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年巨作人世間在各大平臺引發熱議,引起不同年齡段觀眾的喜愛。隨著人民的名義播出五周年,再次掀起了討論熱潮,不禁讓人紛紛回憶起那讓人眼前一亮的題材,劇情和過硬的演技。回看導演李路的作品,老大的幸福、山楂樹之戀、人民的名義、巡回檢查組、人世間等,都是充滿人情味的現實主義作品,即便是隨著時間流走逝去,他們也因其內涵的深度、厚度而被深深記住。
這些作品究竟有著什么樣的魅力?除了優秀的劇本和演員,最少不了的還是導演李路。李路出生于知識分子家庭,在東北長大生活,這片廣袤的黑土地承載著他對家鄉和人文的認識與眷戀。80年代,李路于吉林藝術學院導演系畢業,在電視臺做支援,一干就是十幾年,和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一樣,循規蹈矩按部就班。2007年,李路無意間看到了劇本老大的幸福,里面動人的情節吸引著她。
讓她下定決心將自己心目中的優秀劇本呈現出來。于是她毅然決然地將全部精力投入其中,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家庭而受到親朋好友的埋怨。2010年,老大的幸福播出,無數人為其中充滿生活真實感的親情故事而打動,陷入沉掂掂的思考當中。這部劇的成功讓李路看到了堅持夢想帶來的快樂,他辭去了工作,不顧別人的勸說和反對,踏入導演這條充滿艱辛和未知的道路。
2012年,李路拍攝完了電視劇版的山楂樹之戀,可惜劇本并沒有激起多大水花。李路為賣出這部作品,看著別人捏腳,自己就搬來小板凳坐在他旁邊講。他根本不在意這些面子工作,始終堅持著自己想要詮釋作品的內心,2017年,梁曉聲的原著小說人世間出版,故事以東北光字片地區一個周姓家庭三代人的人生歷程為切入點,展現了中國社會50年的發展過程和歲月滄桑巨變,傳遞著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精神。
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吹叫≌f的李路,為書中所刻畫的真實的圖景所感動,認為這是必須要拍攝出來的史詩巨作。中國改革開放后社會迅速發展,如何從一窮二白到現在的物質豐富,很多年輕人不知道甚至已經忘記了。李路正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決定用鏡頭、語言和人物塑造來向人們展示父輩、祖輩們辛苦奮斗的生活,從而記住這段不應該遺忘的歷史。人世間原著小說115萬多字。
橫跨50年歷史,這樣宏大的圖景對于編劇來說,改編是非常困難的。李路十分看重劇本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影視劇拍攝如同建造房子,前期的謀劃籌備往往比后期建設更為重要。李路在看了眾多作品后,選擇了文筆細膩、富有人生閱歷的王海鸰擔任編輯。李路身兼導演、制片人、出品人等多重身份,他為了將工作做到細致完善,即便嗓子講啞了,也要和他繼續聊。拍攝人世間期間。
全劇組會圍坐在一起討論自己對劇本的看法,李路就是從這些評價中不斷總結、調整劇本走向,除了劇本,在場景布置上他更是操碎了心。為了讓觀眾回到1969年的東北,置身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去,李路想用實景,奈何他帶領著劇組找遍東三省都很難找到貼近實景的場地。最終劇組在長春搭建了4萬平方米的大棚,用了7萬米的光燈線,棚里鋪的土,裝了幾十輛卡車,才完成場地的建設。
劇中的掛畫、道具、家具、服飾、收音機等都是經過嚴格的考核和確認后才用上的。在演員挑選上李路更是親力親為,絕不被資本束縛,什么關系戶、帶資進組通通沒門,李路的標準就是最合適,不計其他。除了相貌上的選擇,還要對演員本身有著清晰的認識,這個演員能不能挑得起大梁,自身是否具備應有的素養?最終李路選出了最為適合人世間的四梁八柱,四梁指的是辛柏青、宋佳、雷佳音和殷桃。
八柱指的是薩日娜、張凱麗、丁勇岱、宋春麗和于震。這些演員既要有個性鮮明的特點,還要保持作為普通百姓的質樸無華。在拍攝內容上,李路將每個鏡頭都刻畫得極富味道。有一場長白山老禿嶺的鏡頭需要爬二三十里路拍攝,當時雪下得很大,幾乎淹沒到腰部,各種器械、車輛很難上山。制片主動反復強調不可能完成,勸李路放棄,但是為了追求極佳的影視效果,他說什么都要去。
最后在當地政府的臨時清雪幫助下,劇組才得以拍到長白山一覽眾山小的美景。這個鏡頭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在這背后,李路和大家付出的辛苦和汗水要多得多。三年籌備一年拍攝,李路對人世間所親歷親為的辛勞,都是為了講好50年中國百姓的生活史,他將自己對于東北工人現實主義的情節融入其中,想要讓人們關注人,關注社會,關注時代的發展和變遷。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