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阿美成了妥妥的宅女一枚,無事可做只好刷劇刷電影,今天給大家安利的是去年的賀歲片《瘋狂的外星人》。
這部電影延續了導演寧浩“瘋狂”系列的一貫特色,通過主人公耿浩來述說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不過,比起十二年前,《瘋狂的外星人》較之《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倒是顯得不那么“瘋狂”了。
最明顯的是視聽語言風格的轉變,《瘋狂的外星人》摒棄了前兩部讓人眼花繚亂的快鏡頭和多線敘事,不再動輒幾千個分鏡,而將整體節奏全部放慢了下來。
寧浩導演解釋說:“現在我喜歡鏡頭少一點,因為事情也不是很多,干嘛弄那么碎呢,別太急,慢慢講清楚。”
雖然《瘋狂的外星人》沒有前兩部看上去那么熱鬧了,但這恰恰也是寧浩在這十幾年當中的自我反思和成長吧。
-高等pk平庸-
很多人說《瘋狂的外星人》是喜劇片,但阿美認為它同樣也是一部優秀的硬核科幻片。
去年和《瘋狂的外星人》同期上映的《流浪地球》堪稱是國產科幻片的崛起之作,票房口碑都持續飆升。
而這兩部都是由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小說改編而來。
雖然改編自同一作者,兩部片子的風格卻是迥然不同——
《流浪地球》學習和試圖趕超好萊塢式的科幻大片,一場末日的逃生,展現出的是中國式英雄和工業自信;
《瘋狂的外星人》則完全是“反好萊塢”,聚焦于社會底層小人物,以荒誕的黑色幽默推翻了以往我們對科幻片的所有認知。
電影開篇是外星高等文明與地球建交的場景,畫面頗為高大上,科技感滿滿。
但之后的故事并沒有選擇將這宏大的開場延續下去,鏡頭很快從遙遠的太空轉回了我們身邊熟悉的煙火人間,看戲的大爺大媽,傲慢的公園老板,還有兩個俗不可耐的中年男人……
外星人意外掉落到了地球上,確切來說,是一個叫做“樂華世界公園”的地方——這里仿造了全世界著名景點,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制造”。
掉落的外星人被一事無成的沈騰和固執地守著“國粹”猴戲手藝的黃渤撿到了,無知無畏的兩個人,把兇狠的外星人當作猴子戲耍,又玩弄了高智商的外國特工,在一系列瘋狂的鬧劇之后,居然還陰差陽錯地拯救了世界。
故事看似荒誕,實際上也是某種現實意義上的諷刺。
好萊塢式的精英套路在電影里被逐一擊潰,自以為是的“高等先進”沒逃過被庸俗的捉弄和瓦解,小人物也不是不可以當英雄。
-人文關懷和文化自信-
影片最開始,黃渤飾演的耿浩和公園主任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耿浩:“猴戲那是國粹呀!”
主任:“火鍋不是國粹嗎?猴戲就算是個國粹也是個低端國粹。”
耿浩:“咱這國粹不也得人人平等不是……”
寧浩曾經回答過為什么會堅持拍“瘋狂”系列,一句話概括主人公耿浩就是“一個沒有錯的人改變了這個世界,而他想要的就是尊重”。
對于任何一種文化和事物,不管你熟不熟知喜不喜歡,都應該給予尊重和理解,這就是影片中想要傳達給觀眾的。
除此以外,電影里還透著一股非常濃厚的文化自信。
影片開頭,外國航天員與外星人進行交易的時候,因為用自拍桿自拍惹怒了外星人,才引發了后面的故事。這個自拍桿正是“中國制造”。
而在最后,起初瞧不上東方文化的外國特工,卻敲響了中國的樂器鑼,因為這是控制外星人的唯一方法。
外星人被逼到用中國各地方言罵人一段,也是讓人啼笑皆非。
黃渤和沈騰拯救世界居然也是靠的中國飯桌上的“酒”文化,用請外星人喝酒、吃火鍋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酒”到渠成地追求高等文明,贏得了最終庶民的勝利,不愧是“飲食大國”公民。
耿浩有句口頭禪是“活人還能被尿憋死”,這種船到橋頭自然直的處世態度,不也正是中國式實用主義哲學的體現嗎?
影片中無一處不體現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乃至于最終外星人也被同化,練起了中國功夫,臨走還帶上了土特產——酒。
-影片里的特別致敬-
《瘋狂的外星人》中有很多致敬梗,比如寧浩在影片里用了三次《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作配樂,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2001太空漫游》。
猴子騎著單車從巨大的月亮前飛過,又是致敬的經典科幻電影《E.T.外星人》。
外星人在猴子身上蘇醒,戴著頭箍拿著鐵棒大鬧的樣子,活脫脫《西游記》里孫悟空大鬧天空的現代版。
還有沈騰在車里對黃渤說的那句“我養你”,毋庸置疑致敬的是星爺的《喜劇之王》。
電影口碑呈現兩極化的評價,但是寧浩導演能夠一如既往真實且叛逆地堅持做自己想做的電影,這一點很值得肯定。
《瘋狂的外星人》也不只是膚淺的笑料,荒誕喜劇的外衣之下,是導演對于人性和社會階層的深刻剖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