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電視劇《人世間》雖然已經播完,但它的熱度依舊不散。毫無疑問,這是國內最近幾年難得一見的一部好劇,走心的劇情,優質的演員,還有梁曉聲茅盾文學獎作品所呈現出來的滿滿的年代感,都讓億萬中國觀眾流連忘返,沉醉不已。
不過,再好的劇也很難做到十全十美,這部劇也不例外,從《人世間》的整個故事情節來說,本劇最少有兩個地方存在肉眼可見的硬傷,違背了基本的常理,甚至會讓觀眾覺得太假和不真實。雖然說小說都是虛構出來的故事,但如果虛構背離了起碼的常理,就會成為小說的硬傷。電視劇也是這樣。畢竟,藝術雖然要高于生活,但也要做到源于生活,否則,就會像一座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那《人世間》這部劇的兩處情節上的硬傷在哪里呢?
首先,第一個硬傷在故事的開端。駱士賓強奸鄭娟,導致后者誕下了一個孩子,也就是后來周秉昆的大兒子周楠。而駱士賓在水自流的建議下,準備給鄭娟和她的孩子承擔撫養費。但考慮到鄭娟恨他入骨,不敢自己親手把撫養費交給鄭娟,于是找了一個連人都不認識的周秉昆做這個送錢的“中間人”。于是,關于周秉昆和鄭娟的愛情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應該說這個故事設定非常的不合理,即便駱士賓覺得自己送錢不太好,也不至于找一個自己認都不認識的陌生人做這個“中間人”。而且這個“中間人”還是個男人。為了解除鄭娟的戒備之心,駱士賓找一個自己認識的女性去做這個“中間人”,不是更好嗎?這樣做,既可解除鄭娟的戒備之心,自己也能掌握更好的控制權。這部劇所有的故事,幾乎都是由此產生的,而偏偏這個故事的開端,卻有違常理,讓人覺得很假,的確有點欠考慮。
第二個情節上的硬傷無疑是周秉昆夫婦大公無私地把自己名下的房子無償送給無房可住的于虹。一套房子,即便是故事發生了那個年代,也得好幾十萬。況且,他們自己家也是普通的市民,并不是腰纏萬貫的大老板。一套那么貴重的房子,一個是真敢賣慘張嘴要,一個是真敢大公無私地給,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它的“假”。于虹沒房子住,家里困難,周秉昆出于友情,完全可以免費讓他租住,根本沒必要把房子的產權也給她吧。再說,于虹一貫是個老實、憨厚且善解人意的女人,不可能這樣舔著臉地向鄭娟要房子。這個故事設定比駱士賓找“中間人”還假。
以上兩處,無疑是《人世間》這部劇在細節處理上的硬傷。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