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娜扎
采訪的當天,娜扎穿著一身紅色的毛線外套,面前放了一個礦泉水瓶,灌著某種提神特調飲品,專注地聆聽著記者拋出的問題。宣傳期的女明星們總是格外的疲憊,比起精神折磨、掏心掏肺的拍戲,宣傳路演的生理疲憊才是最要命的。她回憶當年跑《花兒與少年》宣傳的時候,平均每天只能睡一小時,飛機落地后立馬卸妝再重新化,“就那么熬著”。經紀人都感到佩服,問她:“你怎么還能活著呢?”
這位來自新疆的金牛座姑娘今年25歲,卻已經面對過同齡人無法想象、甚至同齡藝人也不曾承受的壓力。從那些無端的攻擊中走出來,換個視角面對娛樂圈的她放松了許多:“都是心態問題,很多東西放下了、看淡了,就好了。我現在就想多接好的作品,創造和呈現出好的角色讓大家看到,希望能對我有所改觀,也能感覺到我的努力。”
并不喜歡跳舞,曾經的夢想是做空姐
能歌善舞是大眾對維吾爾族女孩的固有印象。娜扎也不例外,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學習跳舞,但對于跳舞本身,她卻并沒有太大興趣。“爸爸覺得我挺適合跳舞的,我當時也覺得挺好。我姐姐就很喜歡跳舞,但卻最終當了空姐;我很想當空姐(但去學了跳舞),所以我和我姐姐‘反過來’了。因為我覺得穿上制服很好看,后來就進了軍區文工團跳舞,爸爸和我都希望我能穿上軍裝,但最終并沒有實現這個夢想。很受打擊,說實話,就是不愿意跳了。”
娜扎的姐姐比她大五歲,父母對于兩位姑娘都是“放養”的教育態度。娜扎回憶道,“從小到大,父母都很支持我的想法,覺得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人生。如果是他們設定好的,我未必會開心,他們更希望我們不要后悔。當初選擇考北京電影學院,是覺得應該出去看看,不能在老家一直呆著,可以走更遠一點、看更多,也許未必適合我,但是我也不后悔。”
不過藝考時,娜扎心里可根本沒底:“因為我是維吾爾族女孩,父母會覺得有局限性;那時北京的朋友也說北電很難考,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報名。身邊所有人都覺得我肯定考不上,但是我覺得不管怎么樣我都想去試一下,有機會做演員就做,沒機會就不做,只當是一次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