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題材的影視劇,在我國是極為常見的,銀幕中作為兵哥哥角色形象出現的演員不計其數,而飾演過連長角色的演員也數不勝數。
只是讓觀眾記憶猶新的連長卻少之又少,不過在《霓虹燈下的哨兵》中宮子丕飾演的連長"魯大成"的角色形象,卻讓人難以忘懷。
在出演這個角色時,宮子丕已經44歲,已過不惑之年的他,跟劇中的很多年輕男演員相比,他不是最帥氣的,但作為名副其實的"老連長",他卻演繹成了令人念念不忘的經典。
不僅這部影片的影響很大,它的同名話劇的推出都曾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而且當年由話劇改編成電影時,也非常受重視,當時由于國產膠片還不穩定,因而特批了伊斯曼膠片。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是便是由當時南京前線話劇團的原班人馬演繹的,為了讓這批話劇演員更好的適應電影表演,導演還為他們還專門請來了著名影星白楊、秦怡、孫道臨等人,為他們講課和指導示范。
一部經典影片是很多人背后的默默付出,而當時影片在上海南京路實景拍攝時,上海市還史無前例的封鎖了南京路。
更令人為之動容的是,為了拍好南京路黎明的鏡頭,上影廠的照明工人在圖書館到西藏路3公里的地段上布燈。
可南京路上可謂是高樓林立,工人們從一樓到二十樓都要布置上燈,便因此把上影廠所有的燈都用上了,而為了配合拍攝這場場景,高樓的住戶們在此期間便沒有一家開燈的。
這樣的景象,估計在未來是再不回出現了,正因為掙紛專注、認真,以及全民的配合,我國早期的電影才成就了那么多經典影片,即便幾十年過去了,它的影響力都不曾消減。
而《霓虹燈下的哨兵》從上映起,到如今也整整過去了56年,半個多世紀的時光,依舊讓人時常想起,足見經典的魅力。
宮子丕在影片中飾演的連長魯大成,久經沙場,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員,他忠誠質樸,爽朗坦蕩,不過有時候會稍微顯得有點魯莽。
他是一位上戰場殺敵保衛祖國的熱血戰士,因而在最初接到守衛南京路的任務時,有點想不通,但在深刻體味到保衛大上海的重大意義后,他便一心一意地要完成好這份艱巨的任務。
其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鏡頭,老連長魯大成揮舞雙拳指揮連隊戰士唱歌,"向前,向前,向前——,齊步走!"
本來戰士們都好好端正著,不過連長卻高喊"齊步走!"隨著《霓虹燈下的哨兵》的風靡一時,他這位好八連的連長形象也隨之深入人心。
他曾創造了很多深受廣大官兵喜愛的藝術形象,多次立功受獎,他出演了很多經典的劇目,如:《白毛女》、《楊根思》、《抓壯丁》、《劉胡蘭》、《戰斗里成長》、《霓虹燈下的哨兵》等。
山東乳山隸屬威海是一個人杰地靈、人才輩出的地方,不僅宮子丕多才多藝,他的老鄉更是大名鼎鼎的著名作曲家于會泳。
他有真實的部隊生活,有真正的戰場經歷,因而在魯連長的塑造上,他在角色的個性化塑造上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表演不怕入俗,但怕不真,真實的表演才能引發共鳴,不過在《霓虹燈下的哨兵》搬上銀幕的過程也是極為曲折的。
正如他的角色形象一樣,性格火爆的他,并不能容忍一些莫須有的罪名,不肯屈服,不甘退讓,因而吃了不少苦頭。
他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他演繹的經典依舊在銀幕之上,在觀眾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