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在第31屆金雞頒獎典禮現場上,鄧超與馮小剛的一次擁抱,意味著這一段長達11年的恩怨落下句號。
鄧超,圈內當紅男星;馮小剛,圈內知名導演。本應是合作共贏的關系,為何會有長達11年的恩怨呢?這中間的故事讓人唏噓不已。
一、新人演員與大導演的“初次相識”
馮小剛,內地資深導演。
馮小剛開始從一個小美工跌入影視圈,在一眾貴人,尤其是王朔的幫助下,一步步走上編劇,最終坐上知名資深導演的位置。并導演拍攝了《沒完沒了》、《大腕》等幾部口碑和票房都很出色的電影,一時引領了內地商業電影熱潮。
有起就有落,1997年馮小剛導演的《甲方乙方》使他一戰成名,步入了實力導演的行列,而2006年導演《夜宴》卻票房慘淡,馮小剛的名聲和地位在此刻遭受到了質疑。
在這個當口,馮小剛籌拍新題材戰爭片電影《集結號》,認識了當時的新人演員鄧超。
鄧超,內地知名演員。
鄧超,中戲畢業,在進入演藝圈后,憑借《少年天子》、《天下第一》等電視劇走紅,2005年的一部名為《幸福像花兒一樣紅》的文工類題材電視劇更是讓鄧超順利轉型的同時,與他人生伴侶孫儷相遇,也讓他進入了馮小剛的視野。2006年,鄧超與大導演馮小剛第一次正式接觸并合作,然而此次合作,兩人卻結下不小的“梁子”。
二、電影《集結號》的產生
前面說到馮小剛導演電影《夜宴》票房慘淡,名聲和地位陷入困境,急需一部新作來挽回自己的實力導演的位置。
而好友張國立在此時雪中送炭,拿來了一份在《小說月報》上看到的小說《官司》,薄薄的三頁紙,風格卻與之前的許多軍事題材作品風格迥然不同,推薦給了馮小剛。
故事情節:一位叫谷子地的連長帶領戰士們打仗,在經過四個小時的浴血奮戰后,戰士們都不幸犧牲,唯獨谷子地一人存活。
如此壯舉,應當得到褒獎,可戰后軍隊并未將死去的戰士列為烈士,為討回公道,連長谷子地歷經艱難險阻,勢要找到戰士們的遺體。
馮小剛看完后,大受感動,產生了要將這個故事改編成電影的想法并且付諸行動。邀請劉恒、張藝謀等一眾名導編劇的共同討論,最后,敲定出了新電影的劇本《集結號》。
電影籌備除了劇本細節的的敲定,馮小剛還特意請來優秀的錄音師、剪輯師、音樂指導,與電影特效制作公司合作。劇組的幕后工作人員確定,接下來就是演員的選角了。
三、演員與導演長達11年的恩怨
馮小剛首次執導戰爭片,選角十分小心翼翼,再三考慮。
一開始馮小剛想找葛優之類的資深演員,但由于各方資本的碰撞,最終要求馮小剛從內地當紅藝人中選角。首先是確定了男主張涵予,其次在選擇男二時,馮小剛一開始意屬黃曉明,無耐檔期無緣。此時,鄧超進入了馮小剛的視野,有流量,又有演技,于是邀請鄧超出演電影《集結號》。
此時鄧超剛答應導演高希希,出演電視劇《甜蜜蜜》,也應下了電影《集結號》的出演。
馮小剛擔心鄧超在兩個劇組中間來回奔波,影響電影拍攝質量,意圖放棄鄧超,再選過其他人選,最后因為各方勸說,定下鄧超作為《集結號》男二。
前面說到鄧超接下新劇《甜蜜蜜》與孫儷情場甜蜜,于是在《集結號》拍攝完進入宣傳期間,劇組奔波各地宣傳新片,組內多個演員幾乎站站都到的情況下,鄧超卻跑去了《甜蜜蜜》劇組與孫儷“甜蜜蜜”,這也成為馮小剛后續在MTV盛典的發火的導火索。
而2007年鄧超在MTV盛典的發言更是將馮小剛的怒火點燃了。
2007年,馮小剛攜劇組在MTV盛典出現,意圖宣傳電影《集結號》,而鄧超卻在臺上公開示愛孫儷,一瞬間,所有記者的注意力都從電影《集結號》的宣傳轉到了鄧超和孫儷的戀情。鄧超一看形勢不對,轉口說回電影《集結號》。
馮小剛怒言:“我覺得沒必要浪費時間,因為沒有人對電影感興趣,只對私生活感興趣,我們在這也是浪費時間,抱歉”帶劇組轉身離去。
電影《集結號》雖然紅極一時,卻也成為馮小剛和鄧超的關系破裂的象征。
2008年大眾百花獎頒獎禮上,《集結號》一舉拿下當晚四項大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最佳男配,以及最佳故事片。在頒獎現場連線上,馮小剛只問最佳男主獎獲得者張涵予,對鄧超只有一句淡淡的恭喜。
在那之后,馮小剛與鄧超再未有過合作。甚至于在2015年的圣誕節期間,鄧超執導的電影《惡棍天使》與馮小剛的《鋼炮兒》強勢對上。甚至在某博主微博吐槽《惡棍天使》爛片下點贊,隨后鄧超發微博回懟。對于這一事件,后面雙方均持說法揭過,馮小剛說是手機操作失誤,鄧超說是假新聞。當時具體情況我們現在也難以再明斷。
四、鄧超與馮小剛關系迎來“回暖”?
2017年9月16日,在第31屆金雞頒獎典禮現場上,鄧超憑借《烈日灼心》拿下金雞獎最佳男主,起身領獎時,同坐現場的馮小剛拍下鄧超肩膀,擁抱祝賀,意味著這一段長達11年的恩怨迎來“回暖”。
鄧超與馮小剛之前種種恩怨因為這一個擁抱當眾煙消云散。
五、結語
現在的鄧超,事業上接連一部部電影、綜藝爆火不斷,家庭上與孫儷和諧美滿。而馮小剛也成為人人皆知的名導,兩人都在圈內一帆風順,風頭盛起。
兩人無需誰倚靠誰,但是若能一起合作,也一定會使雙方受益良多。
人們常講,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與其說鄧超與馮小剛是結怨,不如說是當時產生了利益沖突。
與其無休止的斗爭,不如化干戈為玉帛,以和為貴。
十幾年光陰過去,現今的馮小剛,已經是根根白發,而鄧超也已是沉穩的中年模樣。
時間帶走他們的容顏,帶走他們的恩怨,也帶來了他們的“握手言和”,與自己,也與他們說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