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岳鄂王墓》
1973年,李小龍早已是名噪香港、好萊塢的巨星。然而,他卻在女友丁佩家中猝死,不少人為之惋惜。
20年后,他的兒子李國豪也即將成為好萊塢的功夫巨星。然而,在拍攝電影時,他被真槍(道具弄錯)射中身死道消。
對于李小龍的死,幾十年后,丁佩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可是,對于李國豪的死,很多人認為那是一場“陰謀”。
李小龍之死
1965年,李國豪出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后來隨著父親回到了香港,作為功夫巨星李小龍唯一的兒子,父親自然希望他繼承自己的衣缽。
因此,在李小龍的督促下,李國豪從小就開始練武,5歲的時候便可以踢斷木板。后來,因為李國豪經常在學校“秀肌肉”,李小龍頻頻被老師叫到了學校。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小龍對李國豪的教育才開始收斂。不過,出生在這樣的武術家庭,李小龍每天的一舉一動也在影響著李國豪。
當時,李國豪每天都會去看父親練武,自己的武術功底也在一天天提升,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李國豪很有可能成為“李小龍第二”。
可是,在李國豪八歲那年,一切都變了。
1973年,功夫巨星李小龍在女友丁佩的家中突然死亡。對于李小龍的死,經過尸體檢測,醫院給出的答案是:“腦水腫”。
然而,對于這個答案大多數人并不接受,直至四十多年后,李小龍的女友丁佩才說出了其中的真實原因。
原來,李小龍為了追求肌肉的完美,他經常會吃一些固醇類藥物,這類藥物屬于興奮劑,對神經和大腦都有刺激。
同時,為了加速肌肉的生長,他還經常會用電流來刺激自己的身體,而電流又會對大腦神經造成影響,這也是李小龍為何會經常頭痛的原因。
種種原因交織在一起,李小龍便在丁佩家中猝死了。
李國豪電影生涯
對于李國豪而言,父親是他一生的偶像,也是他一生想要超越的目標。因此,李小龍的突然去世,給他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那一年,李國豪只有8歲,他開始變得叛逆,經常會在學校與同學打架。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和學校也沒有辦法,無奈之下,李國豪被校方開除。
不久之后,他便隨著家人去了美國,并且移居洛杉磯。李小龍雖然去世了,但是李國豪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功夫明星夢”,長大后他便進入了波士頓埃馬遜卡列電影學校學習。
后來,在校方的推薦下,李國豪赴演技教室學習表演。在校期間,李國豪學習非常的努力,對于電影、電視劇的認知也提升了很多。
1985年,李國豪20歲,在這一年他正式踏入了演藝圈。
初入演藝圈,李國豪的第一部影視作品是《生活圈》,劇中他出演的是李小龍的替身。然而,對于“父親的標簽和光環”,李國豪總是難以接受。
因為這件事情,他在香港還鬧出過不小的風波,甚至還曾被陳惠敏當場扇過耳光。
1986年,D&B公司要拍攝一部《龍在江湖》,他們想讓李國豪出演劇中的男一號,男一號也算是李小龍的替身。
得知這個消息后,李國豪拒絕了,原因就是他不想活在父親的光環下。后來,導演于仁泰親自出馬,李國豪才答應進入劇組。
不過,在影片拍攝的過程中,李國豪卻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甚至也反對別人叫他的中文名字。
八十年代的香港雖然很混亂,但依然有不少的愛國人士,對于李國豪的這一行為,很多香港人為之失望。
除了《龍在江湖》的事情之外,李國海還鬧出過一件更大的新聞。
當時,有一家影視公司邀請李國豪拍攝兩部電影,并且開出了500萬的片酬,對于這個邀請,李國豪很高興。
可是,當制片方告知他:“你在劇中需要模仿李小龍”,聽到這個消息后,李國豪立刻就拒絕了,甚至還說:“我不是中國人,我是美國人”。
當時,陳惠敏也在現場。陳惠敏可是香港有名的大佬,曾經,香港拍攝的“黑道題材”的電影,第一手資料基本都是出自他手。
同時,陳惠敏與李小龍也是至交好友,兩人經常會在功夫上切磋一二。因此,當聽到李國豪的這番話后,他立刻給了李國豪兩巴掌。
隨后,陳惠敏還怒斥他說:“你要不是李小龍的兒子,別說五百萬,兩萬塊都沒人找你,你不模仿,難道讓別人一直模仿。”
最后,這兩部價值五百萬的電影邀請也泡湯了,陳惠敏對李國豪有一股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李國豪身死道消
經歷過這件事情之后,李國豪也成熟了很多,他開始逐漸接受父親的角色,演藝事業也開始快速發展。
1987年,李國豪在香港提名“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后,他便去了美國發展。
在隨后的幾年中,李國豪憑借著自己的演技,再加上父親的光環,迅速在好萊塢立足,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不過,正當他要大展拳腳時,卻突然出事了。
28歲之時,李國豪接拍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烏鴉》。據悉,這部電影的總投資高達1400萬,李國豪甚至將它視為自己的“發軔之作”。
在拍攝的過程中,李國豪對每一個動作都要求“完美”。可是,就在電影的拍攝即將接近尾聲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當時,李國豪有一個“槍戰”鏡頭,誰知使用的道具居然是“真槍”。結果可想而知,李國豪被實彈射中、流血不止,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不治身亡。
這一年,李國豪僅僅只有28歲,李小龍的悲劇在他的身上再度上演,一顆即將升起的新星瞬間落幕了。
對于李國豪的意外身亡,雖然媒體報道的是“道具誤傷”造成的,但是很多觀眾卻不接受這一解釋。在他們看來,李國豪的身亡更像是一種“陰謀”,類似于“李小龍猝死”的陰謀。
目前,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多年,無論是“誤傷論”,還是“陰謀論”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可惜了李小龍這一對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