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看不到的畫面,在想象中似乎更有力量。不過即便有遺憾,截止12月24日,《芳華》票房在上映10天后突破了8億。馮小剛所有電影里講述方式最溫柔的《芳華》成了票房最高的一部電影。
也許,時代記憶無法共享,但對于青春芳華之美,和芳華凋零的酸楚與無奈,倒是很容易引起共鳴。
最后結局是什么樣子的有一個版本的結局是05年劉峰得了大病,小萍把劉峰接過來一起住,救活了。而在原著中劉峰是死的,葬禮上有人得以重逢。這種用卑微到底反襯偉大的矛盾和錯亂不正是嚴歌苓的風格。劉峰去精神病院找小萍時。牽著她手說他是劉峰的時侯轉頭落淚了。
在小說中,何小萍出生于一個文人家庭,父親是文化人。他們當時很窮,父親賒賬給她買了油條,之后就上吊自殺了。何小曼跟著母親改嫁,但在新的家庭里備受歧視。寫了5份請戰書上戰場,她背著一個傷員背了十幾里地,成了英雄。
但何小萍承受不了突如其來的榮譽,到最后只會機械地重復說幾句話,她最后精神分裂。影片中,何小萍的父親被勞改,沒來得及落實政策就逝世了。小說中,何小曼嫁了人,丈夫也在戰爭中去世;而且對她成為模范人物后的描寫非常出彩,她精神失常后喃喃地不斷復述“我只是一個普通人……”,這情節讓人非常痛心,電影中一帶而過,省略了。
蕭穗子是小說中的敘述者“我”。蕭穗子與部隊男兵偷偷摸摸地談戀愛,她給他寫了大量書信,卻連手都沒敢拉。這時另一個女兵——郝淑雯出現了,蕭穗子居然敢談戀愛,蕭穗子居然敢跟那個男兵談戀愛,蕭穗子談戀愛本來是自己的事,卻在郝淑雯心里激起強烈的嫉妒之情。
在郝淑雯的慫恿下,男兵將蕭穗子寫給他的情書全部上交領導,領導看后大為震怒,對蕭穗子展開批判,給她定性是“用資產階級情調引誘和腐蝕革命同志加戰友”。小說開始時,蕭穗子正在接受批判。而在電影中,蕭穗子從被孤立的人變成從眾的人,在她身上發生的激烈故事沒有了,她的形象也變得單純簡單了。
在小說中,林丁丁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林丁董常生病,但還堅持正常演出,老是得到嘉獎,得到“輕傷不下火線”之類的夸獎。她是一個花瓶式的人物,她最大的夢想是嫁給軍隊高官做兒媳。最后她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在大家庭里并不受待見,結婚又離婚。
之后,林丁丁跟隨一人到國外開了餐館,當了老板娘。再往后,又離婚回國,給別人看房子為生。在電影中,她嫁給了澳洲的一個富商,身材從苗條變成臃腫,最后也沒有再跟其他人發生交集,這跟小說相比弱化了很多。
在小說中,郝淑雯慫恿男兵揭發蕭穗子,性格里無疑有些扭曲的地方。她直接將蕭穗子的男朋友搶了過來,搶的方式也很簡單粗暴,直接拉手親吻擁抱上床。郝淑雯最后嫁了一個二流子,雖然在改革開放后二流子賺了錢成了商人,郝淑雯成了富婆,但二人感情并不好。
在電影中,郝淑雯形象變得不太負面,從蕭穗子手中搶男友搶的很“自然”,主要是她在得知男兵也是高干子弟后跟他發生戀愛的,并非出于對蕭穗子的妒忌心理。故事后面,郝淑雯跟男兵結婚生子,并沒有拋棄男兵再嫁的故事。
穗子對陳燦,她們像是天生一對似的,男帥女靚,然而最后陳燦還是跟團里另外一位干部子弟在一起了,穗子大概從未將愛說出口過,在分開的那天她把原本寫好了的情書放進了陳燦的箱子。
但是,穗子又不得不在得知陳燦有了新的戀愛對象后偷偷取回,她的心思,從未說給任何人聽過,而她的心,也隨著情書的碎片,碎了一地吧?而陳燦雖然很愛穗子,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與他同樣是干部子弟、門當戶對的女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