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老是刷到各個版本的“潘金蓮”飾演者的對比視頻,其中只有張熙媛這名女演員不認識,于是查詢了一下資料,才知道最近有一部新版的《武松血戰獅子樓》在視頻網站上映了,并且很多人說張熙媛憑借這部電影“大火”了,于是閑暇之余就找了這部電影看了。
《武松血戰獅子樓》是3月7號播出的,丁海峰再次飾演武松,潘長江再次飾演武大郎,既然是以武松作為賣點,肯定就是大家最為熟知的那一段故事了,但是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覺得張熙媛飾演的潘金蓮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賣點。
先說一下這個海報,把電影的名字《武松血戰獅子樓》七個大字去掉,大家首先第一反應,心里會以為這是一部什么電影?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以為這是一部“風月片”吧。這也是現在許多網絡電影的慣用手法,劇情吸引力不夠性感美女來湊,先把人騙進去看了再說。
這種做法未免也太過于低俗了吧?已經屬于這類型影視工作者的節操問題了,一部名叫《武松血戰獅子樓》的電影,居然連一張武松的單獨海報都沒有,卻把一張潘金蓮的海報整的如此香艷,為什么不直接叫《新版潘金蓮》呢?
2016年播出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曾經引起過一場官司,全國潘氏宗親認為該影片有損潘氏名譽。因為《水滸傳》的傳播,潘金蓮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數百年來,潘金蓮一直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堪稱妖艷、淫蕩、狠毒的典型。
據中華書局出版的《清河縣志》第0781頁記載:潘金蓮乃是貝州潘知州的千金小姐、賢妻良母。源頭就是片中一句旁白:自宋朝到如今人們都把不正經的女人叫潘金蓮。
后來他們的起訴得到了海內外潘氏宗親的廣泛支持,潘氏宗親會借此機會,發起“為潘金蓮正名”行動,他們的初衷是要讓社會公眾知道潘金蓮的歷史真相,讓文藝名人、媒體不敢輕視潘氏宗族的力量,從今往后不敢再拿潘氏先人肆意炒作詆毀。
相信許多姓潘的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在一些場合與新朋友剛認識的時候,自我介紹說:我姓潘。然后有些人自以為很幽默地說:是潘金蓮的潘嗎?要么就是有人嘲笑說:你們潘家出了個名人叫潘金蓮。
然而這一類人永遠不會體會到別人的尷尬與氣憤,一句自以為是的玩笑話,其實已經深深地傷害了對方。這也是潘氏宗親會想要通過這場官司告訴公眾的:史上真實潘金蓮并非蕩婦??上У氖亲詈筮@起起訴被法院駁回了。
再說回這部電影,影片一開頭就是潘金蓮在揉面做燒餅,揉面揉得香汗淋漓,還特地給了一個汗流到胸前的特寫,身穿一件深V衣服,都快露出來了,差點就是“人肉饅頭”了。
門外有兩名男子看潘金蓮揉面看得直流口水,被剛好回家的武大郎看見了,上去一頓口頭教訓,結果自己卻被這兩名男子武力教訓了,然后潘金蓮聽見響聲走了出來。
兩名無賴說:把他打死了,你就可以另嫁他人了。潘金蓮說:你們拳腳不夠力呀,來,用這個!然后兩名無賴就這樣被嚇跑了。。。我不明白這段刻畫對潘金蓮的人設有什么意義,是想表達她處事不驚呢,還是對武大郎漠不關心呢?
然后就是第二天上街賣燒餅,武松打虎歸來了的劇情。在這里要夸一下潘長江,我覺得他是喜劇演員之中,為數不多出演正劇不讓人出戲的,2012年的那部電視劇版《武松》,我沒有看過不做評價,在這部電影中他的表演,完全沒有喜劇演員的痕跡,加上潘長江的身高也跟武大郎完美契合,所以這個角色他飾演的是真的挺好的。PS:歷史上的真實武大郎身高是180CM。
兄弟二人短暫寒暄之后,就帶武松回家吃飯了,然后武大郎給潘金蓮介紹弟弟武松。
潘金蓮就這么見了武松一面,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沒錯,是心動的感覺!眼睛就始終直勾勾地盯著武松看,實力演繹什么叫“一見武松誤終身”。
伺候完武大郎睡覺之后,一個人又跑去揉面,并且回憶了一下自己是怎么被人侮辱之后,下嫁給武大郎的過程,然后聽到房間外面有響聲,拿起搟面杖出來一看,原來是武松在“沖涼”。
然后就瞬間看呆了,看得手中搟面杖都掉落在地了,直接沖上去說:你身上濕了,我幫你擦干。然而卻被武松躲開了,并且無情地拒絕了。
然后就是交代了一下武松當差之后的畫面,來到了每個版本都有的名場面,打開窗戶偷看武松,然后撐窗棍掉下去砸到了西門慶,從此西門慶深深迷上了潘金蓮。
這里還有個細節,潘金蓮跟武松整理衣服的時候,把武松的褲子放在胸口,陶醉了20秒,手還在褲子上面輕輕撫摸。而另外一邊西門慶收買了知縣大人,調武松去外地辦事幾天。
接著就是潘金蓮做了大量的燒餅,要武大郎今天不賣完不許回來,故意支開他之后,為自己色誘武松制造機會,這一段的臺詞實在是太露骨了。
首先是言語挑逗,被武松推開了,然后又直接沖上去從背后緊緊抱住武松:叔叔連老虎都不怕,還會怕我嗎?結果又被推開了。
然后又從正面抱住武松,直接上去就是亂啃。
這一次直接被武松推倒在地,一頓臭罵:念你是我嫂嫂,再番忍讓,你竟如此不知廉恥。
此時武大郎回家了,潘金蓮卻說是武松非禮她,向大郎告狀,結果大郎相信武松為人,一直維護他,同時知縣大人派人來要他回衙門,調去外地出差了。武松走后,就是西門慶和潘金蓮的故事了。
之后的故事大家也就非常熟悉了,有名場面:“大郎,該吃藥了。”然后就是和王婆一起害死武大郎。
然而武松在途中遇見了一伙歹徒,最后被同行的捕快背后刺中一刀,殺光所有人之后,覺得事情不對,就趕回家了。我覺得丁海峰這一次飾演的武松,比20多年前的《水滸傳》武松,更加有氣勢,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飾演的更加好了,不得不說丁海峰飾演的武松,還真的就是所有人最認可的一版。
回到家中大郎已經死了,發現是被人下毒害死的,查明真相之后,直接在靈堂手刃了潘金蓮。這一段戲太過于敷衍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沒有拍出來,那就是在武松殺死潘金蓮時故意把她的衣服都撕壞了,制造出斗殺的場景,這樣他就不用因為殺了潘金蓮而被處死了,只會發配關邊。
影片最后就是武松血戰獅子樓,作為點題部分,這一段也是拍得非常一般,許多打斗場景連鋼絲都看得很清楚,唯一能看的也只有武松這張臉了。看完之后我就在想,拍這種電影到底有什么意義?這完全屬于是舊瓶舊裝,所有的劇情發展跟以前任何一個版本,沒有任何區別。
整部電影就只記住開場揉面流汗畫面了,也是這部電影宣傳最多的短視頻畫面。這完全屬于打著低俗的擦邊球,用香艷作為賣點的電影,并不是說小編我有多么正經,當年港片有許多“風月片”,我也看過不少,那是因為當年港產片有明確的電影分級制度,都是名正言順拍攝的,而這種呢?就是在挑戰某部門的底線。
影視行業發展到現在,特別是網絡電影,其實已經有許多低成本的電影要超出院線電影許多了,甚至有的許多網絡電影比院線電影票房分成都要高許多,如果一味地這樣投機取巧獲取熱度,用來提高觀看人數,這種行為就是影視業向上發展的最大絆腳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