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在未來等你》:穿越回17歲,這個假的98年代還原得很真實
何為真實?"真實"即為:與客觀事實相符合。
在《我在未來等你》中,37歲的郝回歸從2018年穿越回17歲時的自己。1998年,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的改變,一個步入是一個即將跨越新世紀的時代,一個讓劉大志改變的時代。電視劇中的年代感十分真實,一幕幕的畫面,一個個的場景,讓我們陷入回憶,陷入懷念。
游戲廳外的相遇,讓37歲的郝回歸遇見了17歲的自己劉大志,不一樣的名字,一樣的自己。第一次的"談話",郝回歸面對劉大志雖然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內心深處卻十分的沒有底氣。
跟著劉大志跑步的過程中,店面的時代感,90年代的自行車大國,路邊的爆米花,這些對于千禧年出生的孩子們是如此的陌生,但對于眾多的80后卻是讓人如此懷念。
這是一個慢時代,一個讓現在的我們向往的時代,一盤盤磁帶,一段段廣播,讓我們的心慢慢的平靜下來。
劉大志為了給微笑找關于劉德華的那本雜志,冒著大雨,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去找,最終在一個女孩兒哪里搶了過來。為了保持這部劇的真實性,那本雜志,已是限量版,導演也是下了血本。
郝回歸第一次"回家"的慢鏡頭特寫,也讓我們感受到了98年代的陳設,一個水壺,一個衣柜,一個茶缸……這些都是那個年代的標志,也讓這部劇的98年代更為真實。
看著家里的生活的陳設,自言自語的郝回歸,無不體現了一個人對過去的懷念,即使我們曾十分討厭那時的樣子,但是我們又十分珍視這每一份回憶。
我們曾渴望變成最好的自己,不想在路上卻失去了自己,那個真實的自己再也沒有回來。"能夠做自己"看似簡單,卻又十分困難,現實的壓力,生活的無奈,讓我們一步步遠離那個真實的自己。
郝回歸的每一次自述,都值得我們深思,98年的畫面十分真實,但在2018年的郝回歸看來,這一切都是如此的不真實,他害怕自己突然消失,更加找不到自己。
郝回歸的穿越,讓這部劇帶了一絲神秘看點,也凸顯了《我在未來等你》的意義,郝回歸在未來等待著劉大志。
2018年一個復古的游戲廳,讓郝回歸回到了1998年,與那個17歲的自己相遇,他在陪伴中等待著劉大志的成長。他們的相處過程中,有歡聲笑語,有斗智斗勇,一幕幕的年代感,一幕幕熟悉而又陌生的畫面,讓劉大志成長,也讓郝回歸得以升華。
《我在未來等你》中,1998年的年代感又讓我們陷入回憶與感望,一袋爆米花,那個黑色的"機器"是如此的年代感?,F在的我們對它只是回憶,偶爾的遇見,又是十分的稀奇與懷念,我們開始懷念那個慢時代,那個純粹的年代。
這部劇帶給我們的不只是98年代的真實感,更多的是讓我們在這個年代中找尋自己,找那個真實的自己。
一個糖人,一碗臭豆腐,一袋爆米花,一輛老式自行車,一套老式的家具……這一幕幕的年代感,這一個個珍貴的笑臉,帶給我們是一種"震撼",一個時代的放松,我們渴望讓生活變得慢一點,讓我們的壓力小一點,但是我們處在一個新時代,一個極速發展的時代。
我們想要回歸,就如"郝回歸"的名字一樣,我們想要回歸自己找那個真實的自己,純粹的自己。
98年代的湘南,對郝回歸來說是一個回憶,在這部劇中,最好的一點是讓我們陷入那個年代,感受那個年代,讓我們面對真實的自己,就如同郝回歸面對17的自己一樣。
這是一種真實的回歸與穿越,一種直面自己真實樣子的勇氣,讓我們回歸真實的自己,面對自己。學會面對,回歸真實。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