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的婚姻到此也并沒有瓦解,讓它崩塌的是瓊瑤《窗外》的出版。
這本前十四章都是根據瓊瑤和老師的故事改變的小說,出版后迅速走紅。老馬也從最初的理解變成惱怒,這里邊有內心的不平衡,也有外人異樣的眼光。在他看來,是他犧牲了自己的夢想,成就了瓊瑤的夢想。
而她,還對另一個人念念不忘?
他甚至給報紙投稿杜撰故事大罵瓊瑤:
“不要怪我不回家,也不要怪我去賭錢!都是你,你和你那本見了鬼的《窗外》!你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你的真愛,那么,你把我置于何地?
隔閡越來越大,最終還是在1964年離了婚。
這個當初在瓊瑤看來,是有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日月”的胸襟氣度,有著“天地一沙鷗”的詩情畫意的年輕人,后來就一直在鋁業公司上班。這在瓊瑤看來是“奇怪”的:我明明放手給了你自由,你怎么不繼續自己的寫作夢想呢?
她也并不承認是自己一手“毀了”這個曾經深愛她的男人。老馬自然是有問題,可她只顧自我實現,不顧身邊人的自尊和夢想,又何嘗不是一種自私呢?
《窗外》所引起的混亂不止是他們的婚姻,還有她和父母的關系。在父母看來,瓊瑤“出賣”了他們。因為在她的初戀里,父母扮演了并不善良的角色。
“原來你的寫作才華,僅止于此!你就這樣等不及的要賺錢嗎?除了‘出賣’你的父母以外,你還有沒有別的本事?我生你養你育你,竟換得你用這種方式來報答——你寫了一本書來罵父母!”
但父母這次的發怒遠比不上三年后《窗外》電影上映所引起的風波。偷偷去看了電影的父母回家后,對瓊瑤大罵:
“為什么我會有你這樣的女兒?你寫了書罵父母不夠,還要拍成電影來罵父母!你這么有本事,為什么不把我殺了!”
瓊瑤向她下跪道歉都無濟于事,之后母親便絕食近一周。百般努力下,母親終于開始吃東西。瓊瑤和平鑫濤(她的第三段愛情對象,下文詳說),還有妹妹及其男朋友,便想一起開車出去兜風散心。不料在平鑫濤開車時,又發生車禍。所幸都沒有生命危險,卻讓她和平鑫濤有了同生共死的經歷。
因為這場車禍,她接受了平鑫濤的愛情。
▲瓊瑤和林青霞舊照
平鑫濤于瓊瑤,是知遇之恩。
平鑫濤是《皇冠》雜志的創始人,也是聯合報副刊的主編,瓊瑤收到的第一封邀稿信就是來自于《皇冠》。之后《皇冠》和聯合報副刊就成了她的駐扎地,她的所有書也都由《皇冠》出版。
那一年中,《皇冠》的銷量暴漲,從幾千份賣到到幾萬份。
平鑫濤和瓊瑤,是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密切的關系下有些東西也在悄悄滋長。
起先他們都是克制的。因為平鑫濤是有婦之夫,還有三個孩子。瓊瑤還受傳統道德觀的約束,不愿破壞別人的家庭。
但這一切在那場車禍之后,就暫時性地被他們遺忘了。
“感情用事的時候,就想什么都不管,什么傳統,什么道德,什么禮教,都去他的!人,只要能愛就愛,不也很好嗎?”
然而冷靜下來之后她又陷入內心的掙扎,想要和他撇清關系。就像她為蔡琴作曲的那首《船》中的歌詞,
“何處是我避風的港灣?何處是我停泊的邊岸?”
然而他的港灣里早有停泊的船。
之后發生了一件“很瓊瑤”的故事。
一天,他們開車上山,爭吵之后,平鑫濤讓她下車,自己踩下油門要直沖下懸崖。瓊瑤一急之下撲上引擎蓋,平鑫濤見狀猛踩剎車,把車子停在了懸崖盡頭。
他們兩人就這么互相看著。瓊瑤說,好像有一百個世紀那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