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個端午期間最有希望的作品是彭于晏和張艾嘉合作的《熱帶往事》然而從目前的票房表現或者觀眾口碑來看,這部劇無疑是撲街的
上映6天,只拿到5777萬票房,貓眼預測本片最終票房成績不會超過1億。以《熱帶往事》目前的情況來看,排片比例和上座率都很低,依靠后續票房顯然不太可能。
如此低迷的票房,對于一部以《壞猴子72變計劃》為噱頭的電影來說,實在令人失望。畢竟這個計劃的前三部作品,《繡春刀2》,《我不是藥神》,《受益人》,口碑都不錯,但是在第四部,《熱帶往事》就翻盤了。
一部充滿噱頭,被觀眾看重質量的電影,是不夠出彩的。該怪誰?
口碑兩極分化,只怪彭于晏票房號召力差?
首先,這部電影的主演是彭于晏,
作為一名實力演員,彭于晏除了肌肉,演技和票房號召力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更早的時候,他和張涵予合作了《湄公河行動》,最后拿到了11.86億的票房。后來,他在《緊急救援》年再次與林超賢合作,票房成績也達到了4.85億。與姜文合作的《邪不壓正》票房也達到了5.83億。
!--107-->
在彭于晏以往的作品中,還嫌少有哪一部作品像《熱帶往事》撲街的這么嚴重。
拋開觀眾對電影的兩極評價,彭于晏在《熱帶往事》中飾演的王學明其實很容易讓觀眾有代入感。首先他為角色減重32斤,整個人看起來消瘦了不少。
而為了王學明這一角色,彭于晏專門學習安裝和修空調的技能,也在電影拍攝結束之后專業到可以從事這一行業。再加上服化道的加持,彭于晏飾演的王學明可以說入木三分。
雖然這部影片沒有在國內得到認可,但是卻進入了戛納的新增“特別展映”單元。
與《熱帶往事》十分相似的另外兩部電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以及《南方車站的聚會》,都在戛納電影節上有出色的表現。尤其是胡歌主演的《南方車站的聚會》,更是入圍主競賽單元。
很顯然這一類的電影,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從目前國內電影市場的環境來看,觀眾已經不再是單純只看重演員陣容,而是更注重作品的質量。這也是為何類似《我的姐姐》這樣的作品,能夠依賴口碑而出圈,但是陣容強勁的《真三國無雙》卻只能下線的原因。
《熱帶往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故事不夠出彩,與彭于晏的票房號召力并沒有直接的關系。
沒有新意的故事,說不清楚的人物動機
《熱帶往事》這部電影是導演溫仕培取材自真實的事件,故事的細節他已經記不清楚,但是只記得肇事司機逃逸之后,不停的去窺探死者的家屬,并與之產生了聯系。溫仕培說他記得那個情緒,于是在這種情緒的擴充之下,就有了如今的《熱帶往事》。
情緒的表達很寬泛,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理解,或許這也正是《熱帶往事》給觀眾帶來的割裂感的原因所在。畢竟這部影片由4位編劇整合,最終才有了《熱帶往事》這部成片。
從故事上來看,觀眾很難感受到溫仕培口中的這種情緒。
《熱帶往事》將故事設定在1997年的廣州,王學明在夜晚開車回家時,因為看到了一頭牛臥在馬路中央,他不得不調轉方向,結果一不留神撞到了人。
下意識逃跑的王學明放心不下,回過頭來試探被撞的傷者,結果發現對方已經死了,于是他便拋尸,并拿走了死者身上的鑰匙。
幾天時間過去,梁太張貼尋人啟事,王學明懷疑自己殺害的就是梁太的丈夫,于是借口上門修理空調,打聽這個家的情況。
張艾嘉飾演的梁太與彭于晏飾演的王學明站在一起時,那種曖昧不清的關系,讓觀眾第1次感受到了溫仕培口中的情緒。
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王學明逐漸信任對方,告訴了梁太事情的真相,但是梁太告訴王學明,老梁是被槍打死的。于是王學明展開了對老梁的調查,并得到各種線索,但很快他就被殺手盯上。
最終王學明戰勝了殺手,殺手被判處死刑,而他則服刑8年。
故事并不復雜,沒有太多的新意,但是這類題材的作品套路都是十分相似的,想要拍出新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能講的清故事,理的清邏輯,也一樣可以得到觀眾中肯的評價。但是這樣簡單的故事卻被導演拍得十分復雜。
來來回回的插敘和倒敘讓故事變得七零八碎,即便是角色各種回憶穿插,但是依舊沒有講清楚故事,反而漏洞百出。
雖然劇集一開場老梁就已經死了,但是他依舊是貫穿著這部電影的一個重要人物。老梁和梁太之間的感情不和,究竟是為何,如果梁太兒子的死真與老梁有關系,那么老梁的動機又是什么?
還有讓觀眾看到最后也無法理解的人物動機,比如殺手為何前期隱忍,但是后期卻毫無顧忌的濫殺。而王學明拿到的一袋子錢除了知道是高利貸之外,也沒有給出明確的交代,這筆錢出現在老梁身上的原因是什么。
殺手的轉變也很是突然,觀眾不明所以。但是劇集得過且過,只需要讓殺手做一個工具人即可。
但在《熱帶往事》中還有連工具人都不如的章宇,雖然他是《熱帶往事》在未映之前備受觀眾期待的一位演員,但是在影片中他全程出場不過5分鐘,只唱了兩次歌就結束。角色設定太浮于表面,觀眾理解無能。
沒有新意的故事,加上說不清的人物動機,都成了《熱帶往事》撲街的根源。
視聽滿分,也別忘了劇情的重要性
不過,《熱帶往事》也并不能夠算得上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從觀眾給出6.6的評分就能夠看得出來,這部影片依舊是口碑兩極化。而大部分認可這部電影的觀眾,都是將注意力放在了電影的畫面和視聽效果上。
不得不說,溫仕培的確很會拍,可以把64歲的張艾嘉拍出風韻,也能夠將減重32斤的彭于晏拍出粗糲的美感。整部電影給觀眾的感受也是溫熱潮濕,個人風格十分鮮明。
而電影前期如此溫潤的基調,也與后期粗暴的畫面形成強烈的對比,完美的契合了《熱帶往事》的暗黑風格。就連構圖,美術等各個方面的細節,《熱帶往事》也做得相當到位。
單單是從這些來看,《熱帶往事》的確是端午檔期中為數不多的精品。不過,一部電影最重要的還是在劇本能否講好一個讓觀眾既有代入感,又能夠產生共鳴的故事。很顯然,《熱帶往事》沒有做到。
而與之非常相似的電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也一樣如此,僅拿到了6.9的評分,《南方車站的聚會》則相對更為出色一些,達到了7.4,但是與《熱帶往事》風格最為相似的《風平浪靜》卻僅僅只有6.2。
這類題材的作品本身在故事上把控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打磨劇本才是關鍵,而不是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視聽效果的呈現上。面子好看但李子很糟,一樣無法吸引觀眾。
可以說,這一次《熱帶往事》的撲街,更應該由編劇和導演來背鍋,而不是怪彭于晏等一眾主演表現不夠出彩。
關鍵詞: 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