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集沖上9.7,HBO開年「王炸」!
轉載來源:影視爛番茄(mvmtv1)
太絕了。
續集質量不如前作,是影視劇普遍現象。
但這部劇卻一反常態,一季比一季分高。
第一季。14萬人評分,9.3。
第二季。9.2萬人評分,9.5。
暌違兩年,第三季來了。
開分沖上9.7。
《我的天才女友》改編自風靡全球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由我們熟悉的HBO出品。
由于原著作者與劇中女主都叫埃萊娜,不少人會誤以為這是一部自傳小說。其實不然,埃萊娜·費蘭特只是作者的筆名。
作為最神秘的匿名作家,他/她只通過文字與世界溝通——
卻能夠嫻熟運用高超的筆觸,模糊了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將讀者的代入感無限提升。
一般來說,文學作品與影視劇作為兩種不同的藝術載體,在轉化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偏差。
然而《我的天才女友》則屬于極少數,改編后能與原作媲美的精品。
一季劇講一本書,現在到了第三本。
兩位小鎮姑娘。
出身相似,且擁有可匹敵的外貌與智商。卻在種種選擇和際遇下,產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
門房女兒埃萊娜,努力讀書提升階級,躋身上流社會。
鞋匠女兒莉拉,遭遇家庭困境放棄進學,囿于旁人艷羨的婚姻,又撕裂現狀回歸底層。
她們從第一季初現的懵懂,第二季的青澀蛻變,到如今各自獨立展開新篇章。
埃萊娜從比薩深造歸來,不但出版了自己的小說,還與在學術界具有話語權的家庭締結了婚約。
看似愛情事業都邁上了全新的臺階,實則暗流涌動。
她被傳統觀念所拉扯。
她作品中少數大尺度的描寫,讓她變成眾矢之的。
小鎮居民向她投來異樣的眼光,家人罵她是蕩婦,就連剛認識的人,都認為她沒有底線,可以對她動手動腳。
作為新時代女性,埃萊娜同意了伴侶不在教堂舉辦婚禮,而是僅在民政局登記的請求。
沒成想卻遭到了母親的強烈反對。
埃萊娜渴求逃離小鎮,但這又是矛盾的。
長久以來的拼搏不堪一擊。她的學識是他人眼中的高傲,她的伴侶也不過只是個“人丑腿不直”的大學教授。
落后的小鎮與她糾葛,生長在她的軀干里,榨取著她的每一絲活力,讓她深感窒息。
她無論逃往何方,都無法消除這種根深蒂固的影響。
與此同時,她的摯友莉拉也飽受折磨。
曾經那個風光無限的莉拉,不得不在臭氣熏天的香腸工廠里度日。陪伴她的,只有手中油膩的肉,以及男性工友同樣油膩的黃色笑話。
日復一日的辛勞,讓莉拉的外貌逐漸滄桑。
但她出眾的個性與思想,并沒有隨著時間喪失魅力。
每個男人都想在莉拉面前證明點什么,好像只要征服了這個像雄獅一樣傲氣的女人,就登上了權力的頂峰。
但莉拉的骨子里那個倔強的鞋匠女兒。即便拖家帶口在溫飽線上掙扎,也不愿放棄尊嚴接受資本的垂憐。
莉拉在休息時間被邀請參加關于勞動人民的群體討論,不僅因為她擁有不曾被掩蓋的聰慧,也因為她目前的身份——
一個實實在在的工人。
莉拉在工廠遭受的不公經歷,讓組織者們憤慨激昂。他們一呼百應,擅自把她的傾訴發表到了報紙上,還號召媒體圍堵了莉拉所在的工廠。
然而他們卻沒有考慮過,莉拉進退兩難的處境。
只有生活富足的人才有時間思考工人階級,真正的工人階級并沒有那個閑暇。
參加游行的這群上層社會的人,只會用自以為是的關心姿態,俯視著底層人民的生活,以此達到自我滿足。
他們嘴上說著會保護莉拉和莉拉的同伴,實際上根本無法解決莉拉的生活困窘。
“何不食肉糜?”
莉拉和埃萊娜看似是兩種風格,兩種軌跡。
但實則是異曲同工。
只不過莉拉把力量展現了出來,而埃萊娜則選擇自欺欺人,在不甘與順從間掙扎。
面對婚姻,兩人起初都以自身利益為切入點。
莉拉選擇了鎮上第二的富豪,后又因過于壓抑天性而反叛。
埃萊娜則為了提升階級。雖沒有明說,但劇里巧妙地運用了心理蒙太奇的手法,將埃萊娜的真實想法托盤而出。
在對待愛情方面,她們也有著相同的內核。
雖然可能有些觀眾沒有看懂,以為她們被渣男尼諾騙得團團轉。其實完全相反,她們都把尼諾當成了工具,當成了擺脫現狀的“跳板”。
她們和尼諾的復雜關系,都只是為了找回對于自我的掌控,同時也是為了緩解內心對于危險,那按耐不住的渴求。
《我的天才女友》講述的不僅僅是跨度幾十年的友情故事。
它也是復雜人性交織的現實寫照,更是一部意大利社會變革背景下的群像縮影。
“在這部劇里,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如果說五星滿分是給一部作品的最好評價。
那對于這部劇,五星只是它應得的最低分。
關鍵詞: 莉拉 生活 女友 小鎮 階級 尼諾 埃萊娜 女兒 劇里 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