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賀歲檔還是春節檔。
這幾年影院,有一個類型最不能缺席。
合家歡。
帶著全家老少去電影院里大聲歡笑,已經成為過年過節的日常。
2022一整年的不開心已經過去。
到了2022,雖然開年還是各種不好的新聞暴擊。
但依舊有一位新選手,一出馬,就承包了Sir給娃買周邊的錢包。
2022第一部合家歡大片。
帶著喜慶的名字,提前到來。
《許愿神龍》
看看海報,一頭粉紅色的卡通巨龍。
新面孔?
不,其實是老熟人。
成龍。
這回他不僅是制片人,還是神龍的配音。
看完片后,Sir肯定,比起前幾年的爭議,這一回他的聲演,滿分。
01
說電影之前,Sir想先問幾個扎心問題。
那個總在你耳旁嘮叨、刀子嘴豆腐心的親人,TA還年輕么?
那個陪你一起長大,和你比身高的好基友,現在混得咋樣?
還有那個從來沒說過一句話的,每次都擦肩而過的女同學……
作為一個童話故事,《許愿神龍》一上來瞄準的,就是當代中國人常有的軟肋。
日漸衰老的親人,不再聯系的朋友,以及……
逝去的青春。
故事設定,來自一個經典的童話。
如果有一天,你平淡無奇的生活里突然出現一只神龍。
它問你,你有愿望要實現嗎?我能幫你哦。
你怎么說?
金錢愛情事業,成功人士三件套迅速安排?
俗。
作為新年童話,自然得有“新說法”。
出生在上海弄堂的男孩丁思齊,有一個童年好朋友,俐娜。
只可惜俐娜早早搬走,十幾年后再見,已成了富家大小姐。
而丁思齊的成長平平無奇,現在的他是一個送外賣掙零花錢的大學生,和母親擠在狹小的房子里,過著拮據的生活。
一邊窮小子,一邊富家女。
電影會如何讓他們邁過現實的鴻溝?
猜對了,靠神龍嘛。
但,覬覦神龍的反派也會同時出現。
一邊是愛情和友情的愿望,一邊是成功與金錢的欲望。
虛妄的童話和硬邦邦的現實,要打架。
看,這就是經典童話提供的足夠堅實的大框架,做好了,下限就不會低。
但上限呢?
自然是內核的落地。
縱觀全世界的經典童話,最難做的也是它,不落地,觀眾立馬出戲。
而《許愿神龍》內在,是一股地道的中國味。
首先,濃重的生活氣息。
上海繁華的街景,擁擠的街道。
穿梭在車流中送外賣的打工仔。
他奔波的樣子,像不像每天忙活于上學、上班的我們自己?
充滿年代感的地標——石庫門,上海特色的老舊弄堂。
展現的擁擠樓道……處處是熟悉而瑣碎的生活元素。
下象棋、織毛衣、晾衣服、煮飯、炒菜、教育孩子……以及隨時可見的吃瓜群眾。
雖然都是配角和市井小細節,但營造出了類似《功夫》的市民圖景。
但鏡頭往縱深處看,又不止。
童話,還可以更貼近現實。
比如,丁思齊與母親同住一個狹窄單間,兩人的空間,只用窗簾隔開,說話稍微大點聲,鄰居都能聽見。
有人從中看出了窘迫,有人從中看到了親切。
對于大城市陌生社會的現代人來說,這種鄰里的密度,可以類比《祖國》里《奪冠》,鄰里聚在一起看女排。
這種感覺,久違了。
《許愿神龍》也有類似一幕。
大家聚在一起,看瓊瑤偶像劇。
童年有過類似生活經歷的小伙伴,應該會會心一笑。
這種場景,可以說是其他國家沒有,只存在于上世紀中國快速發展期的共同回憶。
于是,它也奇妙地讓觀眾獲得了一種解脫。
從新世紀的繁忙與壓力中解脫,從一整年的隔離和擔憂中解脫,依稀嗅到一絲曾經鄰里間樸實卻溫暖的生活氣。
合家歡電影,要取悅的當然不止孩子,哪怕它是童話。
大人也能從中獲得解壓,這不更是童話的魔力?
不得不說,對中國人裝在回憶中的那幾根弦,本片把握得挺準。
曾說著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的童年發小;
總是愛管閑事卻熱心腸的鄰居阿姨;
幾十年如一日跳廣場舞的大媽,下象棋的大爺;
以及總是刀子嘴豆腐心一臉無奈看著你的老爸老媽……
還有那些不切實際的夢想。
“等我有錢了……”這句話始終沒有實現。
當總統,當科學家,當富豪,當大英雄……長大了才發現都是泡影。
小孩子看的是熱鬧和開心。
而大人看著看著,說不定眼眶默默地紅了。
因為那是只有自己知道的青春。
02
說說核心噱頭吧。
畢竟身為近期的商業片焦點,這一點做得不夠,光有深度也無票房。
片名的色號,已經暗示了一個絕對C位的存在——粉紅色大萌寵,神龍。
能許愿,是它的傳統技能點。
但這次這頭必須有新屬性,要不怎么擊中新新人類。
核心特征兩個字。
壞,萌。
神龍的前世是一位古代貴族,因為“某些原因”,靈魂被關進了茶壺。
服務凡人是他的宿命(否則也回不了天界)。
所以,以往都是凡人煩人地求神龍。
這次,是神龍煩人地求凡人:
哥我幫你實現個愿望唄?謝謝哥!
這么低聲下氣,有人會不配合嗎?
有。
丁思齊這娃,天生腦子缺根弦。
錢?不要。
寶馬?不要。
滿腦子就想著隔壁的青梅竹馬。
這年頭,這么會給自己人生挖坑的少年真不多了。
孩子不懂事,跟不上時代。
但你別以為神龍就跟得上……要知道神龍上一回出現,還是在清朝。
所以這只神龍,也很old school。
人家想要錢,他給人家變金山。
哥,哪里兌換啊……
人家想要權力,神龍直接給人家變一堆古代軍隊。
哥,工資都發不起啊……
人家想變富二代泡妞,神龍直接給人一套漢服冠冕、豪華馬車。
行吧……
總之,愿望與現實南轅北轍,就是這只神龍的特技。
哈哈哈哈。
對Sir來說,這種“掉鏈子大神”承包了全片的主要笑點,也讓我們看到了傳統認知與現代社會的巨大反差。
做到這一步,稱得上“反套路”。
哦對,還有一個細節。
神龍賤兮兮地問丁思齊,要不要給你的心上人來個千里傳音?
結果,丁思齊拿出手機……
在電影里,不管是公交車出租車,還是電視機冰箱飛機。
什么科技工具,人類的新奇玩意,都會挑戰“神”的認知。
甚至……蝦條。
拜托,你是古代貴族變的啊,為什么對現代工業食品毫無抵抗力。
此外也說說特效。
神龍的毛發、造型、畫面的流暢度,都看得出制作團隊下了工夫。
他們曾參與創作過《功夫熊貓》、《尋夢環游記》、《馴龍高手》系列等等觀眾耳熟能詳的作品,屬于業界一流團隊。
△ 注意這超過三百萬根的毛發設計
舞龍舞獅時,神龍也能顯示出不同形態。
可以說在娛樂性上,《許愿神龍》試圖拉滿。
效果呢?
現場觀影效果滿分。
也因此,《許愿神龍》也成了今年首部敢全版本上線的賀歲檔電影——2D、3D、中國巨幕、IMAX全部都有,信心十足。
但說一千道一萬,幕后的“主角”成龍,反而可能最值得說。
他是老面孔,每年賀歲檔都會出現,不新鮮。
但這次,他新鮮的變了。
03
成龍在哪?
細心的觀眾,可能會在預告片里發現。
核心特征,還是大鼻子。
雖然只是聲演,但成龍在采訪中透露,《許愿神龍》的配音工作,他做了三年。
只是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效果。
成龍明明老大不小了,但聲音依然可萌、可甜、可傲嬌。
滄桑感,老頑童,同時上身。
其實除了配音,動畫里還有明顯的成龍元素,功夫。
《許愿神龍》可以說是某種對成龍的致敬。
神龍有功夫。
丁思齊也有功夫。
動作設計上,不管是拉架勢,還是街頭打斗,還是瞬間隨機應變的炫技。
都有著成龍經典的雜耍類風格。
△ 對比成龍老片,就是那個味兒
最后Sir想說。
成龍電影,其實不適合用純電影維度評價。
因為對中國人來說,他的作用不僅是導演和演員。
“成龍”兩個字,就是可以讓觀眾去電影院的理由。
像是一家幾十年如一日的電影老字號,老招牌。
老店的缺點,可能是它的溫柔。
比如作為童話,講的故事略顯稚嫩,呼喚的愛像是老生常談。
但老店的優點,是總能接上地氣。
或者還有一個,就是“不忍舍棄”。
這一次成龍的好,其實是承認了神龍的老。
就像點映現場,成龍忍著腰傷去參與互動。
不就像是電影里的神龍本龍么?
當神龍不再是一位萬事萬靈的愿望超人。
它帶著自己明顯out的魔力,走進了現代人生活,再反省自己的違和。
它知道“有些問題”超出它的能力范圍了。
它知道世界變化快,觀眾會面對很現實的新問題、新價值。
但它還是不忍舍棄,所以才會淳樸而執拗地,呼喚著觀眾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國家……
一年一度。
愛這種主題簡單,卻不膩。
尤其還在疫情出現反復、人們信心蒙塵的當下。
神龍不再能幫助凡人實現什么“超現實奇跡”。
但愛?
這一個愿望,我們始終需要,孩子們也需要。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吉爾莫的陀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