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氣》票房爆棚,但梁朝偉輸了的名聲沒贏回來。
雖然他在片中的表現被影評人公認為出彩,甚至可以說是全片MVP式的存在。
與演員笨拙的表演相比,梁朝偉每次出場都充滿了氣勢。在一部爆米花動作片里,他依然能以內斂的演技表現出強烈的情感,爆發出強烈的個人魅力,足以證明這位港片-winning演員的演技已經完全落伍了。
該片全球票房也可視為橫掃,北美市場兩周累計票房突破1.45億美元,有望成為北美YQ時期首部破2億的電影。該片在全球42個市場上映后,全球累計票房已升至2.57億美元。在英, 法, 德, 澳洲, 韓國等市場輕松衛冕,香港, 中國第二周票房下跌不到兩成,證明觀眾對影片的接受度不低。
然而,國內觀眾對梁朝偉最集中的評論仍然是:這位戛納影帝為什么出演這部電影?
起初,我以為接手這部漫威大片意味著梁朝偉在表演藝術上邁出了一大步,終于開始了港片贏家的國際化之旅。
大家都知道,這一步已經成了滑鐵盧的名聲。
但是,一代影帝為什么會走到這樣的境地?《尚氣》的爭議劇情被眾多觀眾目睹后,他還能獲得名聲嗎?
問題的關鍵還是回到電影上來。當然,梁朝偉這次的困境并不像《尚氣》主演的那樣簡單。
或者說,只有把《尚氣》放到梁朝偉主演的電影名單里,才能真正看清楚梁朝偉這次輸在哪里?
00-1010很多觀眾會說梁朝偉拍電影就是為了錢。據說梁朝偉電影公司從漫威,獲得了6000萬美元的片酬,這確實不低。然而,如果你認為梁朝偉主演這部電影只是為了片酬,那就太低估梁朝偉了
除了錢,不可否認,梁朝偉一直是一個歌劇迷。如果我們簡單地盤點梁朝偉作為演員的成就,我們可以發現兩點:——。
第一,梁朝偉的演技真的很厲害。他的華語電影類型豐富,演技多變,堪比一般演員。
其次,作為演員的梁朝偉人生一直與港片的發展緊密相連隨著港片,的沒落梁朝偉這幾年的星光越來越暗淡,表演質量也越來越單一。在接手漫威的電影之前,他已經有七年沒有看過一部引人注目的電影了。
為什么會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顧一下梁朝偉在港片的生活
因為一部梁朝偉的興衰史,就是一部港片黃金時代起落的斷代史。
回顧過去,梁朝偉的職業生涯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3年-1990年:梁朝偉的TVB和侯孝賢電影時代。
眾所周知,梁朝偉是一個極其早熟的演員。早在無線時代,他就已經表現出了巨大的表演天賦。
對梁朝偉,來說幸運的是,他在20世紀80年代的首次亮相是在TVB的全盛時期,他的武俠劇和都市劇在中國地區都很受歡迎。
在陪周星馳考無線藝人培訓班的時候,周星馳考砸了,他輕而易舉地進入了試鏡現場,這已經顯示了他的才華。
王晶的父親王天林,回憶說,考官要求每個人表演并被拆散,但周星馳不記得他做了什么。大部分人的表演都是哭著搶地,而梁朝偉臉上露出苦澀的笑容,輕輕點了一支煙,但點煙的手卻微微顫抖。這場演出給王天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然,這樣有才華的演員也不會浪費無線。在短暫主持了兒童節目《430穿梭機》(也就是星爺后來主持了幾年的節目)后,他的第一部電視劇《香城浪子》引起了關注。
后來在1984年出演《鹿鼎記》和《新扎師兄》 (TVB收視率最高的十大電視劇之一),成為無線“五虎上將”之一。
梁朝偉當年扮演的許多武打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他飾演的韋小寶,總是徘徊在流氓和江湖義氣之間。與魏爵士相比,在過分可愛的他實際上更接近原著中的。
《俠客行》年,梁朝偉被一個人授勛。
性格截然不同的雙胞胎:石中玉和石破天,前者滑頭耍詐,
后者忠厚老實,
扮相還差不多,全靠神情氣質能讓觀眾區分開,演技已經非常了得。
接下來的《倚天屠龍記》,他將原著中張五忌那種優柔寡斷,對周芷若又敬又怕,對趙敏又愛又恨的心理演絕了。很多人評價梁朝偉這一版又是最符合金庸原著的。
這期間的梁朝偉演技已經十分有個人特色,尤其是人物的情感處理,不靠臺詞與旁白,全憑表情與肢體動作,已經足夠清晰可感層次分明。
但電視劇還是多少局限了梁朝偉的演技發揮,他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去將演技徹底爆發出來。
這個舞臺,很快就來了。
1986年,梁朝偉出演了爾冬升的電影《巔佬正傳》與關錦鵬的《地下情》。
1989年,梁朝偉出演《悲qing城市》中的林文清,為拍好這部戲,讀了一尺多高的書, 因為他不會說臺語,國語又講得太爛,侯孝賢最終把這個角色改成啞巴。
這個角色的表演完全靠眼神和肢體語言。拍完一半侯孝賢讓梁朝偉趕緊調整他的表演,不是他演得不好,恰恰是演得過于精細了,過于電影化,與其他非職業演員不夠協調,侯孝賢要求他放得粗糙些。
最終《悲qing城市》名垂影史,梁朝偉的演技已經完美綻放,但還缺一個港片導演,和他一起迎接最后的港片黃金時代,這個男人,戴著一副墨鏡。他叫王家衛。
第二階段,1990年-2003年:梁朝偉和港片的花樣年華。
1990年,愛好現場改劇本和折磨演員的青年導演王家衛,拍攝出平生第一部杰作《阿飛正傳》。
故事太長,他決定分成兩部拍,找來梁朝偉給第二部拍了個預告片。
他給了梁朝偉一堆香煙,打火機,硬幣,手帕,還有厚厚的一疊錢。然后跟梁朝偉說,你演一個賭徒,我給你三分鐘,沒臺詞,沒故事背景,你自己發揮,想怎么演怎么演。
然后鏡頭對準梁朝偉,開機。
結果在這個3分鐘的長鏡頭里,梁朝偉在逼仄的房間里修剪指甲,然后慢慢收拾桌上的物品,把它們一一放進口袋。
最后他對著鏡子梳頭,深吸一口煙,看了看手表,走出房間……
王家衛的師傅譚家明為電影做剪輯,剪完這一段就說,要什么預告片,這就是結尾了。
結果《阿飛正傳》橫掃當年金像獎,可是票房撲街,再沒有傳說中的續集。
但這三分鐘的表演,卻開啟了一段華語電影導演和演員合作的花樣年華。
在《東邪西毒》中,他是隱忍不發的盲武士。
在王家衛為了填補《東邪西毒》預算超支的窟窿,帶著他和王菲趕拍出來的《重慶森林》,他是孤獨麻木、癡情而遲鈍的663。
《花樣年華》《2046》中,他是猶豫不決瞻前顧后的周慕云。
和王家衛合作幾部電影后,梁朝偉的名聲越來越大,五個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有四部是源于王家衛的電影,并且他還拿下了戛納影帝。
王家衛電影里的梁朝偉,英俊,沉郁,令人癡迷,如同小說里走出來的人。
但在和王家衛合作之外,在那個港片黃金時代里,梁朝偉在各位大牌導演手里,都曾有過令人過目難忘的表演。
他與吳宇森合作的《辣手神探》里飾演的阿浪,是個狠角色,但又有著作為臥底的難言的郁結。
《暗花》里,他和劉青云的表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光憑演技對決就讓整部電影令人流連忘返。
而在《東成西就》這樣的港式無厘頭喜劇里,香腸嘴那段,讓人笑歪嘴。
而在港片里程碑之作《無間道》里, 梁朝偉的演技已經磨煉得爐火純青。
陳永仁這個角色的復雜程度和層次感都很高,難度極大,他不僅完成了,而且將臥底復雜的內心世界塑造得入目三分,更將眼技發揮到極致。
但綻放到極致就是荼蘼,那也是港產電影,最后一次迸發出如此耀眼的火花,梁朝偉的演技依舊,可是再也沒有下一部《無間道》給他演了。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更像是港片創作力量的一次回光返照。
這一次的梁朝偉,演出了在時代大潮中的葉問,那種無力回天的無奈。
雖然影片中更耀眼的是章子怡飾演的宮二,但若無葉問之鋪墊,焉有宮二之綻放。
其實梁朝偉在片中的表演,被低估。
很少有演員,能在動作戲中塑造人物塑造到這種地步。
第一場,雨中打斗戲,一群人圍攻葉問,攻擊毒辣凌厲,而葉問以“守”為攻,步步逼退對手。
梁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淡定如同日常,一段表演下來,何為詠春,練這功夫的葉問又是個怎樣的人,具備怎樣的品質,已經明明白白。
后來的攻擂大戲,看起來是功夫對決,演的卻是葉問的宗師氣派。
到了他和章子怡的對戰戲,兩人名為較量,實為共舞,梁朝偉表演之細膩,已經展露無遺。
這部戲,也再次證明,梁朝偉在演技上已經具有一代宗師的氣派,成為華語影壇少見的戲路寬廣、可正可諧、可商業可文藝的全能演員。
但正如前文所說,這是一次港片創作力量的回光返照而已,港片荼蘼之勢已成,時代潮水,斷不是個人可以抵擋。于是回潮不必避免地到來——
第三階段 2013年-2020年:梁朝偉與港片一同經歷浮沉。
經歷港片黃金時代,梁朝偉的個人聲名達到巔峰,但自2003年《一代宗師》之后,這樣一位華語電影殿堂級的演員,沒什么好戲可演了。
這其中固然有個人選片的原因,但與大環境脫不開干系。梁朝偉此前曾演過馬楚成的《東京攻略》,當年還稱得上品質不俗,但到了和某位流量合演的《歐洲攻略》,不管是劇情、制作還是人物都令觀眾根本看不下去。
而傳說中王家衛親自上陣的《擺渡人》也失去了港片黃金時代的文藝迷離,反倒顯得有幾分油膩與違和,最終評分4.1分,也宣告王家衛與梁朝偉這對黃金搭檔合作巔峰期的終結。
當5.2分的《捉妖記2》一出,被推向口水舌尖的,又是他。
影帝中的影帝,在觀眾眼中漸漸變成爛片中的吉祥物。
于是新的階段,不可避免地到來了——
第四階段2020年至今:嘗試突圍的梁朝偉
一個曾參與到一個港片黃金時代打造的演員,自然是不可能輕易退出舞臺。
然而進入最近兩年,圍繞梁朝偉的,似乎就是一系列電影的擱淺。
他與郭富城主演的電影《風再起時》早在2018年就拍攝完畢,無論是主創陣容還是幕后團隊都十分強大,曾被看作是港片的新希望,然而影片一再推遲中,漸漸沒了消息。
他和段奕宏主演的《獵狐行動》曾定檔2021年1月8日在國內上映,但是在1月4日宣布緊急撤檔,至今未宣布上映日期。
現在,輪到了《尚氣》。
那個曾在港片黃金時代在文藝和商業片之間左右逢源,一路要票房有票房,要口碑有口碑的影帝梁朝偉,忽然發現,自己拔劍四顧心茫然了。
國產電影不再是港片影帝的天下
但梁朝偉的尷尬,并非只是個人的成敗。正如當年他能夠崛起,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演技過人,兼容并蓄;另一方面得益于港片之勢。
80年代、90年代稱霸電影市場的是“兩周一成”,但梁朝偉主演的港產商業片不缺乏受眾,《花樣年華》這樣的文藝片則屢屢引發全網追捧。
《無間道》的成功,更是將梁朝偉的聲名推向另一個高峰,而《一代宗師》2次公映合計總票房3.86億元,也見證了梁朝偉融入國產商業大片后的 票房號召力。
到這里,一切還在掌控之中。就在這時,兩個突如其來的變化,直接將梁朝偉推到了困境之中。
第一,國產商業大片崛起,內地市場風向轉變。
2017年之前的春節檔,電影市場還是周星馳成龍這些港片老將的天下,但從2018年春節檔開始,主旋律電影《紅海行動》逆襲一眾喜劇片成為票房霸主。
征戰2019年春節檔的《新喜劇之王》票房失敗,成龍新片接連失手,標志著在內地市場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兩周一成”都開始失靈了。
港星,已然失去了對市場的統治力。梁朝偉,又如何自外于潮流之外?
第二,港片剩余競爭力集中體現在了警匪類型。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最近幾年,能沖擊10億人民幣級票房的港片,幾乎全都是港產警匪片,加上幾張港片老臉的排列組合,包括今年暑期檔的《怒火重案》。
而對于已經不年輕,在硬橋硬馬的警匪類型并無優勢的梁朝偉來說,一旦連這抹港片余光都照不到,就更加時不我予。
口碑下滑,港片萎靡,一代影帝的“喪氣”
困境之下,唯有突圍。加盟漫威新片,顯然正是梁朝偉選擇的突圍路徑。
然而《一代宗師》里趙本山說話:做羹要講究火候。火候不到,眾口難調,火候過了,事情就焦。
選片也是這樣。
單說《尚氣》,到底有沒有出現有明顯爭議的情節?所有觀眾一致認為:確實沒有。
正好相反,片中大量出現的中文,甚至令人感受到漫威對中國市場無處不在的討好。
再說梁朝偉為什么選擇《尚氣》?
他先后兩次回應過。一是說自己只知道漫威是想找他出演個反派角色,不知道演誰。他覺得這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機會,所以就接下了。
后來在接受另一個采訪時,他說得知自己的角色是個“失敗的父親”時非常抗拒,因為勾起了他被渣爹拋棄的舊時回憶,但導演親自上門拜訪,并向他詳細剖析角色,讓他感受到角色的“層次感”,最終決定出演。
所以對于梁朝偉來說,影片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可能因為年齡的原因,年齡大了就想嘗試走出舒適圈。”
而單從表演結果看,梁朝偉演技和個人魅力依然沒得說。
曾就職于《電影雙周刊》的某影評人看過之后寫下評論,認為梁朝偉表演精湛、讓角色很有層次感,并且是整部電影的主角,如果是為了梁朝偉去看的觀眾肯定不會失望。
國外媒體也是好評一片。
《Slashfilm》影評人Hoai-Tran Bui特地提到,在梁朝偉的加持下,《尚氣》得到拔高。
《Slant》雜志更是不客氣地說,除了梁朝偉之外,《尚氣》不行……
還有評論提到,文武可能是漫威宇宙至今層次最豐富的反派角色。
僅從曝光的片段看,梁朝偉的演技魅力也的確得到了充分釋放。
但演技出眾,并不足以化解影片的爭議,影片改編后沒有爭議片段,也依然無法化解網友的質疑。
在梁朝偉的理解中,他只是演出了又一個角色而已,在他的眼中,只有表演,這樣的表演經歷,和他拍吳宇森《喋血街頭》時,對表演不滿意,在家哭了三天。
拍王家衛《阿飛正傳》時,對表演不滿意,回家就拖地,一邊拖一邊哭,整整哭了一個禮拜的情況并無太大的不同。
然而對觀眾來說,這差別可太大了。
劉嘉玲說他是個戲癡,確實如此。可是只對戲執迷,也是另一種一葉障目。
若是港片依然繁盛,梁朝偉會急于往外突圍,接演漫威大片嗎?未必。
然而港片已然如此,向外突圍,風險與收益,必然一并承擔。
其實縱觀華語影壇,演員的興衰史往往就是港片的興衰史。
除了個別生命力超級頑強的劉德華古天樂等演員,又恰好與港產警匪片珠聯璧合,港片黃金時代的巨星們,在港片衰落后,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會有所起伏。
這種衰落是必然,某種程度上也是好事,它標志華語電影新一代的力量已經涌到了臺前。
梁朝偉的兩鬢明顯長出了白頭發,額頭和眼角也長出了皺紋。曾經的男神終究開始老去了。
華語影壇這個舞臺,終歸是拳怕少壯。
而拍爛片一旦成習慣,再好的演員,也會有不可逆的傷害。
面對外界對他“晚節不保”的議論,梁朝偉曾說過他知道自己“年紀大了,不需要那么重地看問題。”
但在內心深處,我不相信身為戲癡的梁朝偉已經失去了對好電影的執迷。只是時光奔流,不舍晝夜。轉眼間,昔日經典都變成昨夜往事,還會有起死回生的必殺技嗎?
無論如何,在最好的年紀,他的天賦與時代沒有互相辜負,套用一代宗師的臺詞,最好的時間遇到港片,是梁朝偉的運氣,可惜港片沒有時間了。
不是說,作為戲癡的梁朝偉,接演好萊塢大片就是錯,問題是,電影江湖,比的不僅是功夫,還有想法。而這一次,只想著怎么演戲的梁朝偉,輸在了想法。
未來還能翻盤嗎?把一代宗師的一句臺詞送給梁朝偉:“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