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
毛不易真是個神奇的人兒,就在大家都以為毛不易就只有一首《消愁》的時候,《借》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中。
不論是面對批評,還是贊揚,毛不易好像都表現得事不關己,云淡風輕。
其實,并不是這樣,他深知自己的不足在哪,也很感謝大家喜歡他,他只是不善于表達感情罷了。
華晨宇毫不吝嗇地夸他“獨一無二”時,他連忙站起來反復鞠躬,看起來有些誠惶誠恐。
薛之謙在批評毛不易退步的時候,他也只是微微笑著,不會為自己辯駁什么。
而偶爾鏡頭給到大特寫時,他的眼神甚至有些閃躲。
在節目的親人對視環節中,毛不易的父母沒有來,來的是他小時候常去的一家漫畫店的店長阿姨。
不是和父母不親,而是不想讓父母操心。
他這樣定義自己的家庭關系:“情感上還是很親密的,但是表達方式上,我不是特別外向。”
或許也是如此,他的歌總透露著孤獨的本質。
這種孤獨,不是少年強說愁,而是每個平凡的人都會經歷的成長。
所以,人們聽了他的歌,才會覺得感同身受。
作為一個原創歌手,源源不斷的靈感很重要,但毛不易似乎不擔心。
因為不是科班出身,沒有系統學過作曲,所以為了確保自己能準確地抓住靈感,他經常用手機隨時錄下幾個旋律,然后梳理成一首完整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