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的愛情故事往往更能吸引觀眾,超自然的元素更是令人心醉神迷。《暮光之城》從上映到現在已有10年之余,這部影視劇存在于每個人青春的記憶里。
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她曾說,“她寫作這個系列的作品,是源于自己的一個夢,夢境中一對青年男女坐在草地上、沐浴在陽光里幸福地談天,其中男孩是吸血鬼,女孩是人類”。
暮光作者是蒂芬妮梅爾,編劇羅森伯格,導演凱瑟琳全部為女性,此劇可謂是一部"半邊天“作品,女性執導的情愛作品總是張力十足,此劇的細膩的情感也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驚喜。
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此部劇圍繞的是一個叫福克斯的小鎮,這個小鎮四面環山且常年陰雨綿綿。森林茂密,郁郁蔥蔥的綠色植被充滿了這里的每一個角落。
關于吸血鬼的影視劇導演對于色彩的運用大都是陰暗的主色調,因為吸血鬼有著邪惡嗜血的天性,是黑暗和血腥的代表。暮光的導演大幅度運用綠色色調,給人一種滿眼生機的新意。
綠色象征著希望,青春以及生機盎然的新生命。觀眾很容易的就可以感覺到此劇滿屏的綠色映入眼簾,可見導演對綠色的重視。它幾乎形成了此片唯一的色調。但這一色調不乏味亦不單調。因為綠色通常帶給人生活的希望,也是愛情的希望。同時也象征著男主一家都是以素食為主的吸血鬼。觀眾對綠色的喜歡程度各不相同,但暮光之城的綠色調帶給我們的是視覺的享受,那一片片的綠仿佛能沁入觀眾的心脾,讓人心情愉悅。
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影片開頭,傍晚的神秘深林,隱藏在綠叢中男主愛德華的家,一眼望到邊的綠色草坪上的棒球比賽。整個小鎮被一片茂密的綠色環繞,貝拉將自己流放到了偏僻的福克斯小鎮上,在這里讓她與愛德華相遇并相愛。
影片中有兩次愛德華背著貝拉穿梭在森林中,這一幕讓人印象深刻,第一次的時候愛德華在這里對貝拉說出了自己是吸血鬼的真相,隨后愛德華背著貝拉奔向山頂,猶如一道閃電劃過了綠色的森林。一束陽光透過山頂灑落在浪漫的暮光森林,站在陽光下的愛德華閃閃發光。當貝拉和愛德華雙雙躺在草地上的時候,猶如墜落在這綠色森林中的精靈。或許是出于女性的細膩與專注,愛德華和貝拉相處的每個場景都猶如一副美麗的風景畫。畫中互相傾心的兩個人,在愛情與危險之間搖晃,男女主新鮮而刺激的愛情始于這片充滿希望的森林。
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二次貝拉應愛德華的邀約,帶著少女懵懂戀愛的心情,二人愉快地在森林中穿梭。這片綠色的森林鑒定了他們超越世俗的愛戀,他們在綠色的海洋中徜徉。這種美好穿梭的畫面永遠定格在了17歲。等待他們的,除了青澀美好的戀愛,還有危險的深淵。這種穿梭的畫面會讓人猛然想起電影《無極》那場穿越時空的奔跑,二者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鏡頭是組成電影最基本的語言。它會將人的情感和內心活動展現在觀眾的面前。即使是無聲的動作也會讓觀眾理解其中的意思。
影片中大量運用特寫鏡頭,將人物細膩的情感表達出來,同時也將愛德華對貝拉即隱忍又濃烈的愛凸顯在觀眾的眼前。
有關于男主角的真正身份,也用大量的鏡頭做了暗示,使得觀眾看到故事情節的發展,慢慢拼湊出其真正身份,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扣人心弦。
另外一個特寫鏡頭是愛德華從混混手中救出貝拉時,吸血鬼的本性被放大,愛德華那陰森又充滿暴戾的眼神通過鏡頭逼真地凸顯在觀眾面前。
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后期導演對男女主運用了大量的鏡頭的臉部表情特寫,大幅度夸張了人物角色的表情,毫不做作的表現出了各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不同時期的心情。
愛德華和貝拉的愛情線在福克斯小鎮穿越了一條時間線——暮色、新月、月食、以及破曉。
男女主從日夜交會的“暮色”開始相遇相戀,融入吸血鬼的世界無疑是充滿著誘惑的幸福,穿過“新月”的心碎和“月食”的神傷之后,面對情感決擇和生死殘酷的種族之戰,終于在“破曉”時分愛德華和貝拉走進了婚姻的殿堂。貝拉在生下女兒奄奄一息后又枯木逢春變成了吸血鬼,這條愛情線終于可以跨越時間一直相守下去。
作者斯蒂芬妮·梅爾說:
“偉大的愛情應該像小美人魚那樣,為了心愛的王子,不去考慮種族和結果等一切現實問題,在真愛面前,任何問題都無法阻擋真愛的腳步”。
此劇是一部另類大膽的愛情片,是在那片綠色的森林中跨越時間的愛,也是在無聲的鏡頭語言中穿越世俗的愛,影片以清新秀麗的色彩和鏡頭的名義宣言,男女主在最美好的年華相遇,他們愛的純粹,這樣的感情是純凈圣潔的。
劇照,圖片來源于網絡。
《暮光之城》系列是一部魔幻電影,其中融入了很多元素,最主要的還是愛情元素,這也是為什么觀眾對此部電影喜愛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