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間,專案組為避免系統比對存在的客觀誤差,采用人工比對指紋檔案6萬余份。在多方努力下,通過復雜的DNA比對,最后,警方確定了安徽蕪湖南陵縣的劉姓一族。
今年8月10日晚,案件獲得重大突破,警方鎖定一名犯罪嫌疑人劉某(男,1964年出生,安徽南陵縣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當晚,湖州市公安局分管刑偵工作的副局長沈連江帶領抓捕組,連夜趕到南陵。11日凌晨1點多,在縣城一小區將劉某抓獲。隨后,湖州警方從劉某處獲悉另一同伙汪某(男,1953年出生,安徽省南陵縣人)在上海浦東。11日6點多,抓捕組兵分兩路,趕到浦東,在浦東區楊高南路一小區內將汪某抓獲。
這樁懸在湖州警方心頭22年的特大殺人搶劫案終于告破。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均對作案經過供認不諱。
嫌疑人漂白身份
背負命案的嫌疑人潛逃后,大都隱姓埋名或改頭換面,低調處事企圖逃避“法網”。然而,這兩名嫌疑人卻頗為“高調”。
記者了解到,犯罪嫌疑人汪某落網前在上海開辦了一家企業,而犯罪嫌疑人劉某竟“投身”文壇,成為知名的作家。
記者查閱一篇刊發于2014年的報道發現,劉某曾在當地多家報刊上發表過小說、散文、隨筆等文學作品200余萬字,還獲得過一定“分量”的文學獎,當地甚至為他的作品舉辦過一場研討會。
這樁湖州特大懸案和浙江第一懸案告破一樣,也歷經了6任公安廳廳長,如今在22年之后告破。
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有關人士說,這一案件的偵破,跟現在的刑偵技術發展有很大關系。
另據了解,包括織里的這起命案和浙江第一懸案在內,截至目前,浙江警方已經破獲22起命案積案,是去年的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