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華濤執導,海清、童瑤、張頌文、馮紹峰主演的電視劇《心居》自從播出以來,人物命運就不斷發生反轉,比較典型的是馮紹峰飾演的施源,一直給人以文質彬彬、謙謙公子的印象,可是當他走投無路的時候,卻為了“不吃軟飯”的自尊心,背叛了妻子顧清俞,把觀眾氣得五雷轟頂。
無獨有偶,另一邊,馮曉琴的妹妹馮茜茜為了工作開始犯罪,主動幫情人顧昕的親戚套錢,富貴險中求。風曉琴的親兒子,名義上的弟弟馮大年,不經允許就來到顧家賴著不走,還撒潑耍賴,毫無自尊的行為,更是讓人心寒。從背叛妻子的施源到走上不歸路的馮茜茜,無事生非的顧大年,從這幾個人的身上,可以看到外來者在大城市的壓力和誘惑面前,惶然無措的失衡心態。
在《心居》里面顧家的幾個外來者,其實都有相同的特性。比如說海清飾演的馮曉琴,表面看來是獨立自主的現代女性,丈夫去世后拒絕公公的援手,靠送外賣延續生計,但是如果往深了剖析,她和施源其實都是堅持一顆沒必要的自尊心,她之前明明是靠著顧家在大城市立足,卻偏偏不肯承認這一點,手里只有三萬塊就去買房,大頭都要跟公公和大姑子借,說得好聽是自己買,實際上等同于跟顧家張嘴要。
更何況,她早早就把妹妹馮茜茜接到上海,一直吃住在顧家,和顧奶奶擠在一間小屋,馮茜茜住得雖然唯唯諾諾但骨子里還說不卑不亢心安理得,還說過有辦法誰愿意擠著住,卻沒想過顧家人的感受。
后來,顧大年也搬到顧家賴著不走,讓顧士宏直搖頭,“一個屋子里面,有三個姓馮的”。
正是因為馮曉琴這樣不甘心寄人籬下的心態,潛移默化的影響了茜茜和大年,讓他們也覺得必須在大城市立足證明自己。所以馮家三姐弟都是一樣,一面心安理得的享受著顧家的福利,一面不斷尋找著將來能夠靠自己努力搬出顧家揚眉吐氣的機會。
施源和馮茜茜同命相連,表現卻截然相反,他結婚后一直不肯用清俞的錢,但實際上媽媽的手術和愛夢的工作,全是拜清俞所賜,說好聽點是不愿意占便宜,難聽點就軟飯根本喂不飽他。他可能是在重遇清俞那一天被傷了自尊,潛意識就要爭回尊嚴,而他最終選擇了最錯誤的一種方式,幫競爭對手偷清俞的項目書,用偷襲的方式實現大丈夫的逆襲,可以想象,即便他贏得這次較量,獲得的也是一次可悲的勝利,因為他再也不可能得到一份如此真誠而又無私的愛情。
當上天關上一扇門,一定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可惜的是,施源又親手關上了這扇門,馮茜茜也是,他們并不是不懂得珍惜和感恩,只是太過于執著的追求一種虛無的自尊,所以在黑化的路上越走越遠。
《心居》現在已經接近尾聲,馮曉琴的不晚養老院漸有起色,施源、馮茜茜已經越陷越深,顧清俞和顧昕的婚姻很難全身而退,看這些因為房子問題而撕扯出的一地雞毛,生活中現實世界觀眾們也應該會有所感悟和啟發,一家人就要風雨同舟齊心協力,千萬別不要像施源和馮茜茜一樣,為了不該有的自尊和虛榮,鉆進不該鉆的牛角尖。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