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里的當紅明星都有一種情況,即:被無時無刻的溜粉。在當事人都不知道有劇或者有電影找的情況下,一些營銷號異想天開,隨意張冠李戴的溜粉。一般情況下,劇方或者影方不會理會,被溜的都是熱門男女演員,就當給作品漲熱度,達到模棱兩可的狀態(tài)。節(jié)省一筆可觀的宣傳費,何樂而不為?
當然也有例外發(fā)生,溜得正火熱的時候,遭到“一盆涼水”。這么做的就是著名導演賈樟柯,被溜的主人公是王一博。
王一博被溜出演賈樟柯新電影,被賈樟柯“打臉”
賈樟柯是知名電影導演,有《山河故人》等代表作,擅長故事片和劇情片的導演,屬于特立獨行的個性導演,商業(yè)味道不濃。
這段時間有消息說賈樟柯要籌拍電影《發(fā)明一個夏天》,王一博確定要參演。這個爆料被溜得火熱,外界之所以覺得有可信度,是因為現(xiàn)階段的王一博確實在走電影路線,已經(jīng)拍完《無名》、《維和防暴隊》等電影,后續(xù)也在積極接觸新資源,還是偏主流方向的那種高質(zhì)量資源。
平時王一博被溜的也不少,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順便關注關注,演了也是好事。
這其中王一博肯定是被冤枉的,都是外界這么做,與自己的關系不大,要怪就怪王一博當紅,被溜可以引起熱度。
果真熱度真來了,是當事人的直接否認。賈樟柯先是通過電影官方賬號發(fā)布聲明,直言賈樟柯導演正在進行教學和劇本工作,并沒有《發(fā)明一個夏天》的拍攝計劃,也未和任何演員有接觸。之后賈樟柯個人賬號親自進行評論,給出一個抱拳的表情,支持電影賬號的言論。
很明顯,王一博確定參演電影的消息是假消息。那個爆料的人放豪言說“已經(jīng)給賈樟柯導演打電話,確認王一博參演”。這個電話是想象,在夢里給賈樟柯打電話,不具備真實性。
王一博的黑粉見狀,順勢酸他、黑他,認為他被打臉。只能說黑得不高級,消息又不是王一博自己發(fā)出來的,是被無辜的溜粉。這在娛樂圈是家常便飯,只是這次被否認,并無其他的不一樣。怪不到王一博頭上,他只是被利用的載體。
王一博什么都沒做,鍋從外面來。只能說他當紅,注意的人就多。
賈樟柯導演有底氣,不需要溜粉賺熱度
開頭說到過,一般的導演遇到這種情況會偷著樂,不管電影現(xiàn)階段拍不拍,熱度預先得到,不要白不要,干嘛去理會澆冷水。也不會說明什么,被溜說演也沒必要肯定要邀請去演,其中的流程還有很多,談不攏就不演即可。
賈樟柯則不一樣,通過這次的否認,可以看出他作為導演不需要這種熱度,就算沒有拍攝計劃也不要。這是一種底氣,作為導演以劇情取勝,內(nèi)容好觀眾自然會喜歡,誰會去在乎是誰演呢?縱觀他導演的作品,發(fā)現(xiàn)用當紅演員的頻率很少,能不用就不用。所以他導演的作品口碑一般情況下都很好,獲得不少的專業(yè)獎項。美中不足的是,票房成績比張藝謀、馮小剛差很多。業(yè)績不在一個檔次,導演地位卻可以平起平坐。
如果王一博日后有幸與賈樟柯導演合作,是口碑提升的好機會。口碑對演員至關重要,是立志做演員的王一博最需要的東西,需要通過作品體現(xiàn)。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慢慢的積累沉淀,等候時機綻放口碑。
同時說明賈樟柯不喜歡娛樂圈營銷的那一套。通過溜粉可以提高熱度,可也會有負面熱度。傳得沸沸揚揚,最后不是被溜的那個人,人家粉絲自然不樂意覺得被利用,導致劇組被吐槽甚至被罵。
導演身為娛樂圈編外人士,喜歡清靜不喜歡紛紛擾擾。紛紛擾擾只會影響電影的口碑和票房,沒必要去有這樣的損失。在電影上映后再宣傳也不遲,這種宣傳是踏踏實實的,按照專業(yè)的流程走即可。一切還要看劇情,看觀眾的接受度,營銷只是輔助,劇情差營銷再好沒有人會買賬,只會貼上爛片的標簽。
結(jié)尾
這次王一博被溜,給外界提個醒,不要太隨意溜人。溜得信誓旦旦,引起一定的熱度,難免會被打臉。一旦遇到那種較真的導演,走法律程序也未嘗不可,這也是清朗行動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