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廢棄的三塊廣告牌因為這幾句話變成了焦點,小鎮也變得動蕩起來,廣告商、警察、平民也被卷入了這場風波。
有意思的是這位被指責的威洛比警長并不是什么反面角色,而是一個很有威信也很負責的警長,深受小鎮居民愛戴。
而這位警長因為得了癌癥也將不久于世,在這次的風波中自殺了,這位母親也受到了人們的敵視,認為警長是被她逼死的。
其實這位警長并沒有無所作為,警察也盡力了,全國都沒有匹配的DNA,根本就是一個沒法查的案子,對這位憤怒中的母親根本就是解釋不清的。
整部電影中你找不到一個反派,只能感覺到無力,警察無力,這位母親無力,兇手找不到,女兒慘死沒有結果……
這就是導演的意圖,這部電影沒有結局的用意也在這。電影最后那位暴躁的警察和這位母親踏上了尋找兇手的旅途,但是他們沒有證據證明那就是兇手。
兇手到底在哪里?電影沒有給出答案,而導演表示現實永遠比電影殘酷。現實中類似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像這種買下三塊廣告牌指責警察的類似事件也有不少,然而并沒有什么效果。
導演想要表現的是一種失望和絕望,所以這部電影是個悲劇,沒有兇手,只有一群在尋找兇手的路上精疲力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