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星文
出品 | 騰訊新聞立春工作室
* 版權聲明: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復制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2021年,對劇集行業來說是調整和轉向的一年。
這一年,播出新劇的部數和集數與上年基本持平,貌似整個行業波瀾不驚。實際上,隨著宏觀經濟的震蕩,以及疫情的持續,進入劇集行業的資金呈下降趨勢。前些年通脹推高的成本,仍需要進一步消化。無論是電視臺還是視頻網站,都處在錢緊的狀態中。
這個冬天,有些視頻網站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裁員。新一年四大平臺可用于制作和購劇的資金,也一定會持續下降。一年上線將近350部新劇,是行業不能承受之重,也是觀眾眼球的負擔。按一周上三部新劇計算,一年有150部新劇也就夠看了。關鍵還是提升質量。
源自《2021騰訊娛樂白皮書》
這兩年來,劇集的播出平臺明顯分成三個陣營:總臺央視越來越強勢地切割市場;省級衛視的購買力日益走低;視頻網站的投資和購買力相對較強,但同時也受到商業模式和政策調控的限制。
01 總臺央視一馬當先
總臺央視播的劇,引領力和影響力明顯提高,收視率和網絡討論度居高不下,在劇集市場中回歸龍頭老大位置,在廣告客戶心目中的地位顯著抬升。
過去一年來,最好的黨史劇《覺醒年代》,最熱門的話題劇《小舍得》,最硬核的諜戰劇《叛逆者》,最恢弘的戰爭劇《大決戰》,最好的職場劇《理想之城》,最有煙火氣的國安劇《對手》,都是在央視一套或八套黃金檔首播的。
《小舍得》圍繞家庭展開,兒女們即將從小學升入初中,家庭面臨種種變化,親子關系在不斷溝通與選擇中得到新的認知,父母與孩子迎來共同成長
除此之外,《跨過鴨綠江》《逐夢藍天》《中流擊水》《流金歲月》《問天》《緊急公關》《香山葉正紅》等一大批劇目,也掀起陣陣熱議。
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開始以來,省級衛視和視頻網站的“軍備競賽”交替進行,量入為出的央視漸漸跟不上趟。一線衛視和視頻網站的趣味趨同,逐漸形成購劇的價格聯動機制,以至于衛視播的劇網站出價就高,央視播的劇網站出價就低。
央視漸漸無力搶奪頭部大劇,轉而成為中低成本的虐心劇、抗戰劇的集散地。久而久之,有些公司按照這樣的標準專門向央視供劇,而央視也走不出這種低水平重復的“舒適區”。
2018年以來,劇集行業進入了事件多發的震蕩期,總臺央視抓住有利時機調整了做劇和購劇的策略,一步步扭轉了落后局面。他們對兩個頻道的劇目進行了精準定位:“一黃”主打國劇氣質,體現“為國家述史、為時代立傳、為人民抒懷”的創作導向,既要突出重要時間節點的宣傳氛圍,又覆蓋多種題材類型和風格樣式。“八黃”強化“年輕態、精品化”的定位,主打全媒體時代的核心受眾以及受眾市場中的主流消費人群,增強年輕人群、城市人群和精英人群的共鳴和熱情,全面提升觀眾規模和廣告價值。
要實現這樣的定位,一是做出好劇,二是買到好劇。他們打出“總臺出品”的招牌,早策劃,早介入,早投資,用出品和聯合出品的方式鎖定了一批好劇。
他們改原先購劇資金的“紡錘形”分布為“啞鈴型”配置。原先兩頭小,中間大,資金主要用在中等劇目上了。現在兩頭大,中間小,頭部劇目不惜重金,填檔劇目低價采買,盡量不買“不高不低”的劇目。在資金成本上揚不多的情況下,實現了劇集的升級換代。
源自《2021騰訊娛樂白皮書》
央一覆蓋面廣、輻射力強,因此但凡播出品質較高的作品,就能成為國民劇,比如《覺醒年代》。央八則一舉擺脫了陳舊和土氣的感覺,反映現實生活,回應社會關切,注重類型創新,拓展題材邊界。像《叛逆者》和《小舍得》這樣的劇,以前是不太可能在央八播出的。
對省級衛視,央視已擁有位勢優勢、資金優勢、回款優勢。對視頻網站,央視已形成了緊密的互動關系。有些視頻網站握有全版權的劇,首選跟央視合作;而總臺出品的一些劇,也具備了反向輸出到流媒體的價值,比如《大決戰》。
在2021年底召開的新劇發布會上,總臺央視發布了25部硬劇組成的片單。可以預見,他們的優勢在新的一年里仍然無可撼動。
視頻網站的崛起,間接造成了省級衛視的落寞。但總臺央視的重新起飛,意味著視頻網站仍然需要與電視臺長期共舞。
02 省級衛視以守為攻
省級衛視(本文主要討論湖南、浙江、東方、江蘇、北京五大衛視)播的劇不乏亮點,總體上處于守勢。
總臺央視有兩個播新劇的主力頻道,一黃是各地仰望的宣傳高地,八黃是類型日漸豐富的平臺。兩個頻道協同排播,騰挪的余地就大。比如說,一黃在播獻禮劇,八黃就可以播一部商業劇。最近,央八甚至開啟了黃金檔雙新劇的編排:《對手》和《雪中悍刀行》同期獻技。
省級衛視每省一個,黃金檔播兩集劇是定好的,頂多再在晚十點次黃檔播另外一部劇的兩集。一旦進入重要的宣傳節點,版面上騰挪的余地不大。
在建黨百年的大日子里,電視臺播出反映黨史、軍史、國史的主旋律劇目,這是題中應有之義。應該說,這些劇目在時間有交叉、史料有重疊的情況下,起到了緬懷歷史、凝聚人心的作用。
《山海情》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我國基層扶貧事業的發展
省級衛視2021年播的獻禮劇頗多亮點。比如,《山海情》創造了主旋律劇的共情定律,《功勛》書寫了功勛人物平凡而偉大的人生,《光榮與夢想》全景式勾勒了共產黨打江山的曲折來路,《理想照耀中國》以中視頻再現了百年征程中的感人瞬間,《埃博拉前線》記錄了援非行動中的醫者仁心和大國擔當,《我們的新時代》記錄了當代年輕人投身基層發光發熱的故事。
除此而外,話題劇《小舍得》和職場劇《理想之城》,是東方衛視和央視八套聯播的。大熱劇《掃黑風暴》是北京、東方兩家衛視和央八聯播的。都市平民劇《喬家的兒女》是浙江和江蘇兩家衛視聯播的。
湖南衛視的《星辰大海》,江蘇衛視的《這個世界不看臉》,北京衛視的《掃黑風暴》,東方衛視的《突圍》,都取得了不俗的酷云收視率。
過去三年來,以廣告投放為主要經營模式的衛視,日子不好過。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更出現了增收視不增廣告的倒掛態勢。
相比于黑云籠罩的2020年,2021年的各項經濟指標有所反彈。但不能忽略的是,電視臺的經營未有新的增長點,電視劇綜受到網絡劇綜壓制的態勢沒有變。而且,省級衛視沒有總臺央視的特殊位勢,在同業競爭中也不占優勢。
源自《2021騰訊娛樂白皮書》
這就形成了一個不太好的循環:播的劇影響力和到達率不夠,廣告收益就受到限制。沒有廣告就沒有資金去市場當中采購優質劇目,最終的播出效果就越發不如人意。
一般而言,省級衛視與央視聯動播的肯定是頭部劇。省級衛視兩星聯播,有頭部劇也有普通劇,基本能維持一個先臺后網的體面。而省級衛視一旦獨播,要么是播無人問津的積壓劇,要么就得接受先網后臺的條件,成為互聯網分銷的下家。
湖南衛視是一個例外。作為省級衛視的老大,他們始終是獨播戰略,而且在三大視頻網站面前長時間堅持先臺后網。
湖南衛視和芒果TV已經越來越變得一而二,二而一。這的確形成了網臺的內循環,制作、采購、播出不必再與他人發生更多聯系,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同進同退的效應。
省級衛視2021年播的劇,主題創作的比例明顯增加。未來,難就難在經濟效益上,湖南衛視搭上了芒果系改制的快車,東方衛視也有了流媒體兄弟百視TV,擁有了新的想象空間。而其他幾家衛視也在以不同方式探索融媒體之路。效果如何,只能邊走邊看。
03 網絡平臺亟待轉身
2014年是網劇元年。《暗黑者》《靈魂擺渡》《匆匆那年》開了網絡長劇的先河。短短7年間,視頻網站已經成了聚集最多觀眾、購買和生產力最強的劇集播出平臺。
視頻網站自由取用、不受線性排播限制的便利性,社交媒體和彈幕討論的即時性和互動感,使之成為年輕人的集散地。抓住年輕用戶就抓住了未來,這是視頻網站的底氣所在。
另一方面,長視頻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在和電視臺的競爭中,不僅一步步將觀眾遷移過來,還逐步占領了產業的上游地帶。要么是出錢自制、定制,從源頭鎖定項目;要么是通過資金紐帶連結制作公司,取得版權劇的優先購買權。
視頻網站自制劇發端于懸疑劇和青春劇,但懸疑劇受生產大小年影響較大,一部爆款之后沉寂兩三年是常有的事。迷霧劇場2020年的兩部社會派懸疑劇大火之后,2021年走了軟科幻和心理懸疑的慢節奏路線,沒能達到之前的影響力。
網劇發展至今,最為枝繁葉茂的是甜寵劇。愛奇藝開了戀戀劇場,優酷有寵愛劇場,騰訊視頻和芒果TV雖然沒有開專門的劇場,但甜寵劇的供應是保質保量的。分賬劇的基本盤也是甜寵劇。
源自《2021騰訊娛樂白皮書》
年輕女性和少女心的熟齡女性,永遠是甜寵劇消費的主力。《御賜小仵作》《你是我的榮耀》《司藤》《愛上特種兵》等劇,各自撩動目標觀眾的心弦。
到了2021年,甚至連諸多正劇也是由網站定制或者出任主要投資方。比如《掃黑風暴》和《埃博拉前線》是騰訊視頻主投,《理想之城》《對手》是愛奇藝定制,《覺醒年代》則是優酷的網絡總版權。《山海情》《光榮與夢想》《功勛》的回款也主要靠三家聯采。
按照流媒體原本的腳步,先取得眼球聚集效應,再開源節流扭虧為盈,商業模式通了,前路一馬平川。可惜的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短視頻以野蠻人的姿態實現了用戶使用時間的彎道超車,更在長視頻腰間頂了一把刀,以切條搬運的形式不斷為之放血。
2021年,長視頻網站進行了呼朋引伴的抗爭,不但四家聯手反對版權侵權,還把制片公司和創作者也拉進來作為同盟軍。然而,之后很長時間并不見有實質性的舉措出臺,維權處在“一舉報就下架,不舉報就露頭”的疲于奔命中。
年末的利好消息是,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了《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規定不得未經授權自行剪切、改編電影、電視劇、網絡影視劇等各類視聽節目及片段。這是對長視頻版權的有力保護,不過也得看療效。
另一個對長視頻發展影響巨大的因素是清朗行動。視頻網站在過去幾年探索、建立的一條核心商業線是:通過連結年輕用戶和數據明星,創造流量然后變現。如今,綜藝的打榜、氪金直接此路不通了,劇集的取向也面臨重大調整。
傳統電視劇早在三四年前就開始了向現實主義和演技派的回歸,所受影響不大。
網絡劇三大件中:懸疑劇主要依托于好劇本、好影像和好表演,跟流量明星關系不大。甜寵劇和古偶劇是重災區:耽改劇的擦邊球也不能打了;俊男靚女當然是造夢的必備要素,但如果演技跟不上,或者粉絲依然聒噪、互撕,劇的沉沒風險還是挺大的。
2022年,所有視頻平臺都得在清朗行動常態化的環境中,對劇集的購買和制作重新布局,在題材、類型、風格、趣味上進行把控,以更加適應意識形態和審美標準上的要求。
04 三個新的創作趨勢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主旋律劇占領了品質的高地。
《覺醒年代》《山海情》《功勛》等劇,無論是豆瓣評分,還是網絡熱度,都站在了金字塔的頂端。其他的主題創作劇目,或許在影響力上略遜一籌,但也都是用心之作。未來,主題創作仍將會集中行業優質資源,在重大節點上投放。好團隊是好品質的必要條件,但有了好團隊還要避免急就章,兩者相加就是充要條件。
據《2021騰訊娛樂白皮書》,現實題材劇集拿下熱度TOP10四席,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掃黑風暴》成為年度最熱劇集
也是在2021年,嚴肅文學的改編成為了顯學。
總臺央視的開春大劇《人世間》,改編自梁曉聲所著的茅盾文學獎獲獎小說;拍了多時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繁花》,改編自金宇澄所著的同名海派小說;路遙所著《人生》改編的電影曾經風靡80年代,如今劇版也進入了打磨劇本的階段;王蒙的茅獎小說《這邊風景》,交由編劇王力扶創作劇本;陳彥的茅獎作品《主角》的劇版,預計仍將由張嘉益擔綱主演;《南方有嘉木》有過一個劇版,現在也重新備案了。
改編自梁曉聲的長篇小說《人世間》,原著講述了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改革開放期間中國發生的巨大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
嚴肅文學不同于網絡小說,能夠反映時代氣象、社會風貌和人心溝壑。但是小說不同于電視劇,經典改編的期待值也高,這活兒不好干。
同樣是這一年,女性劇出現了去熱搜化的現象。過去5年,女性劇爆款頻出,《歡樂頌》《三十而已》聚焦女性群像,《都挺好》《安家》書寫職場女強人。這些劇以獨立女性為標簽,把諸多頻頻光顧熱搜的女性話題融進劇情,不斷掀起討論,不斷調動情緒,從而實現出圈。
到了2021年,情況有所變化。猛藥下多了,刺激性就會減弱。神經疲累之際,小清新就會上位。《我在他鄉挺好的》不再寫女性的強,而寫女性的真。《突如其來的假期》不再熱衷沖突性話題的討論,而是回歸女性更加柔腸百轉的內心。
《我在他鄉挺好的》描述了一群生長于小城市的異鄉人,在大都市的漂泊中經歷生活、事業、感情的種種考驗
《理想之城》雖然帶有一定的“爽劇”成分,但女主人公蘇筱既不是瑪麗蘇的主角,也不是金手指的擁有者,她在一個男性為主的職場環境中,憑專業技能殺出一條血路。好的劇目,是不需要對熱搜亦步亦趨的。
有意思的是,男頻小說找到的改編要訣,有一條是要去除女性的排斥心理。《贅婿》的火爆,固然是由于其喜劇效果上佳,也在于把原著中容易引起女性不快的部分全改了,像“男德學院”的設定更是明顯的討好手段。《雪中悍刀行》里的徐鳳年也不再處處留情,這樣的設定不見得會加分,但已屬于標配。
2021年,有些事永久性地改變了,而改變后的樣貌要在今后陸續顯現。創作是河中的一條船,政策因素和群體心理共同決定著前進的方向。新的一年,期待行業形象盡快重塑,輕舟越過萬重山。
(來源:騰訊新聞)
*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詞: 2021年中國電視劇產業報告:天下三分 正劇正位 2021騰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