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粵明,出生于1974年,現年47歲。在《白夜追兇》的幫助下,潘在演藝道路上穩步前行,收獲了不少死忠的宜顏粉。
是的,這是宜顏粉。寶藏演員,買股份就不虧。
潘老師有良好的家庭氛圍。她從小學習書畫,做過記者,發表過文章,寫過劇本,堪稱多才多藝。
當我13歲的時候,我覺得我的名字很丑,所以我把我的名字改成了。在被送到中學后,包還擔任了電視臺兒童節目《七色光》的主持人。
大學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影視制作專業,畢業于某知名大學。
演藝之路也很長。小時候演過十幾部兒童劇,也演過《三國演義》,94版的吳景帝孫休這個角色。
小鮮肉時期,潘先生有很多代表作,也獲得過很多獎項。
比如《情不自禁》 《非常夏日》 《京華煙云》 《白蛇傳》 《紅衣坊》
以及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電影《藍色愛情》。
這部電影于2001年上映,由霍建起,執導,思蕪,編劇,潘粵明和袁泉,聯合主演,改編自作家方方的小說《行為藝術》
思蕪的妻子。當時為了省錢,他邀請妻子去當編劇。
關于霍建起, 大眾最熟悉的是著名的《那山那人那狗》。憑借這部影片,他一舉進入了中國電影的歷史。
其實從第一部《贏家》到《歌手》 《那山那人那狗》 《藍色愛情》 《生活秀》 《情人結》 《藍色愛情》,霍建起風格從一部電影到另一部電影幾乎都是一樣的,從來沒有穩定過。
尤其是0103010,一下子從原始質樸的鄉村躍入喧囂的現代都市。
idisoft.cn/ttandbaijia_3af035fe00a54d3446d210433774871d.jpg-qsy.jpg">這也是霍建起本人想要達到的一個效果:
“我早期的影片都是非常浪漫的、感覺是暖暖的,《贏家》里殘疾人的戀愛故事就是這樣,我覺得到了我這個年紀應該要深刻一點比較好,希望有表現冷峻現實、有一定震撼力的作品。”
這種震撼在《藍色愛情》得到了很好的表達和承載,影片實現了一種疏離浪漫,詩意冷峻的風格特征。
邰林,一位年輕的刑警(并且相當帥氣)。
他熱愛藝術,但沒有考上大學,只能走后門頂替了他老爸的職位——
當個警察。
藝術家和警察,這兩者也差得太多了吧?
“我一生都夢想做一個世人矚目的藝術家,然而有一天卻有人通知我說從今天起你就是一名警察了。”
邰林也是這么覺得的,所以他非常不爽,內心總是蠢蠢欲動,不甘心。
當上刑警的邰林很長時間都沒能適應這種角色。
看到血淋淋的兇案現場,他還是會惡心得直吐,被領導好一頓批。
一天黃昏,邰林路過橋頭,發現一名背影迷人、身材頎長的年輕女子正做跳河狀,于是他立馬沖了過去把女子救了下來。
“她的背影是那樣的雅致,散發著難以言說的清新,她喚起了我一種擁抱女人的欲望,我遲遲地不愿離開那里,覺得陷入在這樣的氣氛中有一種身心上的愉快。”
嘖嘖嘖,不得不說,邰林在英雄救美和社會責任心方面還是非常符合一個警察的身份的,只是這到底是良心驅使還是荷爾蒙驅使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被解救下來之后,這姑娘說:“我叫劉云,我的男友因為欺騙了我的感情,我結束了他的生命。”
好嘛,這救的還是個殺人犯,又立了一大功。
聽到這里,邰林立馬緊張了起來,把劉云帶回了警局,因為這個時候正好有消息傳來:一個人被殺了。
邰林急匆匆地把劉云鎖在了局子里,就狂奔去了案發現場,結果發現死的是個女性。
一夜之后,他返回警局,姑娘又一臉無辜地表示自己是個藝術家,這是她策劃的一場行為藝術,邰林是個參與者。
嘖嘖嘖,真夠作的。
不過劉云也有作的資本,因為夠漂亮。
好看到隨便吹個風就是風景。
飾演劉云的是袁泉,不得不說,角色很絕,渾然天成的神經質和疏離感,但凡換個人都能被吐沫星子淹死。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
“她是一個罩在任何表情下都生動的精靈,與其他無關。”
來感受下這前衛的chocker和窈窕的身材。
這大長腿。
這古靈精怪的長相。
絕了。
等到劉云解釋過后,邰林才反應過來:得,敢情您擱這溜我玩呢。
于是假裝生氣了起來(其實內心美滋滋),甚至還把劉云留下的電話號碼給撕了。
糾結了好幾天,內心那個煎熬啊。
不過還好,劉云主動打電話來約他出去玩,于是咱們矜持的邰刑警一步就從床上跳了起來,連蹦帶跳地過去了。
這樣的姑娘,誰不喜歡?只要能在一起,耍我,隨便耍。
邰林就這樣淪陷了。
同事灰馬聽說他喜歡上了個搞文藝的女孩,留下了八字箴言:“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你對一個熱戀中的人提什么“道路曲折”,那無疑相當于給油箱點火,給敢死隊員做沖鋒前的動員,只會讓他們燃起一種赴死般的豪邁之情,更加義無反顧地沖進愛里。
這個時候,普通人和愛情傳說中的情人并無二致。
自然而然地,邰林和劉云在一起了。
金童玉女,郎才女貌,天生一對,我這個妖怪也舉雙手贊成。
在交往的過程中,劉云提出要邰林幫她找一個人,馬白駒。
為女朋友找個人有什么難的,邰林立馬就答應下來了。
可是,他不知道的,正是這次尋找,讓他們的愛情和一樁二十年前的兇殺案聯系在了一起——
馬白駒是劉云的親生父親,也是個殺人兇手。
當年他和劉云的母親談戀愛,但被女方的父母反對,他們想把女兒嫁給一個刑警。
于是,在浴室中,馬白駒殺死了那個刑警。然后他潛逃了,一逃就是二十年,直到老了之后才返回家鄉。
劉云母親嫁給刑警時,已經懷有身孕,那個孩子就是劉云。
劉云一開始并不知道這個故事,不知道馬白駒是誰。慘案發生之后,劉云的母親就瘋了,住進了精神病院。她只是潛意識覺得這個人很重要,想要知道他是誰。
于是,這個愛情故事,逐漸變成了一個破案的故事。
發現事情真相的邰林被局里施加了壓力,領導讓他利用劉云抓到馬白駒。
“你一定要去查這這個案子。查,你會對不起自己的感情;不查,你會痛苦很久,痛苦的是你作為刑警的人格尊嚴。”
于是,我們見證了一個一開始看見血都會吐的半吊子刑警,一點一點地變成熟。
在這過程中,他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利用女友抓捕女友的父親,還不能讓她知道,這個任務并不輕松。
所以他哭著說:“這輩子不談戀愛,下輩子不當刑警。”
除了這條線,影片還有一條線,那就是劉云的話劇創作。
《藍色愛情》可以說是霍建起所有影片中敘事最為復雜的一部電影,敘事結構突破了單線敘事,發展為破案偵查和舞臺行為兩條線索。
前一條中,劉云是邰林的利用對象;后一條中,邰林是劉云藝術實驗的合作者。
劉云的情緒是通過莎翁式的心靈獨白方式呈現的。
在戲劇舞臺的光效下,劉云的獨白和奧菲麗亞式的獨白顯得無比地純潔、美麗與孤獨。
對藝術的癡迷,對愛情的懷疑,對母親病情的擔憂……這一切都讓劉云痛苦。
用袁泉飾演劉云一角的高明之處又出現了——
袁泉是一位極優秀的話劇演員,《琥珀》《電影之聲》《暗戀桃花源》《簡·愛》《活著》……
早在2007年,袁泉就入選了《中國話劇百年名人堂》,并把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最高獎拿了個遍。
《藍色愛情》這種“片中片”的方式,與《法國中尉的女人》、《卡門》和《人·鬼·情》《滑動門》等影片結構非常類似,兩條敘事線彼此交織,互相支持解釋。
劉云在舞臺上的話劇表演是影片的抽象哲理線索,不僅具有同步提示現實情節進展的作用,還承擔了解釋劇情和點明影片主題的作用。
比如劉云說:“這個世界就是人的一件藝術品,每個人都是藝術家,每一天都能寫進藝術史。我們永遠互相配合,彼此生活在對方的藝術作品之中。我們最終要說的是,謝謝合作。”
“可行為是過程不是結果,我們永遠無法逃避最后的結果。”
這些語句很好地對應了影片的情節設置和主題——尋找。
這尋找是尋找馬白駒,尋找父親,尋找愛情,尋找真相,同時也是尋找這個過程本身。最后可能什么都沒找到,但尋找依舊重要。
影片結尾,邰林破了案,劉云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她攀上大橋,跳了下去,邰林又一次試圖救她。
不過等他跳進了江里,卻發現劉云不過是在表演另外一個行為藝術——
蹦極。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看到這里我都要笑死了。
雖然我知道不應該笑,但真的好好笑啊哈哈哈哈。
而且最后劉云還因為擾亂公共秩序被拘留了五天,更好笑了啊哈哈哈哈。
影片就這樣結束了。
《藍色愛情》是一部具有鮮明類型意識和商業外形的作品,又好看又有深度。
除了劇作上的匠心獨運外,影片在色彩和意象的使用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色彩上,影片將現實冷峻與溫情懷舊兩種截然不同的基調巧妙架構起來,主調是藍灰色,凄迷冷艷又壓抑無奈。
片中出現了好幾次的橋頭場景,看起來都灰蒙蒙的,非常壓抑,預示著人物關系正經歷著巨大的波動。
而在馬白駒被抓時他的回憶中,色調又非常溫暖,這象征著過去愛情的純粹,與劉云和邰林在愛情中的互相折磨猜忌形成了對比和呼應。
意象的使用上,有一個小細節很有意思:
劉云澆花時任由花灑里的水肆意漫溢出來,像是擺不脫的身世之謎無時不刻地在提醒她,這增添了角色飄零感。
說句題外話,如果長得好看要以身世坎坷為代價的話,那我也愿意。
其實類似《藍色愛情》這種文藝氣息十足又有賣相的電影,在新千年以來幾乎很少能夠在大熒幕上看到了。
不知道是創作水平退步了,還是所謂的垃圾觀眾不達標了。
當初的俊男靚女如今也都成了妥妥的實力派,再看看如今靠著資本吃飯,沒有顏值沒有演技的新人們,只能嘆息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童云溪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