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宋玉:人世間的溫暖只有心中有光的人懂得
作者:宋玉
央視熱播劇《人世間》即將收官,能讓50、60后共情,90后、00后感動的一部“主旋律”劇,通過周家以及“光字片”50年的變化,讓我們看到社會改革人間冷暖。劇情發展充滿悲情色彩,但觀眾總能在其中感受到溫暖,因為那些心中有光的人,讓灰色的世間透出暖金色。
心中有光的周家老大周秉義。周秉義一生沒有為家里人牟過利,但他大刀闊斧,對“光字片”進行了拆遷,一心要改變“光字片”的貧窮落后,這是老父親的愿望也是這位市委書記的愿望,“老兩口沒享著大兒子秉義的福,咱們光字片的老百姓老鄰居倒是享著了”老街坊的一句話讓我們恍然周秉義是個心中有大愛的人,他的深情,不該被誤解。
心中有光的周家老二周蓉。在觀眾心中周蓉年輕時為愛情可以和家庭斷絕關系,為理想把孩子扔給弟弟撫養,為了心中的純凈不愿低頭求人。但周蓉在向父親介紹她的學校她的學生時眼里充滿了光,在看到學校變住戶后神情的慌張,就像自己為之努力的青春是一個泡影,在她義無反顧赴法尋找女兒的背影里我們能看到作為一名母親的執著。
心中有光的周家老三周秉昆。我們在周秉昆的身上看到了平凡人的價值,他不像哥哥姐姐有出息,但他孝順、善良、勇敢、重情義,周家人有了他才能安心在外奮斗。他很可愛,很看重“六小君子”的感情,有著不容掩蓋的光彩,他要成為父親的驕傲既能養心智也能養口體,讓這樣一個小人物成為整部劇的中心,讓人意味深長,有深刻的現實指向。
時代變遷中總會存在極端的利己者,黨員干部、知識分子、普通百姓每個階層都有跑偏的人,在《人世間》我們能看到他們也能看到自己,不同于極少的成功人士我們是社會中的大多數,但我們依然能像周家老疙瘩一樣做個發光的人。作家劉同寫過一句話:“在無涯的時光里,愿我們一路追隨光亮,做個內心有光,有能量的人,然后也能給予別人光亮與溫度。”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