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美夢成真——鄰居影星舒麗娟知道她喜歡電影,帶她去片場看拍戲,導(dǎo)演朱石麟慧眼識珠看中,從此開啟她的銀幕之路。
有張在大銀幕上放光的臉,她很快做到主角,《新漁光曲》,翻拍自王人美的經(jīng)典之作,王丹鳳出演受盡剝削的漁家姑娘,貧窮善良,天真美麗,已有王人美珠玉在前,觀眾依然被王丹鳳的演出打動?!堵浠ê蕖贰洞骸贰肚铩贰度浠ā贰逗霞覛g》《兩代女性》……她拍片量大,一部接一部。但與當(dāng)時滬上大部分女星不同,勤于工作的王丹鳳身上并不盛產(chǎn)小報喜歡的花邊新聞,這讓她更贏得媒體的尊重和影迷的喜愛。
1948年,王丹鳳赴香港,在長城、南國等影片公司主演《無語問蒼天》、《瓊樓恨》、《海外尋夫》等6部電影,事業(yè)再上高峰。影迷遍布東南亞,影響力輻射美加華人地區(qū),本可以在香港繼續(xù)做一個風(fēng)光的女明星,但新中國建國后,抱著對新時代的向往,以及為與人在上海的未婚夫柳和清完婚,王丹鳳放下香港的一切,回了上海。對于王丹鳳的告別,香港影迷多有不舍,當(dāng)年香港報刊對于王丹鳳的上海大婚,還有大版面報道。
成為紅旗下的演員,王丹鳳煥發(fā)出另一種風(fēng)采。1957年的《護士日記》,1962年的《女理發(fā)師》……王丹鳳演繹著中國兒女對新天新地的憧憬和愛。在這時期命題作文的新電影里,王丹鳳的表演天真、自然,為了演好那些和她生活很遠的工農(nóng)兵人物,她屢下基層體驗,在電影圈傳為佳話,也讓一個個人物走進了觀眾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