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魔力始于城市的封閉。
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宣布封城。湖北以外的人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訂電影票的網友就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通知:
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檔影片相繼退出春節檔,所有撤檔影片均可無條件全數退款。
對于普通人來說,無非是春節消遣。然而,對于電影人來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壞消息。
在電影制作人對這一消息做出反應之前,徐崢已經打出了他的“第三板斧”。影片對這第三板斧的反應不亞于聽說電影院倒閉了。
讓我們先來看看徐崢的兩把短柄斧。
第一板斧:對賭。
《港囧》名譽掃地后,觀眾對《囧媽》的熱情一落千丈。
從預售情況來看,《唐探3》穩坐頭把交椅,遙遙領先。《囧媽》 《姜子牙》雖然排在第二第三,但是預售情況只有《唐探3》小數點的一半。
可能對票房不利早有預期,于是徐崢開心傳媒于2019年11月7日與橫店影業簽訂對賭協議。(對賭協議詳情,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橫店影業作為擔保人拿到了《囧媽》的十年獨家發行權,保底票房24億。無論票房能否達到對賭協議的24億,都需要支付快樂傳媒至少6億的保底發行價和1.5億的預算和發行費用。
比較一下,《泰囧》票房是12.67億,《港囧》是16.13億。國內票房超過20億的電影不超過20部。
所以徐崢導演到底是哪里來的底氣, 《囧媽》 可以保底24億呢?
橫店傻嗎?當然不是。
假設《囧媽》能拿到10億票房,減去1.5億的宣傳發行和6億的保底,還是能賺2.5億。
《囧媽》的拍攝費用是2 . 17億,沒有宣發費用。如果簽了賭約,保底盈利6億,盈利3.8億。如果不賭,自己公布,利潤能比這個高嗎?
真的不一定。
于是第一板斧落下,歡喜傳媒才放下心來。
但是誰也沒想到會有疫情。1月18日,在武漢萬家宴會的橫幅被移除之前,情況突然變得緊急,媒體批評聚集人群的危險。徐崢覺得勢頭不好,于是果斷犧牲了第二板斧:提檔!
1月20日,徐崢微博官方宣布《囧媽》從大年初一開始推廣。
年三十上午8點。
徐崢的操作引發了連鎖反應,《熊出沒》《奪冠》也緊跟宣布提檔,無數影院人員因為大年三十還要加班而憤懣不已,私下默默問候了徐崢N多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提檔也是徒勞。
1月23日,影院被強制停業,迎來了最慘淡的時刻。因不可抗力因素,保底協議在雙方確認后失效。就在全體電影人還在為2020的電影事業默哀祈禱的時候,徐崢果斷祭出了第三板斧:網播!
當然不是免費網播,《囧媽》賣給了字節跳動,最少6.3億。
看,兜兜轉轉,徐老板還是拿到了心目中的理想價格。不能去影院的網友們歡呼雀躍,可是業內人士卻憤怒了。
1月24日,浙江電影行業2萬余名從業人員聯名,如果歡喜傳媒執意網播,從此以后,浙江省電影行業對歡喜傳媒及徐崢——
“予以一定程度上的抵制。”
上下滑動查看 ↓
要不然說文化人用詞就是有學問呢。你敢網播,我就抵制。但是抵制到什么程度呢?一定程度。
為什么要抵制呢?
因為影院和出品方是利益相關天然捆綁,院線默認自己是優先發行且獨家渠道,所以才會心甘情愿自發投入宣傳。
現在人家給你叫賣兜售,為影片打響了知名度,也預留了排片空間,結果你轉頭就把影片賣給了別人,那大家以后還怎么愉快地玩耍呢?
更何況電影院被迫停業,也在蒙受損失,也是指望重新開業的時候,觀眾們能買票回來看電影,如果都網播了,那萬一很快就能開門營業,電影院里還放什么呢?
所以一定要抵制,但是還不能堅決完全抵制。畢竟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但是也要拿出態度,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有了浙江電影行業的官方態度,18線導演畢志飛終于找到機會代表全體電影人,第一個出來狂噴徐崢,叫囂著讓他滾出電影圈。
畢導拿到了2020年1月的“BB King”,但是他擋不住歡喜傳媒的股價飆升43%。于是在電影人萬馬齊喑的1月,徐崢帶領歡喜傳媒賺了個盆滿缽滿,名利雙收 一騎絕塵。
只不過,從口碑來看,豆瓣5.9分,《囧媽》確實很尷尬。
不過完全可以換個角度,把它當成真人出演的卡通片,這樣就能解釋:
為什么男主能在零下幾十度的車廂外一整晚不戴帽子都沒被凍死;四十多的男主帶著七十左右的老媽,竟然能神奇地躲過棕熊的獵殺……
當你覺得這一切匪夷所思的時候,想一想永遠有主角光環罩體的“光頭強”,你就能恍然大悟了:哦,原來這是一部真人版的《熊出沒》。
很明顯,徐崢是一位非常精明的電影商人,但真的不是一個虔誠的電影人。
絕大部分電影人都沒有徐崢這么幸運。
2020年6月5日,停業130天的湖北某影城,為了自救,干起了大排檔。
這是全國影視行業的困境縮影,早在4月份,就已經有5328家影視公司宣布倒閉了。
更令人震驚的消息,6月10日凌晨,博納影業副總黃巍墜亡,年僅52歲。
消息傳來,電影人紛紛哀悼。
賈樟柯在微博悼念:“行業之悲。”并強烈呼吁復工復產。
陸川也同時發文稱:“心痛,為黃兄,亦為行業”。
其實疫情之前,不止博納,整個影視業都困局已久。
從小崔揭發陰陽合同,到范爺補繳了天價漏稅,到華誼兄弟的王中軍賣畫救市,在黃巍墜亡之前,王中軍還以2.2億賣掉了香港的豪宅。
華誼市值從上市之初的400億,跌到只剩100億,還因為連續虧損,被退市警告。面對連年的虧損,王中軍曾表示,為了公司的安全,他什么都可以賣掉。
華誼如此,博納也不好過。如果說2020年1月,影視業還是萬馬齊喑,那么到了6月,就只剩了哀鴻一片。
此情此景,真讓人想起杰克馬的一句名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
真讓他說對了。因為僅僅過了一個月,7月17日,國家電影局官網發布了2020年1號通知:
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一時間,業內人士奔走相告,紛紛感慨“苦盡甘來”。“龍標”在朋友圈霸屏,配文大多是這句話:它終于回來了!
發這條朋友圈的人,一定是激動的心,顫抖的手,眼淚止不住地流……
燃爆影院的第一部影片是《八佰》。
四行倉庫之戰是松湖戰役中國軍的謝幕之戰,國軍主力撤離上海,留下了420人苦守四行倉庫。為壯聲勢,指揮官謝晉元對記者謊稱自己有“八佰勇士”。
松湖會戰是抗戰史上極為慘烈的潰敗。然而“八佰勇士”的留守,表明了軍人們誓死守衛一城民眾的決心,他們以420人之力,與兵力懸殊的敵軍抵抗了四天四夜。
這是一部賺足了觀眾眼淚的主旋律電影,甚至意外地契合了電影人的心情:不管剩下幾個電影人,也誓與行業共存亡。
在正式上映的第5天,《八佰》票房破10億,這一成績單,使《八佰》被稱為“救市之作”。不僅救了華誼,也救了全國影院。
不僅如此,《八佰》一路高歌猛進,最終以31億總票房超越《我不是藥神》,躍居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的第9位。
隨著疫情被有效控制,各地有序復產復工,人們也終于迎來了國慶小長假。從賀歲檔等到國慶檔,電影人終于苦盡甘來。
《我和我的家鄉》以17.26億、《姜子牙》以13.24億,分別拿下了票房冠亞軍。
值得一提的是《奪冠》。
內地電影人沒有幾個敢像徐崢一樣,冒天下之大不韙地耍出第三板斧,陳可辛作為香港導演,更不會那樣做。
《奪冠》票房沒能過10億,還是讓人遺憾的。很多觀眾表示有點亂,但其實陳可辛是有點冤的,因為成片剪出來,已經與導演想表達的內容有了很大差距。作為陳可辛第一部體育題材電影,能在妥協中保留到這種程度,已經不容易了。
國慶檔之后,同樣主旋律的戰爭片《金剛川》再一次震撼人心;
吳彥祖不再靠顏值,扮起《除暴》里窮兇極惡的歹徒,竟然讓人不寒而栗;
《拆彈專家2》兩大影帝精彩對決,令人淚目;
《送你一朵小花》,意外成為音樂人趙英俊微博下最多的一句留言……
認真講故事,和認真做音樂一樣,都值得尊重。
時間過得真快。這句話很俗,但是,真的,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了2021年的春節檔。
堅挺了一年的《唐探3》終于要來了,雖然宣發的歌曲被網友調侃為“想你錢的365天”,但是預售已經破6億,這才是真正的一騎絕塵。
《你好,李煥英》預售也已經過億,成為春節檔第二部預售票房破億的影片。
賈玲在這部影片里深情地懷念了母親,全片有笑點有淚點,沈騰和張小斐的加盟,也成為全片的演技和笑料擔當,也是十分令人期待。
《人潮洶涌》雖然沒穿越,但是玩起了身份互換。
劉天王為了這部片,還專門開通了第一個社交賬號,兩條視頻就收獲了千萬粉絲,被盛贊“頂流30年”。
肖央離“小蘋果”越來越遠,離大屏幕越來越近,會寫歌會催眠還會演戲,總能有驚喜。
《刺殺小說家》,據說視效、音效等后期制作的規模和難度都堪稱巔峰級挑戰,成為全球極少數入選“IMAX特制拍攝”項目的影片之一,所以一定要去IMAX才能感受到最佳效果。
制作團隊用了兩年半時間制作特效,證實了他們是一群“永遠為電影而奮斗的熱血少年”。喜歡雷佳音、郭京飛、楊冪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一定有人像我一樣,是專程去看于和偉的。
如果前面四部都不合胃口,還有陳坤周迅的《侍神令》、《熊出沒·狂野大陸》和《新神榜·哪吒重生》,總有一部適合你。
從1993年中國電影大爆發,到現在已經28年。
電影作為意識形態的重要表達,是文化輸出的最好途徑。國家已經在盡量避免外來文化的輸入,這28年里,中國電影也越來越多元化,票房也屢攀新高。
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642.66億,2020年雖然因為疫情停擺半年,收入仍有200億,超過北美成為全球第一。
電影行業的興起,也帶動了無數相關產業。雖然中國電影的工業化仍在探索,但是中國觀眾自身的觀影水平和審視標準已經逐漸確立,沒有扎實的故事,再精美的制作也難以打動人心。
電影高端領域的優秀人才,仍然稀缺。整個電影制作的每一環,從開發、拍攝、后期到放映,仍然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生態。
電影人,任重且道遠。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
熬過明天確實不容易。
但是人間值得。
-END-
本文作者 | 藍橙&琦大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