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拍的是一個生存故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懸疑驚悚片的主題,它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故事。”當士兵們面臨被消滅還是投降的抉擇時,諾蘭給了人們一個帶有光明的結尾。
昨天,《敦刻爾克》在內地公映,它所獲得的評價遠遠大于當天所獲得的票房——截至昨晚,影片票房收入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
“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張召忠說,諾蘭,看到了。
很多人對于戰爭題材的而電影非常感興趣,現在福利來了,以二戰為題材的戰爭片《敦刻爾克》9.1日在中國上映了。近幾年的戰爭片越拍越爛,很多網友不僅要問,這部《敦刻爾克》好看嗎?
電影《敦刻爾克》的劇情細節再曝光后,許多觀眾都對于二戰中這樣一個以“撤退”為主旨的行動而拍攝的電影很是感興趣,對于二戰,更多人的人只能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勝利的戰役,對于德國納粹的武力值永遠是只有耳聞,未曾實見,電影《敦刻爾克》以歷史上的“敦刻爾克大撤退”為題材可以說一定能讓觀眾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重新審視戰爭。
導演諾蘭拍攝電影大都只能獲得奧斯卡獎,金球獎的提名和土星獎。相比諾蘭導演此次想要通過電影《敦刻爾克》來真正證明自己。就目前各大媒體的好評來該電影不僅僅能賺的盆滿缽滿,甚至有望沖擊奧斯卡小金人。
撤退 根據二戰真實事件改編
影片的三段式敘事結構,是最大的特色。克里斯托弗·諾蘭的電影向來很長,但《敦刻爾克》作為一部戰爭片,片長卻僅為107分鐘,很簡潔也很酷。影片根據二戰期間的真實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改編,40萬英法聯軍士兵背對大海被德軍圍困,投降與被殲滅只是時間問題,卻柳暗花明成功撤退。表現在電影中,就是90分鐘絕望,20分鐘歡呼。
影片的故事從陸、海、空三個角度講述,分別以一周、一日、一小時三個不同時間段交叉推進,最后匯聚,把各高潮均勻鋪開,一直讓人緊繃。在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懷特海德飾)和亞歷克斯(斯泰爾斯飾)試圖逃離海灘,在轟炸中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