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情婦》,哦,不,《大秦賦》的豆瓣評分終于降到了8分以下,評論家們提前吹了。
《大情婦》這個名字雖然是網友不小心打出來的“化名”,但還是挺符合這部劇的。有多少網友是因為想看朱珠?飾演的“大二奶”趙姬和嫪毐的故事才看的
而我呢,在張魯一演了兩集嬴政之后,就再也堅持不住了。
一臉焦慮的嬴政,被隔壁的趙王稱為“洋娃娃”,被李斯稱為“少年”
再看一眼,告訴我你怎么稱呼這個飽經滄桑,剃了胡子,有違和感的男人,少年?
扮演嬴政, 13的40歲的張魯一,真的很想打開制片人可愛的小腦洞,看看他們在想什么。
我們國家有這么缺演員嗎?
不,答案是不,我不相信。10年前的《秦始皇》能把翁飛然挖出來,十幾年后娛樂圈找不到一個演技好的少年演員。為什么不左轉看《隱秘的角落》?
最重要的是,張魯一長大了這么多年,演技不一定比小孩子好。為了顯示自己的“年輕”,他一直在哭,一點帝王的氣勢都沒有。
他不如這個孩子。
哦,幫幫忙,又不是歷代始皇帝。是劉備!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哭就變老變丑。嘿!
雖然已經棄劇,但是每天打開論壇還是能看到網友各種花哨的評論。
比如吐槽一個可怕的跑肩人,網友神評論:長得太像傘了!
可能.更像是“編鐘”?
恐怕這并不“討厭”,是嗎?沒有四肢,身體上只有一個頭?
這氣質哪里像始皇帝,簡直很像趙高!
比如吐槽中老年瑪麗蘇, 祖龍初戀的厚重情節,看起來很中老年。兩人年齡感很好,中年版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看起來臉滿滿的.
誰能想到,張魯一,這個曾經的所謂“表演學派”,在這部戲里翻得如此徹底?
結束
竟,同時軋兩三部戲,能演好才怪。這就是“祖龍的詛咒”嗎?
當然,《大秦賦》越看槽點越多,也不能都怪演員,畢竟,選張魯一這樣一個本身長相就顯老的中年男演員來演少年,這部劇的制片腦子也很有些問題。
更重要的,還有編劇問題,最開始看到趙姬帶著嬴政在趙國逃亡時遇到冬兒,我就已經有些不好的預感了。
莫不是《古今大戰秦俑情》穿越過來的?
果然……
當趙姬向嬴傒說出了那樣一大段也不知是瓊瑤上身還是郭敬明上身的臺詞、而嬴傒的小眼睛閃起了光芒的時候……
當嬴政向呂不韋說出“我愿跟你浪跡天涯”的時候……
不好了啦!這部劇的畫風越來越奇怪了啦!
而且直到棄劇的時候,我都沒有搞明白,在宮變救出子楚的那一夜,冒險出宮的夏太后和冬兒到底干嘛去了。
這部劇改名叫《大秦賦》還是比較明智的,確實不配再叫《大秦帝國》了。
如果編劇和演員都只能是這部劇里的鬼樣子,那么《大秦帝國》系列確實該到此為止了。
然而,盡管這部劇的槽點已經多得像篩子一樣了,還是有那么多觀眾舍不得棄劇。
因為,也實在是不知道除了這部劇之外還能追啥,而且,這幾年,古裝正劇幾乎已經快要退出歷史舞臺了,而大秦帝國是唯一還在“茍延殘喘”的。
這一系列的前作,看著實在太好了,甚至就連《大秦賦》本身,在張魯一出場之前,看上去賣相也是相當不錯的,畢竟,一上來幾場戰爭的大場面就很講究,看上去很有錢很用心,看得人大呼過癮。
劇中人的造型,也一如既往的像是兵馬俑復活一般。
面對這樣的開局,多少人忍不住一邊開追一邊贊美:這才是良心國劇!終于有一部能看的古裝劇了!這部劇已經預定了明年所有獎項!
如今看來……
前面有多驚喜,后面就有多失望,多心疼。
活脫脫的一手好牌打了個稀爛。
《大秦帝國》系列的前三部,其實也不都是那么完美,比如第三部就被網友吐槽說拍得跟PPT似的(不是郭敬明那種PPT,人家的PPT都是錢堆出來的)。
但觀眾并沒有那么挑剔,甚至可以說很寬容,對于真正用心想拍出點不一樣的東西的劇組,觀眾可以體諒他們所有的不容易,包容他們所有的不完美。
因為,現在的劇,大都不缺錢也不缺人,缺的只是一份心。
《大秦賦》一出,《大秦帝國之崛起》的評分在這一系列里終于不再是墊底了。
國產劇的觀眾到底有多饑渴?
打開電視機,打開各大視頻平臺,看看播的都是什么劇。
現代劇偶爾還會有幾部可看的,比如最近熱播的張嘉益閆妮主演的《裝臺》,一水兒的演技派加上劇情接地氣兒,但是古裝劇呢?
基本上,除了古偶,還是古偶(張一山版《鹿鼎記》我代表個人把它開除出武俠行列,我寧可國產武俠劇真的就此消失,也不想看到這樣的武俠劇)。
倒也不是說古偶不好,只是,題材太太太單一了,看下來,無非就是男女主愛來愛去的,從天上愛到地下,從過去愛到現在,愛得死去活來的。
看下來套路其實都差不多,除了愛情,什么都沒有。
小時候看電視劇,基本上什么類型的都有,喜歡正史的歷史迷,有古裝正劇可看,喜歡野史的歷史迷,有戲說劇可看,喜歡武俠的,有武俠劇可看,還有各種各樣的破案劇、輕喜劇等等。
誰知道,“越長大越孤單”,如今拍電視劇的人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先進,可劇本卻越來越無聊,題材越來越單一。
觀眾太想看點不一樣的了。
于是,哪怕《大秦賦》這種實際上并不優秀的劇,大家也不舍得棄,怎么辦呢,畢竟也還是有演技派在里面的,畢竟這兩年里也就出了這么一部勉強還算古裝正劇的劇——究其原因,其實主要是,它沒法被歸類在“古偶”類型里,也只能算是正劇了吧。
《大秦賦》之后,《大秦帝國》就徹底沒了啊,到時恐怕就連這么爛的古裝正劇都看不到啦,如今有的看就已經不錯了,哪里還敢挑肥揀瘦呢?
想想真是心酸啊。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