查。
7月15日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非常時期,資本要站好隊、聽指揮、少添亂。”
8月4日,黃奇帆三萬字專題報告出來,又把矛頭指向了萬達,你一個幾千億的公司,國內幾乎沒多少資本,真正幾千億的資本都在國外。
山雨欲來風滿樓,曾經說我們賺的辛苦錢想投哪兒投哪兒的王健林現在說,“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我們決定把主要投資放在國內”。
其實一開始萬達到海外投資,也是響應國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號召。
16年年會上,王健林說,外界老說萬達買買買,那我們就繼續買。響應“中國企業走出去”號召是對的,但王健林對政策的理解還是沒到點子上。央行行長周小川就說了,“有些對外投資和產業政策不符合,比如俱樂部和娛樂等,對中國沒什么太大好處,在國外引起了抱怨,對此進行一定指導是有必要的。”
在央行的指導下,萬達放棄了對西班牙大廈的后續開發,收購美國DCP公司的計劃也流產了。七月份開始,萬達所有的海外項目更是全面急剎車。
兩年前新華社就有雄文《不要讓李嘉誠跑了》。走過世界上最多的路,王健林真的毫無知覺?
他不是沒有想過在國內投資。2015年美團的王興在linkedin上收到獵頭的邀請,“王總您好,萬達集團xxx,想邀請您作為萬達電商CEO的職位,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接觸一下?”
這個成為了業界笑談。畢竟萬達電商已經不知道折騰了多少回戰略,不知道換了度少個CEO。王健林去找過馬云合作,但是馬云拒絕,說萬達沒有電商思維。最后和李彥宏、馬化騰握手組成騰百萬,但是兩年后還是一地雞毛。
實在是干不過馬云啊,在互聯網上,他就剩這一個寶貝兒子能掀起波瀾。5個億小投資,拿回來40億,發一條微博能帶火一個產品。
所以王健林徹底轉向中國迪士尼之夢,說,“文旅全球品牌只有三家,迪士尼、環球影城、海洋公園。萬達要努力成為第四個,也是中國首個全球文旅品牌。
只是就這個小夢想,也要看兩位馬爸爸的臉色。中國的迪士尼你很難想象騰訊會缺席,在娛樂圈廣結善緣的馬云,也早就有一張路線圖了然于胸,要做讓中國人快樂的生意。
留給王健林的時間不多,他手里只有銀行借給他的錢,必須冒這個風險,海外并購,曲線救國。
但是到了今年,這扇門徹底關上了。為了降低負債率,萬達把13個文創項目交給融創,77個酒店項目交給富力,簽約儀式險成一個鬧劇。
王健林在書房里掛上了一幅寫的詩,“商戰經年財富雄,向來萬事皆成空。唯有余生管行善,一片凈土十世功。”
萬事成空之后,家庭可能才是王健林跟王思聰的最后一片凈土。
15年王健林接受《新京報》采訪,說王思聰叛逆期的時候不服他,但這兩年他跟王思聰溝通多了,王思聰開始做生意了,認識到生意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他老爸做這個生意還不是那么簡單。看起來王健林王思聰這對父子在慢慢和解。
在陳魯豫的采訪里,王健林講到父子的關系,就是“互相洗腦,有時候他說服我,有時候我說服他”。講到孩子的投資業績,王健林還是很欣慰的,連用靠譜,不錯來形容。甚至已經想好了怎么讓王思聰接班。
關于過去的100天,你可以想象有一對父子完成過一段再尋常不過的對話:
“爸,家里出了什么事兒嗎?”,
“沒啥事兒,快處理好了。你該吃吃,該喝喝,就是低調一點,微博最好不要發了”。
過去兒子聽不進去,現在聽進去了。
這樣的對話可能發生在所有家庭遇到變故的父子身上。可惜吃瓜群眾,對于王家父子的印象,永遠是1億小目標,王家的錢,王思聰的狗,網紅女友。
2016年年初,有人在百度王思聰吧發了個帖子,標題是:為什么就只有王思聰可以年少輕狂口無遮攔,我們發條帖子都要被刪?
2016年年底,有人在雪球上說,現在去銀行換個美元像罪犯受審一樣,那么多公司在海外幾十億美元幾十億美元投資,怎么就沒有人管。
終于,王思聰也不發微博了,王健林也不換美元了。
首富之家也不過如此啊,這個世界真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