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開月正圓》
孫儷繼《甄嬛傳》、《羋月傳》塑造了耳熟能詳的經典女性角色之后,挑大梁演繹的女性成長傳奇大劇《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熱播,精湛的演技、扎實的劇本、古色古香的服化道讓這部劇豆瓣評分高達8.5。
此次孫儷再次演繹大女主,沒有了大IP的預熱影響,置身于清末陜西涇陽縣的經商故事,講述陜西女首富周瑩的成長傳奇,性格成長也成為亮點。正如劇中沈星移對其的評價“找個丫鬟好找,但是找個能打架、能變戲法的丫頭不好找”,編劇蘇曉苑賦予了周瑩脫穎而出的性格特征,讓人印象深刻,在談及角色塑造時候,蘇曉苑說“在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背景下,就是要憑借她的‘野路子’殺出一條‘血路’。”
周瑩變身升級版“小燕子”,網友評價“沖破禮教束縛的范本”
在對周瑩一角反抗思想的挖掘上,有評論說周瑩是升級版的“還珠格格”,江湖賣藝、坑蒙拐騙,同時又不乏內心善良、劫富濟貧的一面。周瑩具有如同小燕子的性格特征:大大咧咧、個性獨立,更重要的是,她活得很自我,不依賴于男性。在女子出嫁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賣身為奴后則聽主子安排的年代,她卻質疑,“我自己的終身大事,我不能想?”女子不能進學徒房、不能做生意,她又質疑吳蔚文道,“為什么女人就不能做生意?”學徒房不招收女性,她卻堅持去聽課。女人都向往當不愁吃不愁穿的少奶奶,她再次質疑,“人這一輩子就為了吃和穿?”……她追求自由,被禁足別院,不惜爬樹看看外面的世界,有著那個時代女性不具備的叛逆和冒險精神。當別的大女主還在你儂我儂或者爭風吃醋之際,這位大女主已經走在了她那個時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