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以徐克為首的新一波武俠電影風靡一時。
當時的港臺電影圈熱衷于跟風,題材一火,所有的電影人都一窩蜂地搶片。
徐克《笑傲江湖》系列票房大賣,隨后其他導演爭相改編翻拍金庸武俠片。
除了徐克《笑傲江湖》三部曲,還有王晶同期的《鹿鼎記》和《倚天屠龍記》。
集合了林青霞, 鞏俐和張敏,三位女神的玄幻仙俠電影《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
《新碧血劍》由元彪、袁詠儀,等主演。
由于金庸的原著小說往往卷帙浩繁,這些影視作品大多是魔術般的變化,而且質量參差不齊。
回顧上世紀90年代初金庸的這股武俠熱,其中一部由黎明、李嘉欣、張敏,主演的電影《飛狐外傳》給范英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是這部片子拍得有多好,而是因為這部片子可能是最重口獵奇的一部金庸電影
當這部電影在臺灣,上映時,它被直接歸類為限制級電影,涉及許多重口味的情節和暴力鏡頭。許多情節現在看起來充滿了邪教的味道,它是許多金庸翻拍作品中最具異國情調的作品之一。
本期《被遺忘的邪典片,》讓我們來聊聊這部28年前的武俠電影《——》。
《飛狐外傳》
愛情之劍
這部電影于1993年上映,由嘉禾公司制作。
本片的主要制作團隊來自著名電影人麥當雄制片人蕭若元的制作公司,導演潘文杰是他多年的老搭檔,其中潘文杰憑借電影《跛豪》獲得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對于大陸觀眾來說,熟悉的可能是另一部由潘文杰, 《小寶與康熙》執導,張衛健主演的金庸武俠劇
導演潘文杰,是一個重口味的愛好者,他的作品從不回避暴力情節。況且這部電影的制片人是同樣熱衷暴力美學的麥當雄,所以這部電影里有——個金庸原著中的含蓄浪漫風格完全被去除,取而代之的是寫實生猛粗糲獵奇的畫風。
c576e0a6c?from=pc">原著《飛狐外傳》在金庸的15部小說中,算是改編的次數相對比較少的,在93版之前只推出過兩版電影,而且都是由邵氏在八十年代出品。
一部是張徹在1980年拍攝的版本,由錢小豪主演,另一部是1984年王晶編劇的電影《新飛狐外傳》,由黃日華、萬梓良、惠英紅主演,這兩版電影的反響都不算成功。
1993版電影在當時的賣點是主打全明星陣容,主演是當時紅遍亞洲的黎明,他和女主角李嘉欣那幾年經常搭檔聯袂出演影視劇,兩人曾合作過《妖獸都市》、《原振俠》、《墮落天使》等等。
當時的香港電影導演似乎熱衷于讓李嘉欣這種女神顛覆形象,所以片李嘉欣不但要在片中飾演氣質與原著角色不符合的程靈素,還要各種扮粗魯扮丑,裝上齙牙負責一些喜劇情節。
但更顛覆的是片中另一位女主角是張敏,作為當時最當紅的女星,張敏在本片中飾演女一號袁紫衣,最后以光頭造型示人(不過是帶了頭套,而且造型比較假),讓氣質偏艷麗的張敏來演尼姑,確實形象足夠顛覆。
雷人的還有黎明,這個倭瓜臉造型,大概也就是天王的黑歷史了吧!
配角方面,片中飾演大反派的是徐錦江,他在本片中的造型人設幾乎完全是復制了王晶《鹿鼎記》中的鰲拜的畫風,配角還有苑瓊丹,以及打醬油客串的內地女演員丁嘉麗。
再說故事。
按照當時香港編劇魔改的畫風,本片的情節基本只套用了原著的一些人物關系,原著中胡斐的父親胡一刀和苗人鳳、田歸農等人的上一代恩怨根本沒提,故事也被大幅度縮水省略。
故事開始于一樁滅門慘案,一對新婚不久的夫妻遭滅門。
丈夫全家被滅門,妻子自盡而死,只留下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女嬰。
女嬰被附近路過的一名尼姑所救,將其撫養長大成人。
眨眼二十年過去,影片的故事也正式開始。
荒漠中,自幼父母雙亡的少年俠士胡斐,帶著撫養自己長大的四叔一起,以幫人送磚砌墻為生,如今他們叔侄兩人正運送一車磚塊趕往目的地。
途中,胡斐遇到了一名侏儒怪人,對方攔下胡斐的驢車,跳了一段大神,之后便離開。胡斐兩人只覺得路遇怪人,卻沒注意到侏儒在磚塊中悄悄塞入了兩只毒蝎。
胡斐架著驢車來到目的地,居然是一座在荒漠中的宅院,院子里種滿各種藥草,宅院的主人是一名古靈精怪的少女程靈素。
程靈素讓胡斐叔侄兩人,卸下車上的青磚,然后為自己去世的師父修一座墳冢。
結果車上的毒蝎突然竄出,跳到了程靈素的身上,然而程靈素本身就是用毒高手,毒蝎不僅傷不了他,反倒被直接燒死。
程靈素性情古怪,擅長下毒于無形,胡斐的四叔在飯桌上意外中毒而不自知。好在胡斐也有一番聰明才智,戲弄了程靈素一番,騙得解藥后機智逃走。
胡斐叔侄告別程靈素,輾轉來到了南京城。
胡斐本是要找當年曾經收留過他們的恩人鐘阿四一家報恩,當年胡斐的父親被人暗害,四叔帶著幼年的胡斐流落江湖,曾經接受過鐘家的一飯之恩。
可來到南京城后,卻得知,鐘家遭惡霸鳳天南之子鳳子胥構陷被抄家。
但鳳子胥仍不肯放過鐘家母子,他帶著一眾家丁引誘鐘家的幼子承認是自己偷了鳳家的一只鵝,煽動在場的民眾對鐘家孤兒寡母各種嘲諷謾罵。
鐘夫人走投無路,悲憤欲絕之下,竟然選擇親手將兒子殺死,剖腹來證明,自己兒子的肚子里根本沒有鵝肉。
這一段情節倒是出自小說原著,或許也是《讓子彈飛》里吃了幾碗粉的原型出處!
鐘夫人親手殺子,可鳳少爺他們根本不在乎結果,這一連串打擊令鐘夫人陷入瘋魔。
胡斐趕到天王廟,目睹了這一場慘劇,于是大展神威,劫持了作惡多端的鳳少爺。
然而鳳家也不是好惹的,鳳少爺的父親鳳天南是當地天龍門的掌門,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權勢熏天,就連官府都要聽命于鳳家。
得知兒子被捉,鳳天南急忙率眾前往營救。
胡斐雖然有胡家的家傳武功護身,但到底是缺少江湖歷練,一開始還能占據上風,但當鳳天南施展自己獨門的鳳頭寶刀,瞬間戰力值暴增,令形勢逆轉。
胡斐逐漸落入下風,只能勉力應付,結果鳳天南擒住了胡斐的四叔,并用其性命威脅胡斐束手就擒。
四叔不愿意連累胡斐,主動自殺,胡斐這才有機會僥幸逃走,并立誓要報仇。
這時,京城傳出朝廷要舉辦天下掌門人大會,邀請各地門派掌門赴京參加比武,胡斐推斷鳳天南也會受邀進京,于是決定往京城出發。
途中,胡斐偶遇了一名俏麗的少女袁紫衣(張敏),被其美貌給吸引。
袁紫衣身懷武功,而且身手不凡,一路上也是在各地約戰其他門派,將掌門打敗后,便勒令對方傳位給自己。
胡斐對袁紫衣產生了好奇,便一路尾隨跟蹤。袁紫衣雖然武藝不凡,但卻缺少江湖經驗,被人偷襲,胡斐出手將其救下,都是江湖兒女,難免互生好感。
本片在敘事上有一個特點,就是劇作非常現代,很多情節現在看來都很時髦,更別提符合一部古裝武俠片的情景,比如編劇刻畫男女主角情竇初開,用了一場破廟調情戲。
胡斐買來一車西瓜,然后熬制麥芽糖,并讓袁紫衣品嘗自己特制的麥芽糖鍋巴,結果因糖漿粘在手上,二人開始互相吸吮對方的手指。
這場戲本身就拍得極為誘惑曖昧,暗示了兩人之間情欲的迸發。
可突然,袁紫衣看著破廟內佛像,瞬間恢復神智,獨自跑出跑廟,消失在大雨中。
袁紫衣飄忽無常的行徑,讓胡斐大感莫名其妙。
又一日,胡斐一路追尋,終于跟上了鳳天南去往京城的馬隊。
鳳天南與胡斐仇人見面,當即拔刀開戰,想要仗著寶刀之利殺死胡斐。
此時,胡斐用西瓜熬制的糖漿和提前買來的幾床棉被派上用場,他用糖漿潑灑在鳳天南身上,再用棉被裹住其拿刀的手臂,黏稠的糖漿纏著棉被,讓鳳天南無法施展刀法。
眼看鳳天南落在下風,胡斐趁勢猛攻,正欲殺死鳳天南報仇之際,昨夜消失的袁紫衣竟然去而復返,飛身救下了鳳天南。
袁紫衣質問鳳天南是否還認得自己,鳳天南假意敷衍,實則暗中下毒偷襲。
袁紫衣的雙眼被毒瞎,胡斐帶著袁紫衣逃走,去找最擅用毒的程靈素求醫解毒。
程靈素對當日胡斐戲弄自己的事情念念不忘,為了教訓他,悄悄給胡斐下了豬頭病毒粉,讓胡斐的腦袋變成了豬頭。
程靈素本來不打算救治袁紫衣,但這時候,意外突然發生,程靈素的兩位同門師兄師姐突然殺了過來,威逼程靈素交出師父留下的秘笈《藥王神篇》。
雙方展開一場惡斗,最終程靈素在胡斐的幫助下,才成功打敗了師兄師姐。
經此風波,程靈素終于決定出手治好了袁紫衣的毒傷,但程靈素其實也對胡斐產生了好感,由此導致三人之間展開了一場三角戀。
胡斐帶著袁紫衣和程靈素一起去京城,路上,袁紫衣講述了自己之所以要救鳳天南一命的原因,原來鳳天南居然是袁紫衣的生身父親。
二十年前,袁紫衣的母親被鳳天南強奸,生下一個女嬰。袁母遭逢不幸,但幸好附近有一漁夫不嫌棄她,兩人因此成婚。
卻不料鳳天南依舊不肯放過袁母,在成婚當天將其全家殺死,袁母精神受刺激,最終選擇自殺而死,也就有了影片開場那一幕。
袁母死前留下的女嬰,后來被尼姑收留長大成人,學成一身武藝,取名袁紫衣。
袁紫衣對生父鳳天南痛恨至極,但念起是自己的生父,所以才決定先救下他一命,了卻父女關系,之后再殺死他替母報仇。
袁紫衣明白胡斐對自己的愛戀,但她卻表明自己的尼姑身份,借此斷絕與胡斐的關系。
胡斐和袁紫衣決定兵分兩路,分頭參加掌門人大會,程靈素因為胡斐放不下袁紫衣,而只能暗自吃醋,卻又無可奈何。
胡斐帶著程靈素喬裝來到掌門人大會現場,兩人發現,鳳天南居然與朝廷的福康安大帥暗中勾結,欲擔任天下總掌門控制武林,胡斐于是出手攪局。
這時,一身尼姑裝扮的袁紫衣也來到現場,她故意陷害鳳天南,謊稱其與反清復明的紅花會相勾結,令鳳天南失去朝廷的支持。
鳳天南與胡斐、袁紫衣等人展開交手,混戰中,胡斐中了藥王門的劇毒,無藥可解。
眼看胡斐命懸一線,程靈素決定犧牲自己,吸出胡斐體內的毒素。
程靈素用自己的性命換來最愛之人活下來,當程靈素死后,胡斐將其尸體埋在了自己父母的墳前,然后跨馬與鳳天南在荒漠中展開終極決戰。
此時荒漠中恰好刮起龍卷風,胡斐卻是抱著不死不休的信念,與鳳天南在漫天風沙中展開殊死搏殺,雙方打得十分慘烈。
最終,鳳天南自食惡果,袁紫衣恩怨已了,決定從此出家修行。
但胡斐卻終究是放不下心愛之人,一路追隨袁紫衣,縱馬朝著大漠夕陽馳去……
如果你也是一位金庸迷,估計看完此片都會有類似的感覺,本片雖然名字叫《飛狐外傳》,故事和人物也的確來自于原著,但本片卻從各個方面都呈現出一種魔改雷人畫風,很難讓人與原著聯系在一起。
本片的錯亂,是當時九十年代香港電影行業,追求過度娛樂的亂象所造就的。整部電影的最大問題在于,創作者根本不是在拍金庸小說,而是將當時市面上流行的武俠片元素做成了一鍋亂燉。
電影的故事以沙漠為背景,明顯是想要模仿徐克的《新龍門客棧》,就連最后主角胡斐和鳳天南的決戰都是在漫天風沙中,而按照監制麥當雄和導演潘仁杰的風格,本片又加入了很多暴力cult元素,不少橋段癲狂生猛,呈現出一種暗黑冷酷的畫風。
但這還不夠,編劇又給故事中加入了很多流行元素,雖然全片是一個悲情的復仇故事,但大多數時候故事都是在搞怪戲謔的氛圍中度過,情節走馬觀花,三個男女主角都有各種笑料和包袱,這個毛病和當時大多數跟風武俠片很像,就是太過不正經。
或許都是因為受到徐克的影響,當時的香港電影人熱衷于給武俠片拍出現代感,因此幾乎從來不考慮角色造型、臺詞是否符合原著,各種現代感十足的妝容、言談,完全丟失了傳統東方武俠中的人文美學特色,最終只剩下怪力亂神、宛如鬧劇一般的情節。
有些臺詞是編劇為了惡搞而惡搞,比如有一段胡斐向袁紫衣做自我介紹,解釋自己的名字:斐字的上面是想入非非的“非”,下面的文是不文的“文”。
這番話直接讓胡斐變成了一個油膩輕佻、喜歡耍流氓的江湖浪子,反而豪邁、真誠和俠氣都不大有,跟原著差不多是兩個人。
還有選角,黎明在本片中的古裝造型非常不合適,據說早在影片拍攝期間,就有媒體對男主角胡斐的扮演者黎明能否勝任古裝扮相表示質疑,都認為他的臉孔太都市化,但最終監制麥當雄還是力排眾議,堅持其選角策略。
至于讓李嘉欣來演原著中的程靈素,大概只是片方為了用明星來吸引觀眾,其實畢竟按照原著中的描述,主人公胡斐是個標準的顏控,長成李嘉欣這樣,胡斐還會拒絕?
不過,似乎所有版本的《雪山飛狐》或是《飛狐外傳》,都無一例外地會選用美女演員來塑造程靈素,但導演居然能讓程靈素說出“我要你嫁給我,一輩子做我的……奴隸”這樣的臺詞,導演的惡趣味可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