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里有幾個特別讓我記憶深刻的鏡頭,首先是同為立法候選人的梁家輝先生,被李立群先生罵,兩個人爆裂式的演技,李立群先生飾演的部長,貪得無厭且性格暴躁,梁家輝先生的陰險而內(nèi)斂,兩人形成了鮮明對比。其次是在工程招標會上,梁家輝先生著名的“我的話講完,誰贊成,誰反對”,霸氣而又不怒自威,令人心生恐懼,最后是在梁家輝先生落敗準備逃亡時,把李立群先生飾演的部長挾持,并在直升機上直接吊死,全片到這里是最精彩的部分,與電影最開始被部長罵的狗血淋頭前后呼應,讓人大呼精彩。
相比現(xiàn)在的小鮮肉,我們的前輩影人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即使他們年輕時有奶油小生的味道,但不用多久,你便能看到在另一部影片里,他竟然可以用另一種形象掌握,而非千篇一律的用臉蛋。他們會很仔細地去揣摩角色,貼近生活,用現(xiàn)實里真正的樣子映射到電影里,就在那一舉一動,一蹙一眉里,從心底我們都會覺得,這個角色本身就是這個樣子。敬業(yè)精神,自我提升或許是一個演員真正的自我修養(yǎng)。
有人說,梁家輝先生是天生吃這碗飯的人,然而老天爺賞這碗飯時,也是需要梁家輝先生不斷地去完善自我,不斷的修煉,不斷的提升演技,一個好的演員標準是什么?是他演什么就像什么,不需要過多的肢體語言,更不需要用詞匯來豐富自己,一個眼神,一個細微動作,一個下意識,充分拿捏著角色,融入其中,演壞人,能看得觀眾咬牙切齒,演好人,能讓人聞者流淚,演喜劇,能逃出模式,有自我風格,演文藝片,能走進觀眾心里,我想只有這樣的演員,才對得起影帝的稱謂,梁家輝先生也確實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