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好萊塢的導演,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誰?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詹姆斯卡梅隆,卡導的大名,就算你沒聽說過,但你一定看過《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等電影吧,所以,卡梅隆導演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傳奇導演,但大家知道嗎?除了卡梅隆的導演水平拉滿外,他還有兩個其他的本領。
一個是編劇能力,很多人都知道,他導演的電影厲害,卻不知道他的編劇能力同樣十分精彩,記得是卡梅隆的開山之作《終結者》以及《第一滴血2》還有《終結者2》等等,這些作品統統都是由卡梅隆編寫的劇本,還有后面他的封神之作《泰坦尼克號》,如果他能把編劇的工作給別人,相信卡梅隆的產量很快就能上去了。
而提到他的編劇能力外,其實,還有一個能力,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也是我們今天要聊的這一個話題,這個便是卡梅隆的發明創造的能力,可以說,當今很多電影用的技術,甚至都是有卡梅隆的身影,以至于很多觀眾都以為這是騙人玩的,不清楚這背后卡梅隆導演的付出,到底都有哪些呢?
記得是在拍攝《泰坦尼克號》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劇中有個深海潛航的鏡頭,其實,這一段是實拍的,當時,卡梅隆導演為了真實還原海底的鏡頭,卡梅隆專門在澳大利亞里面開了一個公司,而這個公司花了八年的時間,專門制作了一個潛艇,并且花費的資金就達到了驚人的上千萬美元。
更牛的是他制作的這個潛艇挑戰者號,卡梅隆還親自乘坐這個潛艇下潛到了幾千米的海底,成了第一位,甚至是歷史上的第一位開潛艇的導演,可見卡梅隆的硬核能力有多強了,這也是難怪大家會吐槽卡梅隆的電影產量這么低了,畢竟人家把精力都花在了科研方面了,拍電影更像是他的副業。
這不是我瞎說的,記得是卡梅隆在89年拍攝電影《深淵》時,為了能夠完成主角在海底平穩游行,卡梅隆于是發明了一種平穩推進器,專門幫助人完成在海里自由游泳,而且后來,卡梅隆的這項發明創造,還得到了美國軍方的看重,為美軍特種部隊專門采購了這種水下推進器,卡梅隆也因此大賺了一筆。
后來,卡梅隆已經不滿足于這種小打小鬧了,在拍攝電影《阿凡達》的時候,卡梅隆更是開發了一項至今仍在使用的一項前沿科技,沒錯,這就是后面大名鼎鼎的3D捕捉系統,這項技術現如今已經在游戲圈和影視圈普及了,可很少有人知道,這項技術的發明人是我們的詹姆斯卡梅隆吧。
也正因為卡梅隆如此高超的發明能力,我們的卡梅隆導演一度還獲得了美國宇航局的青睞,卡梅隆也因此獲得了NASA的一份工作,作為他們的科學顧問,而他負責的項目更是嚇都能把你們嚇死,這項技術便是在NASA登錄火星的探測上面的3D攝像機,沒錯,這項技術也是卡梅隆負責研發的。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卡梅隆拍的《阿凡達2》遲遲沒有上映的原因,按照卡梅隆導演的尿性,估計還要等很久才能看到這部電影的誕生了,不過,話也說回來了,卡導這算不算得上是不務正業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