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戰爭片似乎一夜之間與國際接軌,無論是技術還是敘事,都大有與好萊塢大制作一爭高下的勢頭。
20年的《八佰》,18年的《紅海行動》,17年的《戰狼2》都成為了當年的票房領頭羊,引人矚目。
不過每當這類電影上映的時候,總有影迷會想起2007年馮小剛導演的一部戰爭片,而且都是會用這個句式:這部電影再好看,它能有 《集結號》 敢拍?
的確,14年來,《集結號》似乎成了一種圖騰,開啟了國產戰爭片的大制作時代,但也屬于另類,像它這樣敢于質疑歷史的電影再也沒有出現過。
1948年初冬,國共戰爭進入后期。國民黨軍隊雖然節節敗退,但依靠先進的武器裝備,還是有不少頑固不化的人。
中原野戰軍第二師第139團第9連第三營的所有士兵,在華東,的戰場上面對著國民軍,戰爭一觸即發。
第九連長谷子地,想投降國軍,但他派出的先頭部隊在調查時遇到了國軍的伏擊。
我軍雖在九連戰士的頑強抵抗下取得了勝利,但傷亡極其慘重,全連由117人銳減至46人。
尤其是當谷子地親眼目睹教官全身炸成兩截,命令部下殺死一名投降的敵人時,這件事也為后來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九連雖然拔掉了敵人據點,英勇作戰,應該是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因為谷子地先殺了俘虜,然后讓手下私分搶俘虜的衣服,整個九連變成了團預備隊,而谷子地,作為領隊,被判了三天禁閉,記大過。
但是更大的危險還在后面。由于全團急需調動,九連被派往前方要塞與敵作戰。
簡單來說,九連已經成了破兵。沒有團部吹響的集結號,哪怕死一個士兵,谷子地也不能讓他的人撤退。
果然,在敵人一次又一次的強勢進攻下,九連的人數越來越少,戰士們死時的慘狀越來越恐怖。
最終,除了谷子地,9家公司全部壯烈犧牲
讓人猝不及防的是,谷子地被我軍發現時,是穿著國軍軍裝被俘的,這不僅讓他難以證明自己是戰斗英雄,創下了輝煌戰績,更關鍵的是,他甚至無法證明自己是我軍士兵。
幸運的是,在醫院休養期間,他被炮兵連長趙二斗,選中,重新應征入伍。
甚至在后來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谷子地救了踩到地雷差點失去一條腿的趙二斗,成了后者的救命恩人,但他失去了一只眼睛。
idisoft.cn/ttandbaijia_090e46de2d043171907084e713f45f5a.jpg-qsy.jpg">一晃多年過去,谷子地雖然有趙二斗的庇佑,可以生活得安逸閑適。但他心中一直有兩個心結無法打開。
一個是自己的身份始終沒得到證明,地方官員甚至懷疑他曾被國軍俘虜,成為降兵。幸而不久后,軍隊的檔案部門終于找到他原來的番號,承認了他英雄的身份。
可谷子地最大的心病,卻是九連那四十七名英勇犧牲的戰友,只是作為失蹤者處理,無法得到烈士身份的認可。
為此,谷子地在隨后幾年間,不斷在當年據守的煤窯上挖掘,希望用戰友們當年的骸骨,還他們以清白公道。
影片最后,自然沒有讓這番奇跡出現在谷子地的鐵鏟下,而是用一場水利修建工程,最終神跡般讓人們發現這四十七具骸骨,并以崇高的軍隊禮儀,對他們給予榮勛。
《集結號》能讓無數影迷們不斷提及,甚至拉踩如今質量尚且不錯的國產戰爭片,究其根源其實在于兩點,一個是在戰爭場面的慘烈程度及真實臨場感上,另一個則是片中宛如《秋菊打官司》般的真摯故事。
本片在結構上,基本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前半部分谷子地率領九連戰士和國軍對壘的戰爭場面,后半部分則是他不斷溯源這段戰場上的須臾經歷。
而就在前半部分的戰爭片段中,導演馮小剛展現出國產戰爭片中前所未有的傷亡景觀。
任泉飾演的指導員還未來得及沖鋒,便被炸彈擊中,身體斷成兩截,血肉模糊之際,口中還涌出暗紅色的血液。
廖凡飾演的排長,拿起燃燒瓶準備對付坦克,卻被敵軍擊中,汽油瞬間灑落全身,導致他被烈火焚身,慘叫不已。
而王寶強飾演的狙擊手,在被子彈擊中數次之后,依然抱著炸藥包臥在坦克下面,從而將其徹底摧毀。
這些斷臂殘肢交織成的戰爭地獄,四周充滿著手榴彈的轟炸和子彈的穿梭,很難不讓人膽戰心驚。
而這些寫實畫面,和上世紀傳統的國產戰爭片有著巨大的差別。
在李俊的《大決戰》系列,亦或者成蔭、湯曉丹的《南征北戰》中,戰爭主要以人海戰術來表現,更為戲劇性的,則是我軍將士在作戰層面的颯爽英姿。
即使在《戰狼2》、《紅海行動》這些影片中,也很難看到可以將戰爭與地獄化作等同。
此為一。
第二個讓影迷們津津樂道之處,則是谷子地及九連士兵們的身份問題。
不管是谷子地猶有投降國軍的嫌疑,還是九連四十七名士兵的失蹤結論,實際上都是身份被遮蔽后,該如何面對的問題。
這不禁讓人想到如今排名影史第一位的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片中,蒂姆·羅賓斯飾演的銀行家安迪,被指控殺害了妻子及其情人,并被判處終生監禁。
雖然,安迪一直想要為之勝訴,可由于證據不足,無法獲得法庭的再次審理。
而當他終于從某位牢犯中得知,他所犯下的罪案其實是由另一位謀殺慣犯所為后,他以為終于可以水落石出,獲得法庭的赦免。
然而其結果卻是無人在意,安迪注定得在監獄中度過一生。這也是為什么他最終選擇越獄,甚至偷天換日,將監獄長的黑錢置換成自己的晚年養老金。
對于安迪來說,他和谷子地一樣在乎名譽,所以他才千方百計地想要從明面上證明自己的清白。
可當這一切失敗后,名譽已經成為極具諷刺的存在,個人的自由才是最終的救贖。
但《集結號》中的谷子地與之不同,其實早在自己從醫院中蘇醒之后,他已然是個自由人,甚至可以拿到我軍饋贈的錢糧,回家度日。
谷子地之所以選擇不斷“折騰”,通過上訴、挖煤和尋訪,不斷為那逝去的戰友們證明身份,使失蹤變為犧牲,將無名轉為烈士,在乎的就是那份公權力所認可的個人價值。
因為他們不單單是為了自己而戰而犧牲,更是為了這個國家和軍隊義無反顧。相比于安迪的個人自由,谷子地更在乎集體榮譽。
然而這表明《集結號》是一部偉光正、高大全的影片嗎?
并非如此,谷子地能夠義無反顧地為戰友們挽回聲譽,根源或許在于他想要贖罪。
當年,若不是他為解一時之恨,擊斃俘虜,將整個連陷入無紀律的惡名中,這支創下英勇戰績的部隊不可能會被留下來斷后。
加上谷子地在耳聾之后,沒有聽排長的勸告,及時撤退,才造成最后的全連覆沒。
所以,谷子地有多執著,他的內心便有多愧疚。他如同一個帶著無形腳鐐的懺悔者,用四十七名戰友的榮譽折磨著自己的一生。
在這個看似講述戰爭的影片中,竟然透露出一種悲憫的宗教救贖感。
不過,這部如今的經典,從開始萌生創作,到最后拍攝殺青,可謂是困難連連。
《集結號》的故事,來源于楊金元發表在《小說月報》上的短篇作品《官司》,而后者其實也是作者從一篇軍官為死去戰友恢復榮譽的新聞報道中,獲得的啟發。
后來,《官司》這篇小說被張國立瞧上,打算拍攝成電視劇,并請好友馮小剛前來參謀。不料馮小剛同樣看中這部小說,并萌生更為濃厚的改編興趣,不惜冒著與好友“搶劇本”的決心也要拍這部作品。
最終的結果是張國立忍痛割愛,這也是為什么本片最后,會出現感謝張國立的字幕。
隨后,馮小剛便請來編劇劉恒以此創作劇本,洋洋灑灑寫出了8萬多字。
接著,馮小剛便拿著劇本和老東家華誼兄弟商量,打算拍攝這部戰爭巨作,而主角他依舊準備選用老搭檔葛優。
不過,在經過一番試戲之后,葛優那深入人心的喜劇形象,和谷子地那粗糲且苦大仇深的形象差別太大,這讓葛優主動作出了拒演的選擇,馮小剛一時之間犯了難。
這時候,為馮小剛跑了多年龍套的張涵予,天天在其跟前軟磨硬泡,想要飾演谷子地,甚至可以為此一分錢片酬都不要。
一開始,馮小剛還不太能拿得準,然而當張涵予扮上角色妝容,用厚重且粗糲的質感詮釋谷子地時,大家都知道,這次的選角對味兒了。
不過,除了這些人事的變動,對于本片考驗最大的,其實還是拍攝現場出現的各種狀況。
為了營造冰天雪地的戰斗現場,劇組在等了數月都沒下雪的情況下,只能選擇拖來10噸化肥進行“人工造雪”,這直接導致大量演員中毒,上吐下瀉,進了醫院。
而由于拍攝地在嚴寒的東北地區,不少演員在拍戲時,身體都被凍結,毫無感知力。女演員湯嬿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時間,很少喝水,甚至用上了尿不濕。
伴隨現場的多變狀況和人員的頻繁變動的,還有制作成本的不斷追加。原先華誼兄弟投資了4000萬,可到后來成本追加到了8000萬。
幸而這些磨難沒有讓本片被扼殺,而是茁壯誕生,甚至未映先火,被央視的《新聞聯播》用長達一分多鐘的篇幅進行宣傳報道,這一影響程度直到今日,也沒有影片可堪比擬。
《集結號》不但墻內開花墻內香,墻外也對它追捧不斷。
英國《泰晤士報》曾評價2008年100部最優秀的影片時,將其列為第五名,甚至說到:這是繼《拯救大兵瑞恩》以來,最優秀、最感人的戰爭史詩。
而演員張涵予,也憑借此片終于被世人所知,成為多項大獎的影帝。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無法忘記《集結號》帶來的震撼和反思,它讓我們知道國產戰爭片中不但有《戰狼2》這樣的爆款,更有它這樣的精品存在。
惟其如此,國產電影才可搖曳生姿,毫不單一。
. END .
【文| 南野文】
【編輯| 小龍】
關注@柴叔帶你看電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周潤發作配,他風頭曾蓋過了李連杰,今58歲為何只能吃老本?
“國民妹妹”張子楓獻出熒屏初吻上熱搜,她會成為下一個章子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