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懸疑片向來是爆款電影中的常客,前幾年的《紳士們》《利刃出鞘》都是個中佳作。有趣的是,這類歐美電影也掀起了復(fù)古風(fēng)的熱潮,不論是《紳士們》中的英倫范兒,還是《利刃出鞘》里的探案流,都是20世紀的產(chǎn)物。
新片《套裝》同樣如此,因其意想不到的層層反轉(zhuǎn),以及耐人尋味的 謎團,讓不少影迷連連稱贊。關(guān)鍵在于,它附加了老派剪裁師的工作日常,這一點,頗為少見。
01
影片的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五十年代的芝加哥,馬克·里朗斯飾演的剪裁師倫納德在此開了一家西裝定制店,憑借著精湛細致的手藝,倫納德很快在這座城市扎根立足,并擁有穩(wěn)定的客源。
然而與此同時,黑幫盛行的芝加哥也為倫納德帶來了麻煩。當?shù)氐囊换飵团煞肿訉⑵湮餮b店鋪作為秘密基地,用來傳遞重要信息。老邁且無權(quán)無勢的倫納德,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從不干涉。
可就在某天夜間,倫納德的店鋪成為漩渦中心,如同“龍門客棧”一般,引來各種勢力輪番博弈,上演了一出驚心動魄的戲碼。
黑幫大佬的兒子里奇,與大佬的心腹弗朗西斯,突然隨著槍聲闖入西裝店。原來,幫派內(nèi)部出了奸細,這個奸細在FBI的指揮下給幫派成員下套錄音,目的便是取證犯罪信息,以此搗毀整個黑幫。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幫派在政府高層擁有自己的人脈,并從FBI內(nèi)部拷貝了一份錄音證據(jù),正當里奇和弗朗西斯拿到拷貝錄音,打算從錄音內(nèi)容中分辨奸細是誰時,另一方黑幫勢力拉方丹前來搶奪,并打傷了里奇。
弗朗西斯一方面命令倫納德,用其熟練的針線活為里奇縫合傷口,另一方面則到外面找尋播音設(shè)備,從磁帶中摸清線索。
但出人意料地是,就在里奇和弗朗西斯再次見面前,倫納德卻在兩人面前挑撥離間,使得早就互生芥蒂和里奇和弗朗西斯形同水火。最終,弗朗西斯開槍殺害了里奇,并將其裝到西裝店的木箱中。
影片的后半段,圍繞著里奇的下落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將里奇的父親——黑幫大佬羅伊,以及里奇的女友——西裝店的女秘書梅布爾等人拉入局內(nèi)。
而造成這一混亂情況的倫納德,則不斷裝傻充愣,在羅伊、弗朗西斯之間打著太極拳。他既不能告知羅伊真相,生怕弗朗西斯先下手為強,殺害自己和梅布爾;同樣,他也不能對羅伊全然撒謊——說他的兒子未曾來過,畢竟,里奇的外套就在西裝店內(nèi)掛著。
于是,倫納德再次編織謊言,將羅伊和弗朗西斯騙入局內(nèi),并讓他們一步步走向絕境。
影片最后,倫納德頗為不舍地送走梅布爾,希望這位女孩完成旅行心愿,而他自己在店鋪燒毀之后,瀟灑地離開了這座城市。
02
和一般犯罪電影不同的是,《套裝》大體采用了戲劇理論中“三一律”的創(chuàng)作理念,即在一天之內(nèi),一個場景之中,講述一個故事。該理論最早由文藝復(fù)興時期意大利戲劇理論家欽提奧于1554年提出,后在法國新古典主義戲劇家的實踐中得以完善。
我國著名戲劇家曹禺的處女作《雷雨》,便是按照“三一律”的準則創(chuàng)作而成。
在《套裝》中,從清晨倫納德走進西裝店開始,到翌日清晨,他負傷離開焚燒著的西裝店結(jié)束,一天之內(nèi),所有的角色都在西裝店這一個場景中展開故事。雖然除了錄音帶這條主線故事外,還有一些細小的旁枝末節(jié),但整部影片都保著“三一律”戲劇中的緊湊和嚴謹。
其中,錄音帶就像是這個故事中的“麥高芬”,所有的人物沖突都圍繞著它而展開。從這一層面來說,《套裝》又具有著希區(qū)柯克懸疑片的典型特征,尤其在于,影片中間橋段中,里奇死后被藏于箱子的設(shè)定,直接取法自1948年的《奪魂索》。
在這部希區(qū)柯克的小成本代表作中,故事以角色戴維被謀殺,并被藏于木箱而開始。兩位兇手布蘭登和菲利普,打算邀請戴維的女友、好友、校監(jiān)和親人們來兇案地點聚會,完成一樁天衣無縫、無人察覺的謀殺案。
不過,希區(qū)柯克在這部影片中,探討的是死亡的游戲感和社會意味。他一方面讓有著變態(tài)心理的年輕兇手,享受著自己的罪惡成果,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反思,謀殺本身有無合法性。
《套裝》無意這般形而上,它之所以讓影迷們大呼過癮,既不在于犯罪過程的血腥畫面,也不在于犯罪行為所折射的社會話題。
本片最大的趣味在于,看似不起眼的男主角倫納德,到底如何設(shè)計,讓一群每日在刀口舔血度日的黑幫成員紛紛敗下陣來,乖乖地走入圈套之中。
電影一開始,極力塑造倫納德對于西裝制作的癡迷和嚴謹。四種面料的分類,三十八塊獨立布料,二百二十八道制作工序,精準的制版、耐心的縫制,從倫納德開場的這些有關(guān)職業(yè)生涯的總結(jié),以及相對應(yīng)的蒙太奇畫面,你能夠看出這是一位可以將分寸精確到微米的匠人。
不僅如此,他在黑幫成員面前的膽怯順眉,不敢直視,以及在用詞方面的卑微恭維,都表明這是一個不想惹事,也不敢惹事的手藝人。他只想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耕耘,至于芝加哥黑幫的生死紛爭,與他無關(guān)。
所以,當我們看到他被弗朗西斯威脅時,下意識用針線縫合傷口,便以為他是個毫無抵抗意識的人;同樣,當我們眼瞅著他所關(guān)切的梅布爾,即將遭遇嚴刑拷打,而他只能用自己悲慘的過往拖延時間,便以為他的手段已然窮盡。
可到了影片最后,他憑借一人之力,讓里奇、弗朗西斯,以及羅伊率領(lǐng)的整個黑幫,以及拉芳丹的幫派盡皆覆滅時,我們不可能不驚嘆于這個老頭的魅力和勇氣。他將老謀深算演繹到了極致,也將不露聲色表現(xiàn)到了巔峰。
在此,馬克·里朗斯這位英國老戲骨,用毫不夸張的言談舉止,表現(xiàn)出倫納德這位剪裁師的體面和沉穩(wěn)。它和《魅影縫匠》中丹尼爾·戴-劉易斯飾演的雷諾茲,同為影史上不可多得的剪裁師形象。巧合的是,兩人的故事都發(fā)生在二十世紀的五十年代,只不過,一個在美國的芝加哥,一個在英國的倫敦。
但倫納德的“毒舌”,又并非無跡可尋,他在整個圈套的設(shè)計中,常常以四兩撥千斤的巧勁兒,讓事態(tài)朝著自己預(yù)先設(shè)定的軌跡發(fā)展。
比如,在離間里奇和弗朗西斯這對宿敵時,倫納德并沒有刻意擺弄是非,而是在長期知曉兩人的嫌隙之后,用錄音帶的存在與否,對二人說下“無關(guān)痛癢”的閑話,致使兄弟鬩墻。
同樣,在引走黑幫大佬羅伊?xí)r,倫納德提及的是里奇的性格——強出頭,所以才能將生性多疑的羅伊騙入陷阱;而對于拉芳丹,他利用的是幫派之間的利益沖突;至于挑撥弗朗西斯叛變,則是利用其底層背景、外人處境。
這些彎彎繞繞的心智博弈,很考驗銀幕前的里朗斯的表演。他至少需要展現(xiàn)出三種不同的層面,既需要在觀眾面前掩蓋自己的智慧,但又必須在不經(jīng)意間顯示出過人之處,而最后落實在和其他角色對戲時,又得演得束手無策,軟弱無能。
《套裝》最大的看點,便是在此。這既考驗編劇的編排能力,也考驗演員的表演分寸感,更是在展現(xiàn)導(dǎo)演的場面調(diào)度能力。這種有關(guān)心智的犯罪片,需要的是電影人的耐心,同樣,也需要觀眾品味的相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