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口氣追12集,《骨語2》太知道觀眾愛看什么樣的懸疑劇了
這個周末,本資深懸疑劇迷閑著在家,把2月22日開播的《骨語2》一口氣追完12集,實在太香了!
這讓我想起了2018年的夏天,狂追《骨語》的那段日子——那是,我還覺得畢竟是一部低成本網劇,本沒抱著什么期望點開,結果意外的好看。
心心念念了3年多,第二部終于開播!在官宣定檔那天,熟悉的感覺就回來了。
還是那個5人小隊,女主是法醫夏螢(張齡心飾),男主是組長尚桀(王凱飾),剩下的幾人都是老面孔。看著這5人站一起,總感覺下一秒就要發現尸體并開始破案了。
最重要的是,導演還是扈耀之——作為北京電影學院的老師,扈耀之不僅帶出了大量優秀的明星學生,如吳磊、朱一龍、王俊凱、張小斐等,還有大量代表作。
按照以往國產劇的套路,第一季爆火的作品,第二季一般都要換人開始撈錢。好在《骨語》系列完全沒有這些騷操作,仍然用著原班人馬,延續第一季的風格和特色,太良心了!
第一季我最喜歡的,就是劇集的快節奏。36集拍了17個案子,緊張刺激又獵奇,很多案件讓我大開眼界,呈現的法醫知識又十分專業。
第二季則將這些優點全部保留,導演扈耀之說第二部是30集拍19個案子,平均1.5集一個案子,基本上40——50分鐘就能說完。
雖然時間不長,但案件本身非常完整,破案過程也是有理有據,發現事件、調查取證、審訊、結案……該有的環節都有。
所以,每個案件都摒棄了沒必要的劇情,沒有一場廢戲,完完全全就是在我們刑偵懸疑類劇迷的嗨點上蹦迪,所以一口氣看12集毫不疲倦!
而改編自真實案件的劇情,則讓劇集內容更有深度。當懸疑劇脫離低級懸疑和故弄玄虛,剩下的就是對案件的呈現以及案件背后幽暗人性的探討。
比如在最近的12集里,公園長凳上有一個端坐的女子,她靜靜坐了一天幾乎沒有動彈。有人覺得不對勁才發現了這具尸體。
圍繞這個尸體,這一集給我們展現了兩個絕佳的劇集內容:
第一個就是專業的法醫知識。當女法醫檢查尸體后,通過光滑的腳底和下肢肌肉萎縮,初步判斷這是一個長期臥床喪尸行動力的女孩,從而判斷公園不是第一案發現場。接著抽絲剝繭般慢慢梳理出了受害者信息。
另一好看的內容在于,有一個拾荒者來報案說想提供線索領取獎金。原來這個拾荒者在公園看到女受害者,就上前搭訕還偷偷親她,發現是尸體后沒有第一時間報案,而是拿走了女孩的背包和輪椅。
這下獎金是沒可能了,破壞現場、拿走證物的罪名倒是逃不掉了……案子還在偵破中,很期待后續會有怎樣的故事,但在已知的這些信息和暴露人性弱點的小彩蛋,在讓觀眾忍俊不禁的同時,也會因人性中的貪念和膽小而陷入深思。
這也正是《骨語2》最吸引人的地方——撲朔迷離和大尺度會讓人獵奇,但現實的內容引發的則會是反思。
跟著劇情,我們還會與導演一起反思家庭教育缺失和重男輕女帶來的影響,反思人的欲望和正義之間的掙扎,反思對女性的侵犯、青少年暴力等等社會性議題。
當懸疑劇不再以制造懸疑為主題,而是擔起了影視作品應該背負的對社會議題進行探討的責任時,這一部劇就已經在影視劇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重重一筆。
我們也會知道,面對正義和邪惡、人性和欲望應該如何處理,常常反省自身,千萬勿以惡小而為之。
那么,如果你也愛懸疑刑偵劇,就歡迎你一起來騰訊視頻,感受這部誠意之作!每一集都會狠狠戳中你的內心,真的香!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