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你不舒服的創傷,你愿意說嗎?”
徐崢在《十三邀》訪談里頭講,《囧媽》這個電影,是一種給大家對于親子關系作一個療愈的窗口時,主持人許知遠這么當頭一問。
當然,布局,題材,社會現實可能都決定了徐崢拍不出他的偶像亞歷山大·佩恩(AlexanderPayne)這樣的“囧電影”。
但是,《囧媽》依然不失是一個大家有機會“照鏡子”的電影。
導演的野心可能跟他吃的食物一樣很大,“這不是一個爆米花電影。”但至少是能通過張開的口子,窺探到一點內部的、平常會忽略或者刻意避免的部分。
你為什么要鍥而不舍地改造我
《囧媽》延續“囧”系列風格,也從男主角的中年危機切入——徐伊萬的老婆要跟他離婚:
徐伊萬最后要老婆把一盞臺燈拿走,“我幫你修好了。”
他覺得有心理優勢的,期待著老婆的感激。
誰知道老婆的回應是:“我告訴你,我從來沒有喜歡過這個臺燈。”
老公錯愕。
“這就是我們倆之間的問題。你心里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么,討厭什么,該怎么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么要鍥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這么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
留下老公繼續錯愕。
“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問題。你心里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他應該吃幾塊紅燒肉,臉上的肉是橫著長還是豎著長,什么時候要孩子,膀胱幾點鐘排水,你全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么要鍥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這么多年過去了,難道你沒有發現嗎,我并不是那個你想象中的兒子。”
·愛的掌控
為什么有的媽媽不自知地想要鍥而不舍地改造孩子?
·為了你而活
電影里徐伊萬母親有一句話,很耳熟,很刺耳:“我這一輩子就是為你而活著。”
心理學家榮格(CarlGustavJung)說過一個觀點,大意是:權力和愛,是一個天平的兩端,權力強的時候,愛就會低頭;愛抬頭的時候,權力就會慢慢地釋放。
劇情也印證了這個觀點。
徐伊萬的母親跟他說,很多次她都想放棄婚姻一走了之,“但我一看到你就舍不得了。有一次,你說‘媽媽,等我長大了保護你。’那一刻我就告訴自己,我這一輩子就是為你而活著。”
在這樣的情形中,母親容易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那么孩子一旦出現對自己權力的反抗,母親的“全世界”都崩塌了。
這個創傷是需要被修補的。
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會塑造一個人的重要部分。
很多年前,我的好朋友給我看了一張非常戲謔的照片。她同學的女兒,是個小學生,她有兩個興趣班同時在學,擊劍、彈鋼琴。
小朋友很喜歡擊劍,但對鋼琴表現出抗拒。
家長沒有同意停止學習,所以這張照片是:這個小女孩,每次彈鋼琴,都帶著她的擊劍頭盔。
我們當時看到照片的第一反應是大笑,后來就覺得心里有痛。這個背后是學鋼琴更加主流還是什么,我們也沒有深究。但是作為小時候被迫磨練過很多特長的一代人,我們很能體會小女孩的無力。
·力量背后的創傷
徐崢也談到過一個很類似的故事。他看一個視頻,講一個很小的小女孩打乒乓球。
“我覺得這個模式特別的中國人。中國人在這樣的一種隱忍里面,找到了一種驅動力,一種能量,這是痛苦所帶來的東西。”
“但是在那個背后,她心里面有一個創傷,這個創傷是需要被修補的。她這一關雖然過去了,但是在另外的一些方面,她會體現出一些不同的特質。或者由于她這次的隱忍,所帶來的連鎖反應,那個東西你讀解不到,那個傷口被藏起來了,有一天這個傷口被扒出來,她會流干她所有的眼淚,那個成功里面包含著創傷,這個創傷仍然是需要拿出來被撫慰的。”
陳正昕說,健康的母子/女關系,首先應該由母親放手。
《囧媽》上映前,徐崢已經在幾個節目中做過宣發,對于這樣一部母子公路片的來臨,觀眾是有準備的。
不過,賀歲電影遠沒有想象中的激烈。因為電影里的媽媽,是好溝通的。她在樹林里對兒子說:“我知道了,雖然你是我的兒子,但你也有你自己的人生啊,我管你管多了,對不起。”
現實生活中,我見過太多的不輕易放棄,或者不接受指摘的媽媽。這一聲“對不起”是很難的。
·一種逃離
有一個角度的逃離,也許是小孩可以幫助到母親的部分。
“子女要辨識出情感綁架。”
如何辨識呢?
陳正昕講,“如果母親對子女的獨立提出疑義,那就是她的問題了。她難受,得是她自己需要處理的。她需要知道,獨立,是人生的規律。”
然后,孩子應該學會溫柔地、堅定地拒絕。
“你喜歡這樣(被母親控制)嗎?你敢不敢把你的心里話告訴你的媽媽?”
“不敢不敢,絕對不敢。”
徐伊萬講“不敢”的時候,我一下子覺得情節不合理,要知道,他剛開始上火車的時候,可是大聲吼媽媽的——“誰讓你坐火車的?我說坐飛機啊……”這會有理了卻不敢跟媽媽說了?
也許晚輩是要維持一種孝順的人設的。
或者,愛有的時候不是那么理性地講道理能夠表達的。
“我們試圖通過一個電影或者一個旅程,完成一次大家的放手,彼此松弛一點。”徐崢說他自己很幸運,“電影幫助我尋找自己的傷口,面對自己的問題,在當中解決。哪怕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
對觀眾也是,大家有個機會去正視原生家庭的問題,然后放放松,怎么會比較舒適一點,就怎么來操作。比如,媽媽不管孩子心不累了,那就眼睛閉上一會;比如小孩不應付媽媽了人比較開心一點,那就裝沒聽見朝伊笑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