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之后,國劇市場一直沒有像樣的歷史劇,《大秦賦》也成了備受矚目的作品。聲譽下降、演技稚嫩等問題也讓作品成為眾矢之的。
而另一部講述明朝故事的歷史劇——《山河月明》,對于喜歡明朝歷史的觀眾來說,無疑是一個應有的福利。
作為高希希作品的導演,可以說是百感交集。畢竟從他過去執導的歷史劇來看,口碑大多在8分左右。但歷史劇往往是最好的經典,高質量的歷史劇評分都在9分以上,觀眾很難憑高希希口碑預測《山河月明》的好壞。
看了第一集,可以肯定的是,《山河月明》的畫面質感、服化方式、人物呈現角度,都讓這部劇有了爆炸的外觀。它不是用觀眾晦澀難懂的語言講述歷史事件,而是以更輕松的視角看待明朝的歷史。
目前103010只更新了一集,不夠看,但是拿下了收視第一,可見其勢頭之猛。這部《山河月明》恐怕是下一部霸屏大作了。
00-1010提起那些歷史上的名人,你總會不自覺地用一種更莊嚴肅穆的眼光去看待他們。例如,朱元璋和其他皇帝一樣嚴肅。與這樣的人共事只能是虎作倀,而徐達,作為一代名將,一定是兇狠霸道,甚至是殘忍的。
但實際上,《山河月明》呈現給我們的這些歷史人物,都是在盡可能地打破觀眾對他們的固有印象,以一個普通的視角來刻畫這些帝王將相。
不僅豐富了他們的人物形象,也將這些我們熟悉的歷史名人與同樣處于其他時代的歷史名人區分開來。
在第一集的內容中,朱元璋被描繪成一個普通的皇帝。他沒有強調自己的皇帝身份,而是從丈夫和父親的角度來刻畫自己的角色。
盡管已經當了皇帝,朱元璋最喜歡的食物仍然是馬女王為他煮的粥。兩個人吃飯聊天的過程就像一對普通的情侶。朱元璋在吃方面沒有那么多的竅門。只是馬女王為他做了兩菜一湯,有粥有餅,這更符合朱元璋身為平民的生活習慣。
對待自己的兒子,朱元璋也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偷偷看著兒子上課,聽說老四不在上課,就匆匆忙忙地沖進教室。見到老四,后,他情緒低落。他先是拿起棍子教訓了他一頓,想了想又扔了下去。然后他拿起老師桌上的尺子,想了想又放下了。這樣一個不愿意打兒子的父親,也為他后來廢除宰相制度,兒子成為俘虜埋下了伏筆。
朱元璋沒有皇帝的暴怒,但他和藹可親。他和他的將軍徐達,更像是普通朋友,而徐達不像一個軍事指揮官那樣兇狠。他也是一個普通的父親,甚至怕女兒。
為了吃一口燒鵝,我和兒女們偷偷躲在柴房里,用鴨腿賄賂小女兒。看到大女兒進來,我很害怕。就像一代名將征戰沙場。從這出戲開始,徐達軍事指揮官的光環就褪去了。
后續和朱元璋吃飯的時候,聽說朱元璋想讓他的四兒子娶他的大女兒,但他完全不顧她的身份,翻臉不認人,甚至直言女兒是種在牛糞上的花。單從這個角度來看,朱元璋和徐達的相處模式并不那么完整。
恭畢敬的。
包括對于太子朱標的描繪,也是更傾向于一個做事妥帖且懂事的大兒子,對弟弟們偏袒照顧的好哥哥,每一個人物形象都變得鮮活真實,更貼近普通人。
老戲骨飆戲看點足,陳寶國演繹別樣帝王
在《山河月明》中集結了一眾老戲骨,單單是在第一集中亮相的就有張光北飾演的王保保,王慶祥飾演的李善長,王姬飾演的馬皇后,杜源飾演的胡惟庸等等,這些戲骨級演員將是《山河月明》演技水準的最大保障。
不過在第一集的劇情中,戲份較多的是陳寶國和張豐毅,兩人的演技可謂炸裂,尤其是面對面談和親一事的所謂家宴上,兩人的眼神戲和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臺詞,都將人物的心理體現的尤為詳盡,而這場戲的編排也足見編劇的水準。
陳寶國飾演的朱元璋擔心將討伐漠北的任務交給徐達會讓他有功高震主之嫌,于是太子提出了和親之法,朱元璋糾結哪個兒子更合適,朱標認為老四朱棣最合適,原本朱元璋并不認同,但是當朱標說出徐達是武將,能夠鞭策朱棣,并且幫忙看管他,朱元璋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雖然僅僅只是一個側面,但是陳寶國眼睛里的光,卻給人一種不但問題得以解決,還成功找人鉗制了四個兒子,完全像是已經看到兩邊的勝利果實擺在自己眼前得逞后的快感。
有了這樣的前置,朱元璋與徐達面對面時看似談論戰場之勢,但朱元璋的眼神明顯是有些飄忽的,顯然這些話僅僅只是鋪墊,包括他說出兩人吃飯僅僅只是家宴,也完全是在給徐達下套子。
當徐達看到燒鵝端上來之后,意識到問題沒那么簡單,朱元璋笑的五官都皺在了一起,既是笑徐達后知后覺,也是笑自己居然總用這樣的老把戲。
陳寶國的演技輸出十分穩定,甚至是超出預期的,畢竟他沒有刻意地去演出朱元璋的帝王之氣,而是演繹了一個別樣的帝王。
張豐毅飾演的徐達接戲更是接得很穩,當他看到自己喜歡的燒鵝時兩眼放光,內心戲是終于能夠不被管束的吃燒鵝了,但下一秒笑意突然凝住,原因是他想起了過去每一次吃燒鵝都是有大事禍事需要他處理。
而他為了自己的大女兒與朱元璋據理力爭時,又從一個武將變成了一個普通父親與另一個父親的對峙,層次感極強。
不得不說《山河月明》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講述明朝歷史,不但沒有違和感,甚至趣味性十足,值得一看!
關鍵詞: 帝王將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