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廣東有一部粵劇電影在映,但只有兩個影院放映,且場次極少。張險峰跨越了半個城市買了張上午十點場的票,影廳里只有零星幾個中老年觀眾,他的腦海中突然就冒出了一個念頭:“我想拍一部年輕人會看的電影。”
當年輕人遇到戲曲電影
戲曲電影的衰落,已經持續了幾十年。張險峰知道,想讓年輕人走進電影院看戲曲電影并不容易。
和以往戲曲電影不同,《白蛇傳·情》在視效上有巨大突破,不再拘泥于舞臺或者布景,而是運用了大量具有中國水墨氣質的特效來呈現場景,是我國第一部4K全景聲戲曲電影。
其中最受年輕人喜愛的,還是“水漫金山”的橋段。當看到“真實”的巨浪撲面而來,似乎只會出現在災難片中的特效出現在了戲曲電影中,讓觀眾們大受震撼。
“水漫金山”
但像《白蛇傳·情》這樣的特效“大場面”,在戲曲電影中還是第一次出現。據導演張險峰透露,全片特效是由國內外三地團隊共同完成的。“這部戲花在特效上的成本占全片一半以上。”
作為中國經典IP的《白蛇傳》有過諸多版本,但核心都是體現白素貞如何為愛付出,為愛犧牲的。過去觀眾會被這種不求回報的愛情觀所打動,但在當下的價值觀中,白素貞看起來就未免有些“戀愛腦”。
反倒是清醒的小青更被觀眾喜愛,從豆瓣熱評第一的內容就能看出,小青更符合當下觀眾所接受的價值觀。
戲劇需要電影
《定軍山》的拍攝過程
在這兩部戲中,費穆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將電影的寫實和戲曲的寫意相結合。比如用布景取代舞臺,為保證電影節奏刪減戲份等等。這些改編技巧,一直被沿用至今。
戲曲電影落寞后,行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可能是人才供給的不足。
“電影行業的從業者有很多,戲曲舞臺導演的從業者也很多,但是既懂電影手段也懂戲曲技巧的復合型人才不超過千人,甚至不超過百人。”竹日說。
所以,當下的戲曲電影行業,會出現很多“臨危受命”的情況。導演也許懂電影鏡頭但對戲曲是陌生的,反之懂戲曲但對電影是茫然的。
“因為很難完全對口,戲曲電影導演出身很少能拍戲曲電影的,好多學生畢業就轉行了。藝術家也得吃飯,先養活自己更重要。”竹日告訴我們。
隨著電影崛起和戲曲的落寞,這兩種藝術形式在傳播關系的強弱上,進行了對調。電影由被同化的那方,變成了主體。戲曲開始作為一種元素或調料放入電影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