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推的《奇跡笨小孩》,讓群眾淚流滿面的——泥潭里的人都是“傻孩子”。
《奇跡笨小孩》由文牧野導演、寧浩導演、易烊千璽主演,王傳君、詠梅、田雨、王寧等主演,開拍以來備受公眾期待。
影片主要由二十歲熱血青年景浩(易烊千璽飾)帶領先天性心臟病妹妹景彤(陳哈琳飾)來到深圳生活。 為了挽救妹妹的病,景浩需要盡快籌集高額的手術費。
他開著一家修手機的小店,偶然他得到了一個快速賺錢的方法。 雖然有風險,但為了盡快湊齊手術費,他只能接受。 但是現實給了他很多打擊,不僅方法不可能,生活也變得更加困難。
但是,要想在這個城市生活下去,景浩只能另謀他,他選擇了一條沒有人支持的路。
《奇跡》從這里開始。
由于資金不足,發給員工的工資很低,只能找到“奇怪”的員工。 耳聾的中年婦女,為娶媳婦找工作的網癮男子,進酒吧的追風少年,坐輪椅的鐘表匠,為正義出拳沒人進監獄的男人,和景浩熟悉的磨牙工。
他們是有著不同目的、不同經驗、不同故事的兼職者,為了生存,他們組成了這個小團隊。 在經歷了各種矛盾、紛爭之后,自己的真誠和善良讓他們走在一起,堅持了下來。
為了正常運營現場,景浩挑起大梁,負起責任,做到了常人達不到的地步。 在這個過程中,他在身體和心理上受到了各種各樣的傷害。 但是,就像那句話一樣,只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彈奏時間的絕唱。
!--110-->
因此,他收獲了一群“戰友”,他們共同奮斗讓團隊得以成功運轉完成任務。“笨小孩”最終創造了不可能的奇跡,團隊里的每個人都有了最好的結局。他們也無一不詮釋著那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劇情大概就說這些。
影片上映后,目前第一波口碑也已經出爐。
總體來說很不錯,不少觀眾都表示“從頭哭到尾,片尾曲我都還在哭”“把一個普通人的掙扎表現得如流水又感同身受”“非常溫暖又讓人感動的一部電影,也是目前看過的這么些部電影里我流淚次數最多的一部。”
有人評價這部電影有點像《幸福來敲門》,但是比《幸福來敲門》更虐心,就好像看著看著,不自覺自身也融入了這部電影。
影片目前豆瓣評分7.4分,還有不斷上漲的趨勢。我看完這部影片也被深深地震撼,平凡中有苦有甜,有堅持也會有“奇跡”。
不得不說,文牧野的節奏把握得太精準了,沒一點浪費。
他的指導能力,從《我不是藥神》就足以看得出來。而且據介紹,文導在開拍之前還耗盡心力尋找合適場景,選擇與劇本相符合的年代場地,對各種細節一一確認,在拍攝時對于每一句臺詞認真推敲。這些準備工作為這部電影的高質量產出作了充分的準備。
同時,易烊千璽作為兼具實力與人氣的優秀演員,有自己的演戲經驗與能力,演技也多次得到了電影界的認可,是廣受大眾期待的實力派青年熒幕演員,他在影片中對一些細節把握得很好,和其他演員一樣,他們對這部電影的成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電影方面就講到這里,整體還不錯。
笨小孩創造了奇跡,逆轉了命運,這就是最好的結局。
但電影是電影,生活是生活,電影里這群人的命運是坎坷的,但同時他們也是幸運的,他們有著不同他人的非凡經歷,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的完美結局。而生活中,或許會有很多人物原型,他們可能沒那么幸運。
有的經歷了眾多挫折仍未改變命運,有的早已被生活打壓的為了生存蹉跎,有的或許經歷了更多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難,有的直到最后也只是貧困潦倒,沒能得到一個完美結局。這就是現實,他們不被人知道,但他們確切的存在。
即使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這樣平凡普通的,我們還是會有很多“笨小孩”的出現讓這個世界大有不同,讓奇跡一個個被創造。
演員黃渤,在從事演員行業時并不受大眾支持,他的形象問題也給他增添了困難,他曾遭到社會毒打,世人冷眼,但他并不因此放棄,而是選擇適應現實的同時為了自己的目標付出一切,從不放棄,苦心人,天不負,最終斬下影帝大獎。
相聲演員岳云鵬,最窮的時候只能穿姐姐的衣服,住牛棚;最慘的時候,做服務員時因為算錯賬被客人劈頭蓋臉罵了兩三個小時;最難的時候,幾乎整個德云社的人都希望他離開,第一次上臺還被觀眾哄下場……但他沒有放棄自己也沒有向生活妥協,經過多年的努力,終究成為了德云社的“臺柱子”。
還有演員張譯,在這個看顏值的圈子,他作為實力演員并沒有獲得很大關注,但他并未止步于此消沉下去。從龍套開始摸爬滾打數十年,中途曾受到過常人無法想象的艱難處境,也被不少人“勸退”,但好在他堅持下來,獲得了屬于自己的完美結局。
《奇跡·笨小孩》就是想要激勵我們風雨兼程,奮斗拼搏。
即使開始不被人看好,過程很艱辛,結局看不到希望,但為了我們的目標,為了我們的完美結局,我們還是要堅持下來,生活會有轉機的。就像我們所說的“時間這位偉大的魔術師,從不辜負對拼搏者的允諾,從不吝嗇對奮斗者的褒獎”。
愿每一個善良的你都能被生活善待,如果老天沒給你一個好的開始,說明他相信你是一個能者,他希望你可以涅槃重生,他認為你有改變命運的能力。所以如果你對此感到不滿就對了,因為“不滿是向上的車輪”,堅持下去,努力奮斗,他會給你一個好的結局。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