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
從影片開頭韋一航家瑣碎的日常細節,到片中角色的人生百態,真實二字貫穿始終。
韓延描繪生活化場景的功力很好,每個角色之間建立起的有機聯系讓人覺得舒適自在。
這回的《小紅花》,固然也需要催淚,但明顯能感受到導演的克制。至少,催淚的元素變豐富了,大段家庭生活細節的描述,父母的犧牲和少年的成長,親患關系讓人動容;樂觀的少女感化叛逆的少年,進而轉變成清澈的少年守護絕望的少女。
難以到達的未來和令人掙扎的當下,真摯的感情也十分動人;還有所謂“病友群“的病友們,以及那個獨自帶著小女兒辛苦看病的老父親,那些比起多少經過加工的主角們更接近真實抗癌群體的群像描繪,雖然著墨不多,也鮮活的讓人心酸。
另一方面,大多數的煽情戲,都有明顯的前后照應,這也是《小紅花》做的較為用心的地方。父母得知韋一航為了攢錢旅游不惜當新藥志愿者之后的吵架戲,兒子所說的每一句話,甚至是一腳把墊桌子的紙巾踢出的動作,在前戲中都做了充分的鋪墊。
馬小遠為了向韋一航道歉喝下的“不共戴天”,變成了韋一航向馬小遠表達決心的“義無反顧”。還有影片最后平行時空的想象,里面出現的每個想象中的美好,都與此前不經意的一些敘述和鏡頭逐一對照。
我認為影片有兩個重要節點,以此為界,劃分了男主打開心扉的幾個階段:
愛情線上男主和女主和解(雨夜醉酒剖白戲);
親情線上男主和父親和解(假發店樓下落淚戲)。
先說說和女主的愛情線。
影片前半部分叛逆內向的男主和小太陽一般的女主你來我往打打鬧鬧,小年輕談戀愛輕松愉快又養眼。
愉快到讓你快要忘記本片的題材了——抗癌。
即使是影片最輕快的部分,疾病的陰影依然橫亙在觀眾和主角的心里。
這個定時炸彈般的不可預測因素,讓前半部分歡樂的劇情,都朦朧的罩著一層悲哀的面紗。
第一次讓我覺得鼻子有些酸的地方,是男女主角跳廣場舞,體驗老年生活的情結。
“那一刻,我體會到當一個正常人的快樂。
和他們一樣老去,不再是件遙不可及的事。”
男主角內心深處是如此希望當一個拋卻病痛的正常人,卻不斷被病痛提醒自己與他人的特殊之處。
而這也成為了男主酒后向女主傾吐自己的那個雨夜主要話題。
“我怕我剛把我的真心掏出來,我就死了。
電影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幾個鏡頭:
首先是韋一航的頭發,在開頭的一段,韋一航的頭發是長到遮住眼睛的,發梢在眼睛的下面,頭發甚至會遮住黑眼球。
到了醉酒的那場戲之后,韋一航的頭發短了點,不再遮眼睛了,雖然還是有點長,但在眼睛上方,能完整的看到眼睛了。后面就是剃頭然后長出的新的頭發。我不清楚這里是有意的設計還是無意的體現。但這里確實是一個很奇妙的點。
第二個是最后那群羊。呼應的應該是前面“羊很合群,做上標記就不會認不清了”和韋一航對馬小元說的“如果在人群里我找不到你了,你就舉起這朵小紅花我一下子就能找到你”
可能有些人覺得韋一航轉變的有點快,但二刷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韋一航的轉變是在馬小遠復發后陪馬小遠一起剃頭。其實我覺得之前韋一航一直留著很長的劉海是把自我和世界隔絕的一種外在的表現。
不管是喪,不交朋友還是“要不要看看我的腫瘤切片”的打招呼方式,都是因為不愿積極的直面這個世界。
馬小遠帶給韋一航的不僅是“愛情”,還有“愛”,更重要的是感受愛和學會去愛的能力。那朵小紅花也不止單單是一個獎勵,更代表的是愛和積極方面傳遞。其實不止馬小遠,包括吳曉昧和韋一航的爸爸媽媽,都在慢慢引導韋一航
愛,不僅讓人有了軟肋,更讓人有了盔甲。從韋一航剃頭那里,韋一航就下定決心要和馬小遠一起面對世界,面對病魔,更擁抱世界的愛和美。
曾帶給慫慫的韋一航快樂和愛的女孩倒下了,韋一航意識到自己要站起來,這次要換自己去鼓勵馬小遠了。
在馬小遠走后,韋一航找到了自己的那片湖,那個平行世界沒有病痛沒有悲傷,馬小遠和韋一航快樂的生活。而這個世界,韋一航帶著馬小遠的愛,父母的愛,學會去愛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有病痛,有悲傷,但也有愛,有希望,有未來。
餐桌前的爭吵全劇給我感觸最深的反而是這一場戲,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共鳴”當韋一航看到父母省吃儉用、偷干專車之后,內心的情緒隨著父親的指責噴涌出來這是一種愧疚、懊惱、不甘心、難過混雜的情緒。正是因為父母太愛自己了,所以這份沉甸甸的愛在癌癥患者韋一航看來,他無以回報,現在的他沒法談生活、沒法說未來,卻一點一點剝奪父母生活的權利。
為了治病,父母不能享受自己生活;為了省錢,家中的家具再沒有換過,這些韋一航都看在心里,但是他做不到,他沒辦法和正常人一樣學習、工作、掙大錢。于是他嘶吼,他憤怒,他用冷言冷語來回應父母,甚至認為如果父母不再管他,他或許也沒有這樣大的壓力。
事實上都是用來掩飾自己的無力感和內心的愧疚,就好像最開始用自己拽拽地態度面對這個世界一樣。
但其實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為了孩子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生活、金錢...實際上這種行為也確實會讓那些懂事的孩子,白白承受遠不該現在承受的壓力。就好像“等我老了,我就指望你了”“我就喜歡旅游,你一定要帶上爸爸媽媽出去玩哦”
這種復雜情感的交織,在那場戲中表現的太好了!不管是夾菜時地用勁、還是和韋江那一巴掌、又或者是結束后父親過來送藥的畫面。那種家庭沖突里包含的愛,太令人感動了!我們總是將我們最壞的一面暴露給家人,也全是因為我們相信,這一面他們可以包容。
這個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溫情的故事,夠“中國”也夠真實。我看采訪易烊千璽說普通人是最難演的,因為生活化的戲,只要你一嬌柔做作,立馬就可以看出來是否符合現實。
所以小紅花好的地方,就好在親情線的真摯與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