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少年》沒能成為另一個《哪吒之魔童降世》。
雖然口碑,豆瓣評分,8.3Vs8.4,更深的貓眼和淘寶電影評分,9.5 Vs9.6,9.3 Vs9.5,可以說兩塊差不多。
但《哪吒》最終獲得50億票房,而在《雄獅少年》兩天僅獲得4600萬票房后,業界對該片的票房預測迅速從上映前的10億和25億下降到3億,貓眼票房預測的最新預測也是3.26億。
相比之下,《誤殺2》同期累計票房已達2.3億。
其實這個票房對國漫,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差的結果但是自從《雄獅少年》試映會開幕以來,很多人都在期待它再次創造票房奇跡,扛起“國漫".崛起”的大旗,在影院上映首日,它甚至給出了25.5%的超高上映率,但是影片首日上座率只有2%,周六上座率只有5.2%,還不如上映了38天的《揚名立萬》。
出乎意料的上座率,大概與影片遭遇的一場“瞇眼”口碑風暴有關。有網友評論,直接蓋戳:又一個陳漫。
最終,一部被全網吹爆的電影,沒能以強勢的口碑拿下《長津湖》這部電影,延續了《國漫,》當然令人遺憾的高潮。
但有必要搞清楚:《哪吒》到底觸碰了誰的逆鱗?是電影審美偏差還是觀眾被引入歧途?
1、 說它是年度最佳國漫過譽了?不,它實至名歸
我相信每個影視作品的導演都有自己的野心,但是在電影《雄獅少年》中,這種野心的感覺更加迫切。電影設定有點老套,講的是一個農村留守少年阿娟,拜一個曾經舞獅的咸魚為師,努力奮斗,和小伙伴阿貓阿狗一起參加舞獅比賽的故事
“不要把年輕人欺負成窮人”的設定并不新鮮,勝利在于講故事的節奏。前半段故事有點繁瑣,引入不同的人物和視角,逐漸帶觀眾全面接受作品的現實主義世界觀。
越往后,影片的氣勢越強,仿佛下一秒就要沖出穹頂。
全片節奏變化干脆利落。
影片的強烈野心首先體現在畫面上。影片中舞獅和打斗的動畫生動流暢,連貫。
光變的處理完全是假的真的。無論是陽光、月光、燈光還是草叢中的螢火蟲,都像是現實再現,幾乎是實拍。
獅頭電影上的鬃毛表明,獅頭跳舞時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抖動和顫動,甚至可以與徐克導演的《雄獅少年》相比
但更令人驚嘆的是如何處理主事件之外的場景,比如飯碗的污漬,茶壺的銹跡,斑駁的墻壁和家具,甚至廣東的家常菜都以極其逼真和粗心的方式處理。
通過屏幕,觀眾自然地進入了南粵,的土地,田野和村莊的現實場景似乎在現實中重現。
這種地域風情浸透在人物的造型、著裝、語言、動作,以及電影的配樂、基調中。
也正是因為這種現實主義,國漫最終從天上打到人間,回到了腳踏實地的少年舞獅。
阿娟一個人來到天臺,從夜晚跳到天光,最后張開雙臂沐浴晨光的場景,無數次的技術處理或情感演繹,堪稱年度國漫經典場景。
故事以水墨動畫徐徐展開,我們也能通過這部電影對舞獅文化有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影片主創團隊在發布會上曾提到,團隊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星爺的粉絲,所以片中有諸多致敬周星馳的元素。電影的后半段,阿娟離開家鄉去廣州打工的部分明顯致敬了《少林足球》。天臺舞獅一段,復刻了星爺經典的紅背心。
還有《食神》中的手打牛丸;一言不合就動手,但卻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師母則借鑒了《功夫》。
影片的音樂同時也恰到好處,尤其五條人、九連真人的創作加入,既增加了流行元素也添加了神采。
尤為難得的是影片主題關照了留守少年的處境。
別說是國漫,就算是國產電影,也已經很久沒看到這般「現實主義底層敘事」的國產電影了。
雖然電影存在“劇情結構相對套路”,某些對白例如“你可是被英雄花砸中的男人啊”過于刻意等等瑕疵,但說它是國漫年度最佳,電影是撐得住的。
近些年國產動畫的制作水平在不斷提高不假,但也陷入了某種瓶頸,就是題材上過度依賴《西游記》《封神榜》《白蛇傳》等經典IP,畫風上,又常常為了迎合市場描摹日漫或是好萊塢,缺乏稱得上突破的東西。
而國漫這些年缺乏的,正是《雄獅少年》所擁有的:一個原創故事,不依賴IP,畫風有獨創性。
特別是留守題材,難拍難出彩,但當影片九連真人的前奏響起之時,幾乎全場沸騰,許多觀眾走出影院依然熱血澎湃,這才是找回了國漫久違的創造力。
2、 為何沒成為另一部《哪吒》?艱難出圈,優點也是軟肋
正是看到了影片這些優點,影片試映期間大量好評就開始涌入微博等社交平臺,“國漫黑馬”等詞句頻繁出現,使得影片未上映就似有接棒《哪吒》,延續國漫熱的趨勢。
豆瓣一條高贊評價是這么說的:「無限接近國漫該有的樣子。」
而且,影片避開了熱門檔期,選擇了在賀歲檔徹底到來之前出場,從策略上看,也是正確的一步。雖然同期有《誤殺2》這樣的強片,但犯罪類型片的觀眾和《雄獅少年》并不重合。
一切都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
然而影片上映首天,票房僅有2488萬元,雖然對于一個原創IP、題材不算討巧的國漫新片來說不差,但比起上映44天還能收獲2525萬元票房,的《哪吒》相對比而言,在市場表現上依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但是影片目前口碑與《哪吒》相差無幾,為什么在口碑都不錯的情況下,《雄獅少年》的票房與前者產生如此巨大的差異?
首先,影片能夠引起觀眾如此巨大的好評,因為它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現實主義題材動畫。
在影院里見到無數個大圣、哪吒以后,這部電影中的少年們背負各種偏見,在現實中一路打怪升級,的確令人耳目一新。
但這個影片巨大的優點,反而成為了它破圈的障礙。
畢竟相比《哪吒》這樣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帶著強烈情緒的熱血劇情,《雄獅少年》拍得再怎么燃,也不如哪吒、悟空自帶的票房號召力。
那些國人已經熟知的傳統IP,就是理解門檻更低,更容易出圈,而《雄獅少年》是完全原創的人物及現實主義世界觀,無形中也提高了普通人的進入門檻。
其次,像《雄獅少年》這樣完全沒有大眾基礎和流量的作品,如果想要獲得廣泛傳播,就必須要給觀眾提供一個非常有力的抓手,或者說爆點,讓觀眾在做“自來水”時有話可說。
但《雄獅少年》看完后,很難很快地提取出來一個突破性的情緒或者是感受,要說,就是舞獅,但這個點其實并不能幫助影片出圈。
影片的好,必須看了才能真正懂得,但許多觀眾根本想不到去看。
最后,和《哪吒》相比,前者是全片爆點不斷的合家歡式的搞笑+高燃動畫片,而本片的風格透露著濃濃的周氏喜劇色彩,講述底層小人物堅持夢想、歷經磨難、最終翻身的故事,最后的舞獅場面,簡直激起了觀眾每一個雞皮疙瘩,可論全片的可看性,確實是《哪吒》更勝一籌。
所以,《哪吒》的票房成功歸功于影片超出觀眾的期待,加上爆點和通俗性迅速出圈了,而《雄獅少年》雖然收獲許多好評,但大部分都是源自對技術有偏愛的國漫粉,影片并未出圈,在普通大眾中形成影響。
而影片難以出圈,又和一場風波直接相關。
3、 人物“瞇瞇眼”就是丑化?《雄獅少年》到底觸了誰的逆鱗?
不用說,影片肯定觸到了某些觀眾的逆鱗。
那就是戲里面的主要人物,全員瞇瞇眼,特別是笑起來的時候眼角還那種帶45度傾斜,結果遭遇的就是一場形象丑化的質疑。
甚至人呼吁電影下映,提出堅決抵制。
有道理嗎?
但動畫人物形象是由影片劇情、人物、主題等共同決定的。
而本片中的主角,在影片結尾大爆發之前都是自嘲為「廢物」的丑角。
其次,說影片全員瞇瞇眼并不是事實,片中師母就是大美女,還有陳家村這些工具人隊,都是正常長相,為啥反倒主角“更丑”呢?
如果影片走的是尋常路,讓配角瞇瞇眼,主角都設計成師娘這樣的神顏,或者像《哪吒》那樣,讓角色顏值先抑后揚,開場瞇瞇眼,舞獅段落顏值攀升,肯定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但現在這樣正是導演有所堅持的地方。
因為本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叫阿娟的留守少年,生活在廣東的小鄉村里。
平日飽受欺凌,被村里的小混蛋們叫做“病貓”,初登場他頂著半邊西瓜皮,這正是無數中國鄉村沒有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的一個現實縮影。
至于主角阿娟的好友阿貓阿狗,說的就是那些不起眼的人。
至于為什么要選用這樣的人物做主角,影片監制的解釋是:“如果我們的角色過于帥氣、萌,那你很難通過這個普通孩子看到生活的煙火氣,也不會明顯感受到阿娟的熱血、力量和生活對抗的精神。”
所以,如果硬把角色的「丑」說成丑化,我確實無法茍同。
但我能理解觀眾當然也有權不買賬,大部分觀眾要么帶著孩子來看,要么就圖個輕松愉快,結果看到這么個配角比主角好看的影片,有些懵圈很正常。
大部分孩子一旦入場觀看了電影,肯定不會覺得主角丑,甚至會被打動,但許多人看到海報上眼距過大還吊眼角45度的主角,根本連個機會都不會給這部電影。
最終,這讓《雄獅少年》處于尷尬境地。
一部格局很大野心很大的水準之作,題材「舞獅」已經勸退看一部分人。主角美丑又勸退一部分。影片的口碑優勢就這樣被抵消了。
但票房未達預期,影片就失敗了嗎?
當然沒有。
國漫要想真正崛起,靠單部《哪吒》是不夠的,需要更多像《雄獅少年》這樣的影片,不亦步亦趨,不固步自封,敢于讓情感真正回歸到普通人生活中。
雖然影片票房“輸了”,但這個結果,正是主創自己選擇的。
容易的路誰都會走,但影片主創偏要像影片大結局的阿娟一樣,師傅已經告訴他,擎天柱的目的就是要提醒舞獅的人,一山更比一山高。
但他偏要去挑戰擎天柱。可想而知,失敗是必然的。
對于電影來說,那根擎天柱,就是觀眾審美,那是影片躍不過去的擎天柱。
但看過電影的觀眾就知道,全片最燃的瞬間,恰恰就是阿娟最終還是選擇了飛躍擎天柱失敗的一刻。
導演孫海鵬說,自己非常清楚將角色做得帥氣會更安全、也很簡單,但我們需要做出對不同審美的探索,盡管不一定能夠成功。
角色形象是為劇情服務,故事講的就是一群病弱的,貌不驚人的少年憑借努力和勇氣逆襲,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真的是愚蠢嗎?我認為并不是。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如果人人都在安全區賺票房,國漫談什么跨越。
主創借主角之口說:“人這輩子,就像舞獅,上山下山。” 不借助神話和IP這些顯眼的“爆款密碼”,不走主角好看的安全之路,反而踏上一條鮮有人走過的現實主義上山之路,讓主角顏值貼近真實,不爆,是主創為勇氣付出的代價。
但本片主創深愛的周星馳在《少林足球》中說過:“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和咸魚有什么區別” 。
所以他們決定不做咸魚,做教會少年舞獅的咸魚強。
輸了嗎?帥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