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天說地,有“貝”而來。光影之間,方曉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貝兄~
電影《誤殺》以13.3億的票房和豆瓣7.5分的耀眼成績成為了2019年電影市場的一匹黑馬。
在很多介紹中都寫明了《誤殺》翻拍自印度2015年上映的《誤殺瞞天記》,而這部影片也在近期登陸了大陸影院。
其實,《誤殺瞞天記》也是一部翻拍片,其翻拍自2013年上映的印度電影《較量》。因此,《誤殺》應該算是翻拍翻拍片的翻拍片。
《誤殺》講的是看過一千多部電影的網絡小公司老板李維杰為了掩蓋女兒平平誤殺侵犯并要挾她的素察這一真相,而與素察的母親警察局局長拉韞以及濫用私行、橫征暴斂的警察所展開的一場斗智斗勇的較量。
李維杰利用了電影蒙太奇式的剪接手法偽造了一家人的不在場證明,并將素察的尸體轉移到了警察們難以發現的隱秘之處。
在拉韞的授意下,警察們對李維杰一家進行了嚴苛的審訊和拷打,公然掘開民眾的祖墳卻最終沒有找到任何有效的證據和尸首。
這些卑劣的行徑最終惹惱了民眾,本就對當地警察失去信任和尊重的民眾借著這次爭端奮起反抗,引發了地區騷亂,有許多不法分子趁火打劫,搶掠商鋪、超市。
警察局長拉韞和其丈夫市長候選人都彭受到騷擾和威脅。前者因為無證據情況下嚴刑逼供和對未成年人施暴而遭到了無限期停職處理,后者則徹底喪失選舉的機會,自此不再參與政治活動。
李維杰在向拉韞夫婦表達歉意之時,也隱晦地告訴他們兒子素察已然不在這個世上了。最終,李維杰選擇投案自首,為整個事件做出一個了斷。
這部電影已經被許多影迷和影評人詳細分析過了。
通過影片埋藏的諸多隱喻和細節線索來看,素察的死因并不是平平用利器傷其后腦導致的,而是在棺材中被活埋窒息而死。
被李維杰埋在棺材里替換素察尸體的羊也有著某種“替罪羊”的宗教意義。
這些值得深入探究和反思的細節內容構成了影片耐人尋味、意蘊悠長的獨特內涵,也算是國產翻拍片難得一見的亮點和妙筆。
我想著重談的是較量的兩方。拋開他們的身份、能力和性格,他們不過都是為人父母,所做的事情也都是在為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拼盡所有,甚至于不惜犧牲良善、正義、信仰和自我。
李維杰在事發之前會去布施,這體現出他是一位具有宗教信仰、秉承良知與正義的人。
而當他再次去布施時,卻得到了“無相布施,才能有無限功德”的好言勸告。
李維杰最終選擇自首,一方面是為了肩負起整個家庭的重擔,為了重新贏得的女兒平平的信任,為了教育小女兒安安老老實實做人。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找回自己的良善和信仰,為了保持公平正義的效力和維護社會的穩定。
拉韞與李維杰妻子阿玉在警察局的針鋒相對將“為母則剛”這一不變的真理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們都是為了孩子可以犧牲一切的人,也都是孩子可以一生信賴和依靠的人。
只不過,拉韞將孩子教育成了“禽獸不如”的紈绔子弟,而阿玉也沒有選擇更為妥當的方法解決女兒被素察侵犯的問題。
兩家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父親本該是整個家庭的堅實防線和保護傘,但卻都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時候缺席。
這場較量沒有一方是勝利者,也沒有一方可以理直氣壯地撇清自己身上的問題。
雖然,李維杰的自首仍舊不完全是真相的全部,但也許會是一個更具救贖意味的選擇。
救贖自我的信仰,救贖父女間的冷漠,救贖內心的虧欠,救贖對正義和公平的堅守。