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刺客聶隱娘》
C
看姜文電影前,請拋開標準答案
從《太陽照常升起》開始,周韻看姜文的電影就不會先設定一個預期。因為姜文的電影,在沒有上映前,除了他自己,誰都不知道最后會呈現(xiàn)出怎樣的結(jié)果,“帶了預期就會有雜念。”周韻也是在首映當天第一次看到加了特效和音樂的《邪不壓正》,“以前看過很多遍不同版本的粗剪,我知道所有場景,所有段落,但我依然能被電影帶走,跟著它一起笑。”
在周韻看來,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沒有重復,“他只是忠實于他腦中的電影世界,如果你沒有那么多標準答案,看姜文的電影會是很享受的。”《邪不壓正》里講了成長,講了李天然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但導演是用一種有趣的方式講給你聽,而不是,來我們聊聊成長吧。”包括廖凡飾演的朱潛龍,說謊到最后自己都相信了,“這種荒誕幽默的風格是很高級的。”
《邪不壓正》填埋了各種真實的歷史背景。周韻說,片中日本軍官拿著軍刀坐在石獅上的鏡頭,其實是源自一張真實的歷史照片。“看過那張照片的人會感嘆,一個導演竟然可以將歷史和虛構(gòu)放在一起,唐鳳儀(許晴飾)從城樓跳下去砸中的是真實的歷史照片。”
開篇,1936年秋,彭于晏飾演的李天然在美國受訓時有場跑步的鏡頭,背景是馬上竣工的金門大橋。而歷史上,金門大橋修建于1933到1937年,與片中的修建狀態(tài)完全契合。“他在電影里放了很多這樣的東西,不然怎么會做這么長時間的劇本,不然為什么我們所有辦公室都掛著老北平的地圖。如果一個人想做一件事已經(jīng)很多年,那么來看他的電影不如扔掉雜念,也許會挺嗨的。”
電影《一步之遙》
D
保守、愛知足,但骨子里很叛逆
2015年,拍完侯孝賢執(zhí)導的《刺客聶隱娘》后,周韻就“消失”了,一直到最近上映的《邪不壓正》。演員周韻的作品很少,最近十年,她接演的多是姜文的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照顧家庭和孩子上,她覺得“大多數(shù)的中國家庭都是這樣的”。
周韻在一個非常傳統(tǒng)的家庭長大,從小就很保守。“就算夏天很熱,學校里沒人穿裙子,我媽就絕對不會讓我穿裙子。”這種保守的觀念在她身上留下了烙印,以至于拍戲的時候無法接受尺度太大的戲份。如果讓她刻意去演一個開放的角色,她會很難受,而且也做不好,所以一開始她就會拒絕這件事。“我是一個解放天性特別差的人,覺得做不了就不想做,還好我能懂得放棄,并且也愿意承擔后果。”
雖然保守,但周韻骨子里還是叛逆的。“我會去追求我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不矛盾的。”小時候的周韻,安靜的外表下有一顆躁動的心,經(jīng)常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父母認為做不好的事情,她偏要做好給他們看。15歲那年,她偷偷報名參加了溫州小姐的選美比賽,還拿了冠軍。周韻很慶幸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并沒有遭到家庭的禁錮。
她也是個容易知足的人,在買第一輛車時,她特別想買輛黑色的。但是去了車行,只有一輛灰色的,黑色的要等半年。周韻等不及,就要了那輛灰色車。后來她變成一個喜歡灰色的人,覺得不洗車也看不出臟,還看到一個介紹說灰色車是安全系數(shù)最高的車,就覺得很知足。
她覺得正是人身上的各種矛盾體才形成每個人獨有的氣質(zhì)。
如果用一種植物來形容自己的話,周韻說她更像一棵草,有很強的生命力,做事的時候不會在乎它有多強大,接受了這個事兒,就會一直做下去。她是一個不會被環(huán)境嚇住的人,“就像有時去走紅地毯,他們說周韻怎么都不笑啊,有些人會說她是不是因為太緊張了,但最近唯一一次能讓我緊張的是,在古北水鎮(zhèn)辦首映時的天氣情況。”
今年6月,姜文與周韻一同參加上海電影節(jié)。
她眼中的他
他的浪漫不會寫在臉上
古北水鎮(zhèn)的首映禮上,姜文請來了身高177cm的李艾做主持人,站在一起感覺比姜文還高。姜文說,他的確愿意仰視女人,從第一部電影開始就把女人拍成神。在《邪不壓正》中,是關巧紅幫李天然克服了內(nèi)心的恐懼,助其成長。這是姜文對女性的一種仰視視角。
在周韻眼中,姜文對女性十分尊重,同時他的骨子里又是一個浪漫的人,“但是他不會寫在臉上,就像他的電影里你看不出任何浪漫的表達形式,但是你能聞到一股浪漫的味道。”生活中同樣如此,“他肯定不會送我一束玫瑰花,但是你能感受到他是一個浪漫的人,這是種很微妙的感受。”
兩人私下都不怎么給對方送禮物,特別怕麻煩,一般就互相抵消。對于情人節(jié)等各種節(jié)日,兩人也沒有什么概念,周韻也從來不在乎,頂多在生日的時候,帶兒子一起出去吃頓飯。(采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實習生 劉姝君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