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徐崢以6億元的價格將《囧媽》的版權賣給了互聯網。美其名曰請大家免費看電影,卻不想碰電影院的奶酪。遭到了影院聯盟的抵制。
然而,徐崢的這一舉措為許多電影的發行鋪平了新的道路。
比如今年春節影院競爭激烈。比如劉德華主演的《人潮洶涌》就因為預售結果不理想,排片率拿不下來。因此,許多小成本電影已經避開并選擇在網上放映。
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王寶強,主演的《少林寺之得寶傳奇》 趙文卓導演的《反擊》和宋小寶導演的《發財日記》
雖然這些電影的口碑不盡如人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相信網絡電影的質量一定會上升。作為試水,這些電影有其積極意義。
在上面提到的三部電影中,口碑最好的是《宋小寶《發財日記》。
這部電影網上賣12元,會員價6元。皮哥以極低的期望看完了整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典型的“小品電影”。單獨拿出任何一塊都很好,但是拼接在一起,分離感明顯,連接不夠自然。但這些都不會影響它,“笑果”
看完《發財日記》,感觸頗深。我的感受主要來自電影之外,有三個關鍵詞想和大家分享。
第一個關鍵詞:自卑
宋小寶和賈玲是目前最好的喜劇演員。他們年齡相差只有一歲,都走上了導演的道路。兩人的第一部作品都選擇了帶淚的喜劇。
巧合的是,《你好,李煥英》講的是母女故事,《發財日記》講的是父子故事。
為什么賈玲選擇院線作戰,而宋小寶避其鋒芒,選擇上線?
皮哥傾向于認為這是因為他的自卑。
看過《你好,李煥英》的朋友都知道,賈玲父母是工廠工人,在普遍貧窮的80年代,她算是標準的中產階級。此外,賈玲年輕時并不胖,也不英俊,所以她也有一個陽光的態度。
宋小寶出生在通化市, 吉林省,的一個農村地區,上學初二就輟學去沈陽打工。個子小,皮膚黑,從小就自卑,工作生活中也習慣了人情冷暖。19歲時,他有機會學習二重奏表演。
后來,雖然我師從趙本山,事業騰飛,但骨子里的自卑依然存在。
皮哥看過幾次宋小寶的直播,他仍然能從日常對話中感受到他的性格。
在《發財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宋小寶的創作態度非常低調,很多情節都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來自他年輕時的真實經歷。一旦他骨子里的這種自卑感通過他的作品,
展現出來,就特別動人。第二個關鍵詞:野心
宋小寶做導演這事,說起來意外,但其實也算不上有多新鮮。
在我心中,宋小寶一直是個有野心的喜劇演員,別看他在臺上擠眉弄眼作踐自己,還拿自己的外貌開玩笑,但其實骨子里是有追求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歡樂喜劇人》中的表現,第一季里,沈騰憑借開心麻花的強文本支撐,一路過關斬將,收獲了無數掌聲。
相比而言,宋小寶的逗笑手段就顯得不那么高級,還是傳統二人轉的那一套。
但是我記得很清楚,決賽的時候,宋小寶自廢武功,演了一出默劇《人生》,全程沒有一句臺詞,就是靠肢體表演征服觀眾,盡管最后輸給了風頭更勁的沈騰,但那一刻我看到了他的野心,不由對他肅然起敬。
現在像賈玲、宋小寶和常遠這樣的喜劇演員都轉行當導演,許多人吐槽,導演的門檻也太低了吧。
在我看來,這句話說對了一半。
應該是:文藝片導演的門檻很高,商業片導演的門檻一直就很低。
我們熟悉的大神卡梅隆之前是卡車司機,后來通過自學轉行成導演。還有昆汀,之前是開音像店了,愣是看了幾千部電影,出道成為鬼才導演。
所以商業片的導演門檻幾乎為零,理論上說,只要你打開手機攝像頭,你也可以成為導演,當下短視頻橫行折射的也正是這樣一種事實。
當然除了自導自演外,大多數商業片仍是要遴選導演的,除了導演的執導功力外,還看重導演的名氣以及票房號召力。
不過不管是被出品公司簽約負責執導工作,還是自行組隊自導自演,英雄不問出處,在這個票房為王、口碑戰勝流量的年代,只要你能拿出觀眾認可的作品,你就是好的導演。
喜劇演員賈玲拍出了8.2分的《你好,李煥英》;主持人出身的大鵬拍出了8.0分的《吉祥如意》;賽車手韓寒拍出了7.1分的《后會無期》。
不管此前是怎樣的身份,但在作品口碑的佐證下,他們就是優秀的導演。
而像宋小寶這樣心懷野心的藝人,導演之路就是他們必然會走上的道路,不論成功與否,我都送上自己的敬意。
第三個關鍵詞:抱團
《發財日記》看著是個小成本電影,可是里面明星不少。
馬麗、沙溢、張一山、肖央、艾倫、王祖藍、魏翔等一幫喜劇人抱團前來支援。
宋小寶的牌面有這么大嗎?
也許真有,但皮哥覺得主要還是因為趙本山,趙本山投資了這部影片,并且還在劇組待過幾天。
宋小寶在臺上唱戲,趙本山在臺后壓陣。
本山大叔雖然巔峰不在,但余威猶存,這么多明星應該都是看他的面子來參演本片的。
黨同伐異,抱團取暖,這是人類社會上演了無數次的人情戲碼,在演藝圈也是屢見不鮮。
好的抱團,能發揮1+1>2的效果,就拿最近的《你好,李煥英》來說。
影片上映前,賈玲被嘲笑為沒有代表作的喜劇人,陳赫因為私生活問題演藝事業遭遇重創,張小斐和許君聰參加《我就是演員》比賽,一個被隊友穿了小鞋,一個被李誠儒怒懟。
可是這幾個人抱團拍了一部電影,賈玲成了中國第一票房女導演,張小斐成了電影大女主角,還樹大招風地招惹了不少蒼蠅,許君聰也有機會繼續展示自己的喜劇才華,陳赫也能從低谷中慢慢走出,重新獲得大家認可。
這樣的抱團,我舉雙手雙腳支持,本質還是幫助影人回歸本位,對演藝圈和市場都是有正面作用的。
反過來,壞的抱團,則讓觀眾吃了蒼蠅。
遠的說就是2012年印小天的“插刀教事件了”,當年印小天和邊瀟瀟在片場起沖突,許多藝人在不了解真相的情況下,提前抱團站隊,插刀印小天。
后來沖突視頻曝光,印小天是無辜的,這幫人卻紛紛失聲,印小天的事業被毀,直到去年才憑借《烈火英雄》拿到了金雞獎最佳男配,看到了曙光。
近的來看,要說到2016年《擺渡人》事件了。
這部王家衛監制的影片,豆瓣評分只有4.1,是一部無可爭議的爛片。
王家衛在社媒上轉發了本片,并配文道:“我喜歡。”
然后半個娛樂圈的人出動了,包括楊洋、李易峰、楊穎、劉亦菲、范冰冰、黃曉明、梁朝偉、李晨、陳坤、馮紹峰等在內的幾十位明星紛紛轉發,配文“我也喜歡”。
只有王傳君轉發時,配了一句“我不喜歡”,他因為不站隊,不抱團,一下子成為眾矢之的。
有人說王傳君情商太低,但我倒覺得,他像《皇帝的新衣》里那個說真話的小孩兒。
我們再回到《發財日記》上,同樣是明星抱團,這部電影里抱團的明星也都發揮了不錯的水平。
比如宋小寶,本片中幾乎沒有展現喜劇的一面,飾演的完全是個小人物,那場和兒子吵架的戲,他眼含熱淚,真的戳中我的心了。
比如馬麗,飾演的角色和《夏洛特煩惱》里類似,但更增加了幾分魅力。
比如沙溢,飾演了一個讓人討厭不起來的二大爺,最后一場1V8的打斗戲,讓人熱血沸騰。
還有張一山,電視劇《鹿鼎記》里他的演技短板暴露無遺,但是本片中他的表演可圈可點,特別是看父親的日記一秒落淚的場面,很觸動人心。
以上三點,就是《發財日記》給我的思考。
希望像《發財日記》這樣的網絡電影越來越多,能逐步和院線電影形成分庭抗禮之勢,這樣觀眾足不出戶也能在家欣賞大片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