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電視劇《仙琦小姐許愿吧》在正版視頻平臺全集上線。這部電視劇由伍宗德編劇并且執導。這位導演曾經執導過《家有仙妻》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仙琦小姐許愿吧》延續了《家有仙妻》的路數,依舊是女主有個魔法手鐲,能夠實現一些愿望,繼而,單純善良的女主角和男主過上了幸福而爆笑的生活。
如果把《仙琦小姐許愿吧》看作是《家有仙妻》的第三部的話,那《家有仙妻》三部曲的質量應該是逐漸向下的。《家有仙妻》第一部,觀眾評分是8.3分,其第二部,則有蕭薔、趙本山和那英等知名演員主演,但該劇的觀眾評分則只有7.2分。《仙琦小姐許愿吧》由辣目洋子這樣的喜劇女演員飾演女二號,若是沒有意外的話,該劇最終的觀眾評分,會低于第二部。
《家有仙妻》三部曲的觀眾評分逐級下降,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稍后的兩部電視劇,影像風格上雜亂不統一了,容易出現一種四不像的狀態。在第二部和第三部的作品當中,雖然加入了趙本山、那英、辣目洋子這樣的知名演員,但整個的電視劇調性出現了問題,劇作獨屬于自己的地域特征被打破了,只剩下了搞笑,整個作品的質量反倒是會下降的。《仙琦小姐許愿吧》的整體質量,尚且不如那英和趙本山帶來的《家有仙妻》第二部,則是因為辣目洋子的喜劇水平,離趙老師,還是差距明顯的。
《家有仙妻》系列劇的最大風格特征,是女主極度單純,且有魔法鐲子助力。這種極度單純的狀態,是我國臺灣省、福建省很多女孩子特有的。或者說,這是一種閩南語狀態當中的單純。跳出這個“語境”去談故事的普遍化,就容易融化成水。觀眾作為非臺灣省、福建省的人,容易認為,劇作當中女孩子的這種單純善良,便是臺灣省和福建省女孩子的基本楊茂。雖然本地女孩子可能不覺得自己如此。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審美固化。所以我國臺灣省產出的臺劇,有獨屬于自己的一種味道在。
這種味道,需要我國臺灣省的演員們和導演們配合,一起完成。只有操持著臺劇特有的腔調,這個獨屬于臺劇的故事,才能成立,才能讓觀眾不較真。如果這樣的劇作當中,加入了非臺劇腔調的演員的話,就出現了風格上的雜亂,容易讓觀眾產生錯覺,這是什么劇?趙本山和那英參與主演的《家有仙妻》第二部,便是臺灣省遇到了東三省,喜劇效果雖然有了,但觀眾不相信魔法鐲子的故事了,劇作的單純性就被淡化掉了。
到了《仙琦小姐許愿吧》當中,問題則更為明顯了。女主吳映潔雖然提供了很好的臺劇腔調,但男主劉智揚則是明顯的我國偶像劇的腔調了。尤其是辣目洋子的出現,讓這部電視劇更像是網絡劇當中的嬉笑喜劇罷了。整體風格上,臺劇的味道就消散殆盡了。因為該劇提供了濃郁的偶像劇氣息,也就造成觀眾可能會苛責一些內容了。比如,女主過分單純的狀態,是否真實。魔法鐲子的設計,又是否好看呢?
只要觀眾略微一出戲,就會覺得,這部電視劇純粹就是架空、虛化基礎上的逗樂子,無法提供典型環境之下的典型角色性格,一下子,就失真了。電視劇創作當中,什么才是失真呢?并非只有嚴格遵循現實主義的創作,才能不失真。比如說,我們看香港的古惑仔電影,內容失真不?當然是假的。但是,我們愿意相信古惑仔電影是真的。因為港片提供了這種獨屬于自己的真實基礎。同樣的道理,臺劇也是如此。大量虛假、失真的內容,放在臺劇自己的腔調當中,大家也不會覺得其假到不能看。而港劇、臺劇離開自己的風格,再拿自己以往的故事填充,就會失真。讓古惑仔到深圳橫向霸道,觀眾們就不信了,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們分分鐘讓他們知道什么叫法治社會。
回到《仙琦小姐許愿吧》這部電視劇。如果只當作簡單俚俗的喜劇去下飯的話,尚且能看。如果把這部電視劇和前兩部進行比對,就會發現,這部劇作已經四不像了。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四不像的問題,文章已經論述過了。顯然,電視劇創作,一定要在獨屬于自己的腔調風格當中進行才是。(文/馬慶云)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