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時隔多年后,樊少皇再次“開打”,攜“鬼腳七”熊欣欣為我們帶來了《南少林之怒目金剛》。
電影劇情比較簡單:民國初期,海盜頭子遭背叛墜崖,被救后裝失憶,后來在眾人感化下,從大魔頭變成了守護神的故事。
前半截,大家其樂融融,該過日子的過日子,該搶位子的搶位子。
但當至尊寶印一出現,立馬將私人恩怨上升到了民族利益層面。
真功夫的精彩武打場面讓人看的萬分過癮,影片中每個人面對突變時所做出的選擇也很有看點。
謹小慎微,為愛犧牲
生逢亂世,何來無辜,每個人都為了活著汲汲營營。
有人野心勃勃,有人如履薄冰,有人明明能做大英雄,卻只想身邊人平平安安地活著。
南少林還俗弟子智章開了個小豆腐店,還幫忙安置了顛簸流離的師傅及師兄弟。
時不時地接濟化不到緣的眾僧,心心念念的就是一點點攢錢娶心愛的姑娘。
他活的清醒而世俗。
明明有鐵布衫神功,卻不想惹事,攔著眾人不要去和海盜硬剛。
不可避免打了一架后,小師弟高興懲惡揚善的痛快,他卻在憂心可能會帶來的麻煩。
怕師傅知道師伯一直沒有回信難過,就把每一封寄出的信都藏了起來。
他息事寧人,謹慎小心,只希望這種清貧卻安穩的日子能長長久久。
然而,他生活在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一點點的動蕩,都會讓人所擁有的轉瞬失去。
蔡炎的到來,摧毀了智章努力維系的小幸福。
他遵從師命搶奪國寶的行為是一場騙局和圈套。
師父身死,心愛的姑娘也被當做人質抓了起來。
我本安分守己,奈何被逼上梁山。
若循規蹈矩無法立于世,那就硬本事底下見真章。
最終,智章用肉身擋子彈,拼上性命端掉了威脅最大的機關槍,將生機留給了一直想保護的人。
亂世出梟雄,智章有這個能力,但他沒有這個野心。
也許智章生活在和平年代會過得很好,踏實能干,不惹事,不糊涂,心有溝壑,待人熱忱。
只可惜當人活命都要靠運氣的時候,其他皆為奢求。
不問善惡,只念對錯
每一個和尚廟,都有一個悲天憫人的大師。
影片里的慧遠方丈是一個老好人。
覺得世人皆可渡化,發現救的人是海盜也沒有聲張,只暗自觀察。
知道來滋事的海盜和蔡炎有關,默然旁觀,只在海盜要傷人時才出手。
“出家人,哪能見死不救呢。”
慧遠方丈最初救蔡炎是出于佛門僧人的慈悲,卻無意中發現這個海盜良知尚存。
于是,老和尚的魔頭改造計劃悄悄開始。
先是見縫插針,時時刻刻游說他剃度,成為一個僧人。
再是發現他想偷溜時,乘機將怒目金剛的典故告知。
方丈覺得威猛無敵既可用于殺戮,也可匡扶正義。
外出化緣帶著他,出去布施帶著他。
和他們一起晨鐘暮鼓,守清規戒律。
老和尚看出了蔡炎在善惡之間的搖擺糾結,他覺得有戲。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老和尚深知,渡化蔡炎,可救無數人。
禪宗有云:心險佛眾生,平等眾生佛。心中若無佛,向何處求佛?眾生皆有佛性。
蔡杰曾問方丈:“為什么有的菩薩就慈眉善目,有的就兇神惡煞。”
方丈告訴他:“作為出家人,不僅要慈悲為懷,普渡眾生,更要威猛無敵,除惡務盡。”
慈悲為懷,不問來路,普渡眾生,莫求因果。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幼年的蔡炎目睹親人被欺凌無能為力,長大后成了以暴制暴的海盜。
他不是好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他也不是純粹的壞人,立下三不搶幫規:不劫窮人、不劫婦孺、不認洋狗,滿眼嫌棄卻仍然愿意把手里的餅給乞丐。
作為海盜頭子的蔡炎,做事全憑意氣。
沒有錢,就去搶,弱肉強食就是他的行事準則。
為活命隱瞞身份,眼看被自己連累的小女孩有性命之憂也無動于衷。
教手下哄騙救他的僧人去冒險搶至尊寶印,只為助他重新搶回幫主的位置。
直到方丈和手下為了救他雙雙殞命,蔡炎整個人都陷入了崩潰。
因為兩人臨終前都告訴他,他是一個好人,他本來就很善良。
知道他是海盜,還愿意被他利用,還想著渡化他。
看破他的偽裝,直言他是怕被欺負,所以逼自己強大。
連手下都說跟著他這么多年,活得一點都不像個海盜。
好像一直小心隱藏的心思被突然剖開,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保護當初那個幼小無能的自己。
每個行走在懸崖邊上的人都有機會活,只是有些人運氣好,能碰上舍身拉他的人。
當蔡炎愿意用千辛萬苦搶來的至尊寶印去交換被綁架人質的時候,他不再是蔡炎,而是南少林弟子智清。
他阻攔僧人追擊敵人,說:“因果報應,一切皆有定數。”
他將引起無數爭端的至尊寶印沉入水底,說:“師父說它應該留在中國,那就留在這吧。”
他沒有辜負方丈大師的犧牲,成了護衛一方的怒目金剛。
浮世眾生相,皆為名利往。
家國大義面前,海盜可以放下屠刀懲惡揚善,少林僧眾更是為了救人只身闖法場。
不恃強凌弱,是心存善良。
而只有心存大義,方能于危難中無愧于心。
【文|未名】
浪姐變味了?連張柏芝都在“劃水”,姐姐們還能繼續乘風破浪嗎?
上陽賦口碑逆轉,章子怡漸入佳境,你不知她還有更經典的八個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