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影視劇中的“揭面戲”,往往都能將劇情推入小高潮。
劇中的人物揭開面部遮檔,懸念揭開的那一刻,此前的諸多鋪墊一傾而出,無論是劇情的發展,還是觀眾追劇的體驗,都會發生轉變。
國產劇也有許多“美人揭面”的經典場景,甚至多年過去,依然會被當成經典在觀眾內心銘記。
但是,國產劇的發展,似乎卻弄丟了前輩的這一經典傳承,近些年來越來越難以看到“美人揭面”的戲。
其實,國產影視行業發展得非常之快,古裝劇越來越多,每年都會誕生幾部優秀的古裝劇。
即便如今信息化時代已經非常發達,但是在熱搜上還是難以看到新出來的“美人揭面”的鏡頭出圈。
從近些年國產影視劇分析,之所以古裝劇增多,“揭面戲”卻減少,或者說為數不多的“揭面戲”難成經典,是因為前輩的這一優秀經典設計,被后輩影視從業者們弄丟了。
比如,小魚此前就分析過,近兩年的影視作品,“揭面戲”廢了很多。
《斛珠夫人》中的男主陳偉霆,第一集一開場就揭面,絲毫沒有給觀眾留懸念,并且劇中的這個古裝扮相,陳偉霆根本就沒有hold住,一揭面就有觀眾彈幕“還是戴上吧”。
劇中女二陳小紜,本來造型挺美,但卻因為她在綜藝節目的表現,給人一絲“茶”氣,完全破壞了劇中營造的揭面氛圍。
古裝劇中的“揭面戲”何時發生,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但人物一出場就揭面,無疑只能襯托角色的顏值美貌,但因為很多演員參加的了太多綜藝,觀眾第一眼還沒有入戲時,難免會跳戲到綜藝節目的觀感。
如今的“揭面戲”難成經典,多多少少跟演員的曝光度有關系,除非是觀眾陌生的演員,才會因為“揭面戲”讓觀眾感到驚嘆。
這種第一眼看到陌生精致五官的內心愉悅感,即便人死之后也不會消亡,比如棺槨揭開的那一刻,“樓蘭美女”的驚艷眾人,和之后默默無聞的“干尸二號”。
如今的流媒體時代,演員們的曝光度真的太高,古裝劇中這些熟悉的演員,就算整一個“揭面戲”,也難以驚艷到觀眾,頂多只能引起故事情節的轉折和升華,總之觀眾不會念念不忘。
大概是想通了這一點,所以楊洋的新劇《且試天下》中,本來應該有“揭面戲”,卻活生生的直接被丟了,劇情轉折完全靠觀眾腦補,壓根就沒有因為劇情需要,來遮擋男主角的容顏。
楊洋在劇中飾演的豐蘭息,他表面上是一位“沒有功夫”的世子,實際上卻是武功天下冠絕的黑豐息,他和白風夕并成為武林神話“黑豐白夕”。
豐蘭息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世子,他在廟堂之中的身份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世子,但在江湖之中卻是掌握天下第一情報網絡的武林第一高手。
豐蘭息和黑豐息一起被稱為“天下四大世子”,但實際上這兩個人其實就是一個人,并且楊洋飾演的這兩個角色,也都經常露面,他們還具有同一個朋友圈子。
從豐蘭息和黑豐息兩個形象的扮相來看,他們之間就只有衣服和發型不一樣,五官面目完全一樣,那同一個朋友不可能見到豐蘭息叫豐蘭息,轉頭見到穿黑色衣服的豐蘭息叫黑豐息。
按照常理來說,如果劇中的其他角色都不是臉盲,那最起碼劇中也應該為黑豐息這個角色配備一個遮面的工具,無論是黑紗還是面具都可以,總之不能讓認識豐蘭息的人一樣見到黑豐息就認出豐蘭息。
黑豐息的戲份,都應該遮面,至少從前面10集來看,他的身份并沒有曝光,對于外人而言,對于認識黑豐息和豐蘭息的人而言,給他們造成一種兩人是不同的人這種觀念。
但劇中并沒有給豐蘭息這個角色設置任何遮面的工具,仿佛只能觀眾自己腦補,劇中一會兒見到豐蘭息,一會兒又見到黑豐息的人全部都是臉盲。
為什么劇中明明應該根據劇情需要,應該給黑豐息遮面但又沒有遮面呢?
根本原因應該出在楊洋這位流量演員身上,為了美化主角,為了讓粉絲看到楊洋更多帥氣的面孔,所以直接就廢掉了本該出現的遮面戲。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