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當我知道龍湖張浩要重拍周星馳電影《逃學威龍》時,我不是很喜歡。當時我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分析他拍這部電影的計劃的弊端。幾個月后,《新逃學威龍》真的上映了,口碑和我預想的一模一樣。一星、二星、三星級、四星的很多,看過的網友普遍反映不好。
我承認張浩很有能力,我邀請了香港資深演員黃一山,黃一飛和羅家英,他們都是與周星馳有過密切合作的優秀演員。這部電影和老版幾乎一樣。講的是一個警察潛入學校調查一個案子,最后愛上了一個女老師,破案了。這和周星馳電影情節沒什么區別,只不過大環境是30年前和30年后。
個人認為翻拍是一個危險的舉動??v觀娛樂圈的歷史。翻拍能超越原著的情況很少,大部分翻拍成爛片。我用手指能數出來的只有新的《水滸傳》和香港《射雕英雄傳》,李雪健和張涵予宋江.以及張智霖,的黃日華和郭靖兩個老版本差別不大,網友支持率旗鼓相當。
另外,我不記得更好的新版本了。電影和電視劇一樣。張浩可能對自己不夠自信。為了吸引眼球,他在劇中用了很多女性特殊部位的拍攝手法,只讓我覺得低俗。在周星馳電影里,我甚至不記得有一個吻,是嗎?但還是能表達出導演想要表達的情感,這種低俗的手段只能拉低自己的低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逃學威龍》只存在于那個年代,也就是90年代。就算張浩現在能請到周星馳,我相信周星馳也沒有信心說觀眾會喜歡。換句話說,把當年的《逃學威龍》放在今天首映,很大概率票房不如一些普通電影。為什么?因為感情只有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特定的人群才能理解。
80后,我們理解周星馳的廢話。我們的長輩不一定懂,現在的年輕人當然也不懂。那個年代,可供我們觀看的喜劇并不多,無厘頭的喜劇風格符合那個時代的氣質。想想吧。我們小時候講的笑話現在聽起來還好笑嗎?時代不同了,一切都在變,評判電影的標準也變了。
我們喜歡周星馳,的一些老電影,更多的時候是懷念那個時代的環境和人,摻雜了太多的因素。張浩不得不挑戰那個時代的美學。我就知道不秀出來會是巷戰。不同時代減20分,周星馳缺席減20分,經典情節無創新減20分。最后引用大量低俗元素,減20分。對于一個明星來說是不是少了?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