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北京3月6日消息 以文化人,以藝通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朝花夕拾》節(jié)目推出兩會特別節(jié)目《兩會“藝”起談》。
本期嘉賓張凱麗,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家一級演員。
張凱麗:藝術沒有捷徑,只能用心用情去對待。作為一名演員,無論扮演什么角色,生活中始終要做一個好人。
△張凱麗(受訪者供圖)
前世界冠軍葉喬波喊她“隊長”,她曾是軍博解說員;她是熱播劇《人世間》曲秀貞的扮演者,她是家喻戶曉的“劉慧芳”“國民媳婦國民媽”;網(wǎng)友留言:她會是“國民奶奶”。
這次兩會她帶來了怎樣的提案?她如何看待“一夜爆紅”?幾十年的演藝生涯,她最深的感觸是什么?她又對年輕演員最想說什么?主持人蘇揚就此專訪張凱麗,暢談一路走來的悠悠歲月。
△主持人蘇揚
以人民為中心,加大對現(xiàn)實題材文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力度
蘇揚:先給聽眾介紹一下您這次兩會帶來的提案?
張凱麗:今年我的提案是《以人民為中心,加大對現(xiàn)實題材文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力度》。因為現(xiàn)實題材文藝作品的特點和作用都非常突出,它具有時效性、鮮活性,能夠表達人民訴求、充分書寫新時代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彰顯新時代人民的精神面貌、引領新時代人民的奮斗。同時,由于現(xiàn)實題材文藝作品重點描寫身邊的人和事,所以它更有溫度,容易讓觀眾產(chǎn)生共鳴,具有直擊人心的作用。
蘇揚:您是否一直在堅持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
張凱麗:我比較喜歡演我能看得見、摸得著的人物形象。從《渴望》開始到《人民的名義》,特別是《咱們結婚吧》和《裸婚時代》這些作品,我覺得里面的人物就是我身邊的人,這些人物形象可以一下子躍然于我的腦海中,加之我對其真情實感的流露,使得我演這些人物會更加得心應手。我認為這得益于自己幾十年來對現(xiàn)實主義題材的創(chuàng)作所帶來的影響。
演好戲,做好人
蘇揚:《人世間》播出后,您扮演的曲秀貞去世引發(fā)了觀眾的關注,大家都為她感到惋惜,我覺得這是作為演員的莫大的成功。
張凱麗:是的,劇中的曲秀貞外冷內熱、堅持原則、黑白分明,對所有人都充滿了愛,而且她的離去是不留痕跡的、孤寂的,所以才讓觀眾深受震撼和感動。我認為觀眾對曲秀貞的惋惜取決于她是一個好人,好人給大家的感受就是溫暖的。
蘇揚:是不是一個藝術家在生活中也要努力做好人,才能夠在角色扮演中把好人的角色演得更加鮮活?
張凱麗:是的,我覺得演員和角色之間有天然的聯(lián)系,是密不可分的。演員身上自帶的很多特質都能夠通過表演反映出來。比如慧芳這個角色,我沒有特別去演繹她,因為善良和發(fā)自內心的感覺無法用演繹進行表達。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個演員,無論扮演什么角色,生活中始終還是要做一個好人,好人的感覺是無法表演出來的。
在生活中,我從不以明星自居,都是拿一顆真心來對待身邊的人,包括劇組的工作人員,我覺得他們更需要我們演員去體察他們的辛苦和不易。我很慶幸自己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的。
藝術沒有捷徑,只能用心用情去對待
蘇揚:作為藝術工作者,有些人會“一夜爆紅”,如果沒有調整好心態(tài),會出現(xiàn)一些令人遺憾的事情。我認為您剛才所說演好戲根源在于生活中做好人,這是特別重要的。
張凱麗:我覺得非??上驳氖牵F(xiàn)在很多年輕演員都非常好。至于“一夜爆紅”實在是運氣太好了,但要接住這個“紅”需要很大的定力。所以年輕演員還是要多學習,全方位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養(yǎng),致力于達到最高標準,這樣才能跟自身的“紅”相匹配。
蘇揚:您在把握跨時代角色的時候,有沒有什么小竅門?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張凱麗:我沒有什么竅門,因為藝術上確實走不了捷徑,還是要用心用情去對待。比如扮演曲書記,我花費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去琢磨她,去創(chuàng)造她,否則不可能成功。所以年輕演員也一樣,無論遇到什么角色,都要特別認真地對待,只要付出,就會看到成果。
生活中愛好豐富,但做事從不糊弄
蘇揚:我印象中在一個視頻里,我們國家的速滑名將稱您為“隊長”,還有一張老照片,上面是早期軍博講解員的成員,您是一號講解員。您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這兩件事?
張凱麗:這兩年正趕上北京冬奧會,我曾經(jīng)作為速滑運動員的經(jīng)歷被大家知道后,就參加了一些節(jié)目,想著自己身體力行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在十一二歲左右,進入了長春體校速滑隊,我的教練非常優(yōu)秀,培養(yǎng)出兩位世界冠軍,他們都是當時的尖子生。但速滑項目的運動員在幾年之內沒有練出成績,幾乎要選擇離開,所以盡管我當時也非常努力,但還是改行了。
我從速滑隊離開以后,就繼續(xù)讀高中。在高中我參加了學校的籃球隊,并作為中鋒“小5號”。當學校之間進行比賽時,對方教練總會提醒隊員盯住我這個“小5號”。高中畢業(yè)后,我參軍入伍,成為了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解說員。我當時在紅軍館,介紹紅軍館的解說詞有72頁。因為我們要爭做標兵,所以我和戰(zhàn)友們相互比著背詞,甚至半夜都會悄悄爬起來背誦。從軍博出來后,我就進入大學攻讀戲劇表演專業(yè),畢業(yè)之后就來到了北京,并出演電視劇《渴望》,從此正式進入演藝圈。
蘇揚:聽說您還喜歡唱歌,您怎么有精力去學習唱歌呢?
張凱麗:喜歡唱歌是因為我學過美聲唱法,在上大學以前也想學習唱歌。這么一講我的愛好確實有些廣泛,而且精力還是比較旺盛的。但我的想法是,不一定要做多面手。我堅持這樣一個原則,就是絕不糊弄,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所以雖然唱歌是我的業(yè)余愛好,但我從不糊弄觀眾,仍舊認真努力去對待。我想永遠對得起觀眾,盡全力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努力。
勞逸結合,是為了更好地出發(fā)
蘇揚:您今年有沒有特別想從事的藝術實踐,能不能和我們說說?
張凱麗:我想去旅游,想放松一下自己。因為人生不僅有事業(yè),還有生活。我對藝術的追求沒有變,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充電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有好身體才有一切,所以要勞逸結合。就像在《人世間》播完后我感慨的那樣,電視劇《人世間》已經(jīng)謝幕,但人生的路還很長,無論怎樣我們都要相信美好,相信善良。
監(jiān)制:郭靜、白中華
主持:蘇揚
編輯:陳銘、喬仁慧、殷宇堃
關鍵詞: 全國政協(x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